--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及其理論方法

( 簡體 字)
作者:閻守邕,劉亞嵐,余濤 等類別:1. -> 教材 -> 數位影像處理
譯者: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及其理論方法 3dWoo書號: 36238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有庫存
NT售價: 740

出版日:7/1/2013
頁數:740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ISBN:9787121204579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童 慶 禧 序
  
  
  遙感科學技術從其發展之初到現在,僅有50多年的歷史。隨著與空間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數理科學、地球科學、資源環境科學甚至人文科學等的交融結合,它已經成為一個綜合性強、發展迅速、應用廣泛的新興科學技術領域。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以及需求的不斷增長,遙感在我國這片沃土上迅速發展、壯大。遙感作為一門新興的科學技術,在促進人們對地球和自然的認知,以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資源開發和利用、環境保護、生態安全、減災應急、衛生防疫、民生改善等諸多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近年來,以遙感科學技術為核心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載人航天和探月、二代衛星導航等國家重大專項的實施,更為我國在這一科學技術領域的跨越發展、躋身于國際前沿提供了空前的機遇。《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及其理論方法》專著的問世,對促進遙感及相關科學技術領域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和普及顯得格外及時,意義重大。
  作為主要作者,閻守邕教授挾其在地理學領域的功底、獨到的視野和銳敏的目光,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就開始關注國際上這一新興科學技術的發展,身體力行,和同事們一道倡導和創建了第一個以遙感技術發展為目標的研究小組,博覽群書、編寫報告、研制儀器、開展實驗,主持引進了我國第一批資源衛星相片,努力推進其在各領域的應用,成為我國首批遙感科學技術領域發展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在自身長期科學實踐、總結遙感發展歷史和廣泛吸收國內外各家之長的基礎上,從遙感數據獲取、專題信息挖掘、系統業務應用、網絡共享服務所形成的信息流程,基礎理論研究、技術系統開發、應用任務實施和產品生產營銷所構成的工作層次,以及專業部門應用、城市區域應用、科技創新發展所組成的應用領域等角度出發,系統、綜合和全方位地論述了現代遙感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及其理論方法。這些是以往遙感論著中鮮有的內容,也是其與時俱進的體現。
  作者在對遙感科學技術融會貫通、創新思維和豐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國家遙感信息基礎設施及其作為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子集的概念,論述了其遙感科學技術、遙感應用領域和遙感人力資源三個構成部分以及學科體系建設、系列產品產銷和發展環境營造三根給力支柱的具體內涵。這就為遙感科學技術在我國建設、發展以及在向信息社會轉型過程中的戰略定位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這個領域的戰略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具體的途徑。
  作者借鑒國外發展的經驗,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提出了利用先進的遙感科學技術理論與方法,業務化地生成精確度高、及時性好、綜合性強的“科學數據”,是我國科學部門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極為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主要渠道的理念。作者不僅論述了這些科學數據的基本特征、地位作用、可持續發展的途徑,遙感科學部門在遙感共性和前沿領域應有的作用以及必備的體制結構,而且還總結了作者所在科研單位在有關洪澇災害遙感速報、農作物長勢遙感監測和估產以及土地利用遙感動態調查制圖等方面業務運行服務的科學實踐和成功經驗,為遙感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深化應用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良好而生動的范例,展現了未來深入應用發展的美好前景。
  作者充分利用了前人諸多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在遙感基礎理論研究、應用集成系統研制、遙感學科體系建設、遙感系列產品營銷、遙感發展環境營造以及遙感立項與成果認證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論述和詳盡的解析。本書以獨到的見解、充滿新意的立題、具體深入的論述,為我國遙感界同仁、高等院校師生提供了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并且需要深入討論、取得共識的重要議題。因此,作者完成的是一部能給人以啟迪、開拓思路的高水平學術論著;它對廣大讀者,包括遙感科技、教育工作者,從事遙感技術發展及應用,特別是從事資源環境、減災應急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管理決策的領導者定有所補益。
  閻守邕教授向來孜孜不倦、不斷追求、勇于探索、永不停步。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更有這樣一批中青年專家學者相輔,他們的銳敏思維、對新科技的把握、第一線的實踐更為本書添色增彩。本書的面世,將為我國遙感及其相關科學技術領域增添一部系統、全面的高水平論著。我熱烈祝賀本書的完成和出版,更衷心祝賀閻教授這位與我在長達半個多世紀征程上攜手并肩、一路走來的老朋友及幾位年青的合作者勝利地完成了這項意義深遠的重要撰寫任務。感謝他們為我國遙感科學技術事業發展所做出的這個基礎性和先導性的新貢獻!
  
   
  2012年6月23日
  

  
徐 冠 華 序
  
  
  看到老朋友在退休12年之后,帶領幾個青年人花費了4年時間,完成的這本論述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及其理論方法的專著,非常高興,也很感動。透過字里行間,我感覺到了一位老科學家腳踏實地、孜孜不倦、熱愛科學、報效國家之心的有力跳動。我認為這本專著的立意新穎、內容豐富、結構清晰,既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它能使人們對這個領域建立起系統、全面和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又有令人意猶未盡的念想,它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學術問題,需要遙感界的同仁去研究、切磋和達成共識。
  在回顧半個多世紀以來,遙感科學技術先后與航天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數字網絡通信技術的相互滲透、有機結合,實現了從航空遙感到航天遙感,從目視判讀到計算機識別,從靜態試驗研究到動態業務應用,從科研院所、專業人員到產業部門和社會大眾的4次飛躍和巨變的基礎上,作者通過對這個領域的系統分析,指出了現代遙感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由信息流程、業務層次和應用領域等三維組成的,具有積木式結構和復雜巨系統特點的科學技術體系。為這個涉及面廣、層次繁多、結構復雜的科學技術領域,在基本脈絡梳理、完整景象勾畫、學科領域定義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通過對遙感數據獲取、專題信息挖掘、系統集成應用、網絡共享服務等環節運作的理論基礎、技術系統和應用實例的論述,作者提出了由遙感科學技術、遙感應用領域、遙感人力資源3個部分組成的國家遙感信息基礎設施的概念和內涵。與此同時,作者也指出,作為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子集,遙感信息基礎設施使遙感科學技術與國家發展、進步和社會信息化緊密地聯系起來,明確了遙感科學技術在國家建設和信息化過程中的戰略定位,隨著時間的演進它將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論述國家遙感信息基礎設施概念和內涵的過程中,作者揭示出在科學技術、應用領域、人力資源3個部分交叉重疊的位置上,存在遙感學科體系建設、遙感系列產品產銷和遙感發展環境營造3根重要的支柱。其中,遙感科學技術應該作為國家一級學科來建設,是這個領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遙感系列產品的研發與營銷,是這個領域產業化發展的關鍵環節;有關遙感發展的政策法規、規劃布局、標準規范以及國際合作等環境的營造,是這個領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這些認知及其具體論述,提出了遙感科學技術領域發展的切入點和抓手,也提出了需要遙感界同仁討論和取得共識的許多熱點問題。
  最后,我希望我國遙感界的同仁以及有關院校的師生,能夠閱讀《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及其理論方法》這本專著,就其中感興趣的問題開展討論、取得共識,為推動我國遙感科學技術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同心協力地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李 小 文 序
  
  
  靜靜地讀完《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及其理論方法》這本厚厚的專著,我深深地為作者從自己長期的科學實踐出發,博覽群書,廣收國內外各家之長,能夠潛下心來、耐住寂寞,完成了這個涉及面廣、工程浩大、充滿開創性的自選課題的精神所感動,也為這本內容豐富多彩、邏輯結構清晰、學術特色鮮明的科學論著的問世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作者在回顧遙感歷史以及遙感系統分析的基礎上,論述了現代遙感科學技術是個由遙感數據獲取、專題信息挖掘、系統業務應用和網絡共享服務所形成的信息流程維,基礎理論研究、技術系統研發、應用任務實施和產品生產銷售所組成的工作層次維,以及包括專業部門任務、城市區域管理和科學技術創新在內的應用領域維等三維組成的,具有空間立體框架、積木塊組件和復雜巨系統等特點的科學技術體系。在此基礎上,又引進了國家遙感信息基礎設施的概念,明顯地擴展了“遙感”原始概念的科技內涵,使人們能夠對現代遙感領域的認知有個質的飛躍。
  作者在第一篇里介紹了作為遙感數據獲取理論基礎的地物波譜特性研究的有關問題。在第二、三、四篇里,依次對遙感影像語義模型、遙感應用系統模型以及人地系統科學模型等基礎理論研究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力圖建立起支撐遙感科學技術體系的一個比較完整、比較堅實的理論研究基礎,使之能夠在上述理論指導下有序、健康地發展。其中,人地系統科學模型的引進和應用,更為遙感領域里諸多重大問題,如服務對象界定、應用需求定義、工作邊界劃分、共享實現途徑以及組織分工協作等問題的妥善解決,提供了充要的科學依據。
  作者引用了大量國內外新鮮的科技成果,也提出了自己的許多新鮮概念和論題。除了對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的論述之外,最重要的是國家遙感信息基礎設施概念的提出,以及對其內涵、發展支柱等問題的論述;不僅落實了遙感科學技術在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我國信息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戰略地位、作用,而且也指出了我國遙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和途徑。其中,盡快建立我國遙感科學技術一級學科體系、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遙感系列產品以及努力創造我國遙感發展的良好環境,既是重中之重,又是亟待形成共識的問題。
  作者以遙感信息流程為主線,將全書的主體部分劃分為遙感數據獲取、專題信息挖掘、業務應用集成和網絡共享服務四個彼此相對獨立又首尾緊密相連的篇章。在這些篇章、分節乃至段落的寫作過程中,對于某個對象的論述或介紹,作者都力求從邏輯上配套地將其地位作用、工作原理、總體構成、實施辦法、應用實例交代清楚,與此同時,還盡可能地輔以各種必要的圖表、照片,以期獲得圖文并茂、引人入勝的效果。事實上,在閱讀這本厚厚的科學論著時,不會有枯燥乏味的感覺;相反,會發人深思、從中得到某些啟迪。
  最后,祝愿《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及其理論方法》這部專著,在我國遙感事業發展的進程中能夠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
  
  
  2012年6月30日
  

  
前 言
  
  
  筆者和伙伴們一起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從事遙感領域的科學技術研究工作,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四十多年里,遙感科學技術在我國已經從紙面上走下來,成為一個蓬勃發展、廣泛應用、效益顯著的高科技領域和新興產業,在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社會的建設過程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揮著越來越巨大的作用。隨著與空間技術、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和互聯網絡技術等的相互滲透、有機結合,這個領域已經歷了從航空遙感到航天遙感,從目視判讀到計算機識別,從靜態試驗研究到動態業務應用,從科研院所和專業人員到產業部門和社會大眾的4次飛躍或巨變,逐步形成了由信息流程、業務層次和應用領域等“三維”組成的,具有積木式結構和復雜巨系統特點的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這種深刻的變化,令人目不暇接、歡欣鼓舞。遺憾的是,這些變化至今尚未在我國的學科分類體系、學科發展規劃、學術機構體制、院校教科書以及產業化發展方面充分體現出來。為此,筆者長期以來希望能夠系統、全面地論述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的構成和理論方法,為它早日納入我國一級學科的行列,有序、健康、持續地發展起來奉獻自己的力量。然而,真正促使筆者拿起筆來的原因,是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在那難忘和不眠的日日夜夜里,面對著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壞和慘重傷亡,以及各界人士在抗震救災中前赴后繼、奮不顧身、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筆者也在同步而急切地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去盡綿薄之力、做力所能及的貢獻?很快就從遙感在抗震救災中發揮著有效、巨大而無法替代作用的現實中得到啟發,自己完全可以通過推廣遙感科學技術而出力、做貢獻。讓更多人能夠在災害面前使用這種科學知識和先進技能,變得心明眼亮、事半功倍、如虎添翼,不就是個很好的選擇和著力點嗎!于是,筆者立刻放下了手頭的所有工作,開始了這項曠日持久的寫作任務。
  《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及其理論方法》是在筆者及所在單位的科學實踐、研究成果和工作經驗以及充分利用國內外已有科技成果的基礎上寫作完成的。全書由20章組成,其中第1章“現代遙感科學技術概述”和第20章“國家遙感信息基礎設施”,從不同側面對遙感科學技術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論述,其余18章則根據遙感信息流程劃分為彼此關聯、相對獨立的4篇——遙感數據獲取、專題信息挖掘、業務應用集成和網絡共享服務。第一篇“遙感數據獲取”由第2∼6章組成,分別論述遙感數據獲取及其理論基礎,以及可見光遙感數據獲取系統、多波段遙感數據獲取系統、熱紅外遙感數據獲取系統和微波段遙感數據獲取系統;第二篇“專題信息挖掘”由第7∼11章組成,分別論述遙感影像特征及其信息內涵,以及遙感數字攝影測量系統、遙感影像數據處理系統、遙感特征參數反演系統和遙感影像交互判讀系統;第三篇“業務應用集成”由第12∼15章組成,分別論述遙感深化應用及其重要支柱,以及遙感常規業務應用運行系統、遙感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系統和遙感科學技術發展支持系統;第四篇“網絡共享服務”由第16∼19章組成,分別論述遙感信息服務及其科技導向,以及遙感數據產品服務網絡、遙感信息共享服務網絡和遙感系統應用服務網絡。在這4篇里,均以其基礎研究的章節為先導,然后引出相關的具體內容,以構成比較完整的寫作單元。因此,讀者可以在瀏覽第1章和第20章的基礎上,直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章節閱讀。
  在長達4年之久的寫作時間里,筆者周圍形成了由幾位年青朋友自愿參與、組織松散的寫作班子。他們利用業余時間,幫助筆者查找文獻、提供素材、參與討論、承擔部分寫作任務,對全書的完成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其中,劉亞嵐博士、研究員參與了第二、三、四篇的寫作活動,完成了第11章的寫作任務;余濤博士、研究員參與了第一、二、三篇的寫作活動,提供了第10章和第15章的部分素材;余琦副研究員參與了全書的寫作活動,完成了第1章和第20章的部分初稿寫作任務;閆磊博士、副研究員參與了全書的寫作活動,完成了公共衛生部分的寫作任務以及全書文字、圖表的編輯整理工作。在此,筆者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中國科學院童慶禧院士、徐冠華院士、李小文院士是筆者最敬佩的三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也是與筆者有君子之交的老朋友。長期以來,他們所給予筆者的多方關照、幫助和指導,正是本書寫作任務能夠完成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證。現在,他們又欣然命筆為本書作序,明示今后遙感學科的前進方向和遙感科學技術領域的工作重心所在。筆者愿借此機會,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在寫作前后及寫作過程中,筆者得到國際宇航科學院劉紀原院士、吳美蓉院士的熱情鼓勵,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經濟司陳宣慶副司長、宏觀經濟研究院曾瀾研究員、國家信息中心徐楓高級工程師等的積極支持,以及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顧行發所長,田國良、魏成階、吳炳方、王世新、周藝、喬彥友、孟慶巖等研究員,趙健、肖春生、武曉波等副研究員,國家環境保護部王橋研究員,清華大學黨安榮教授和旅居美國的田青博士等的大力幫助。在此,筆者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最后,還要向電子工業出版社及相關編輯表示衷心的感謝。如果沒有他們的鼎力相助,本書不可能如此迅速、完美地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
  鑒于《現代遙感科學技術體系及其理論方法》的寫作涉及面廣、內容復雜、綜合性強、工作量大,至今尚無類似藍本可以參照,加之受到作者專業背景、工作經驗、學術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書中出現遺漏、偏頗、缺陷乃至謬誤在所難免,敬請讀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如果本書的問世能夠給讀者帶來些許的收獲,能夠對我國遙感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有所補益的話,作者將會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莫大的榮幸!
  
  
   閻守邕
   2012年5月12日,北京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作者多年科學實踐、研究成果和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國內外已有的科技成果而寫成的。全書由20章組成,對遙感科學技術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論述,重點論述了遙感數據獲取、專題信息挖掘、業務應用集成、網絡共享服務的相關理論、技術、系統和方法。

目錄:

 
第1章 現代遙感科學技術概述 1
 1.1 遙感科學技術內涵及其演化 1
   1.1.1 遙感的學科定義 1
   1.1.2 遙感的分類體系 2
   1.1.3 遙感的發展趨勢 4
 1.2 對遙感科學技術的系統分析 5
   1.2.1 遙感系統分析結果 6
   1.2.2 遙感信息技術系統 7
   1.2.3 遙感基礎理論研究 11
   1.2.4 遙感信息應用領域 15
   1.2.5 系列產品制造銷售 16
 1.3 遙感科學技術的定位與優勢 17
   1.3.1 遙感科學技術體系的戰略定位 17
   1.3.2 遙感科學技術體系的發展途徑 18
   1.3.3 遙感科學技術體系的比較優勢 20
 1.4 寫作意圖及整體結構安排 21
   1.4.1 寫作的主要意圖 21
   1.4.2 全書結構的安排 23
 主要參考文獻 25
第一篇 遙感數據獲取
第2章 遙感數據獲取的理論基礎 29
 2.1 可見光電磁輻射物理模式 29
   2.1.1 電磁輻射的波動模式 29
   2.1.2 電磁輻射的粒子模式 31
   2.1.3 輻射與大氣物質的相互作用 34
   2.1.4 輻射與地表物質的相互作用 37
   2.1.5 輻射與遙感系統的交互作用 40
 2.2 紅外電磁輻射的物理模式 41
   2.2.1 熱紅外輻射特性 41
   2.2.2 熱紅外輻射定律 43
   2.2.3 地面物體熱特性 45
 2.3 微波電磁輻射的物理模式 47
   2.3.1 介質表面的散射模型 47
   2.3.2 吸收損失和體散射 50
   2.3.3 散射特征的影響因素 50
   2.3.4 自然表面的后向散射 54
 主要參考文獻 55
第3章 可見光遙感數據獲取系統 56
 3.1 地物的波譜反射輻射特性 56
   3.1.1 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譜輻射特性 56
   3.1.2 地物的常規反射特性測量方法 58
   3.1.3 地物的雙向反射特性測量方法 60
 3.2 可見光遙感成像技術系統 63
   3.2.1 常規可見光照相機 63
   3.2.2 數字可見光照相機 70
   3.2.3 激光雷達遙感系統 74
 3.3 光學遙感影像及其參數測量 76
   3.3.1 航空光學遙感影像基本特征 76
   3.3.2 單張相片比例尺和高度測量 78
   3.3.3 地物或地形高度的立體測量 82
   3.3.4 正射航空相片與數字高程模型 87
 主要參考文獻 89
第4章 多波段遙感數據獲取系統 91
 4.1 常規多波段成像系統 92
   4.1.1 Landsat的遙感系統 92
   4.1.2 NOAA的遙感系統 96
   4.1.3 機載多波段掃描儀 100
 4.2 線陣多波段成像系統 101
   4.2.1 法國SPOT遙感系統 101
   4.2.2 印度遙感衛星系統 104
   4.2.3 熱發射反射輻射計 105
   4.2.4 多角度成像光譜儀 106
   4.2.5 甚高分辨率遙感系統 107
 4.3 線、面陣成像光譜儀 108
   4.3.1 機載可見紅外成像光譜儀 108
   4.3.2 小型機載攝譜成像儀 110
   4.3.3 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 111
   4.3.4 成像光譜儀數據應用 112
 主要參考文獻 113
第5章 熱紅外遙感數據獲取系統 114
 5.1 熱紅外遙感技術系統 114
   5.1.1 熱紅外多波段掃描儀 114
   5.1.2 熱紅外高光譜成像儀 116
   5.1.3 前視紅外遙感系統 122
   5.1.4 夜視紅外遙感系統 123
   5.1.5 紅外遙感制導系統 125
   5.1.6 醫用熱紅外成像系統 126
 5.2 熱紅外掃描數據處理 128
   5.2.1 數據的幾何改正 128
   5.2.2 數據的輻射改正 131
 5.3 熱紅外遙感數據應用 132
   5.3.1 遙感監測環境污染 132
   5.3.2 熱影像的住宅制圖 135
   5.3.3 城市熱島遙感調查 136
   5.3.4 高光譜熱紅外地質 137
 主要參考文獻 139
第6章 微波段遙感數據獲取系統 141
 6.1 微波遙感技術系統 141
   6.1.1 主動微波遙感系統 141
   6.1.2 被動微波遙感系統 145
   6.1.3 雷達相干應用技術 146
 6.2 雷達遙感工作原理 147
   6.2.1 雷達基本參數 148
   6.2.2 雷達成像幾何 149
   6.2.3 雷達影像特征 153
   6.2.4 雷達成像機理 155
 6.3 雷達與環境的互動 159
   6.3.1 地面粗糙度特征 159
   6.3.2 地面電子學特征 160
   6.3.3 植物的微波響應 161
 主要參考文獻 165
第二篇 專題信息挖掘
第7章 遙感影像特征及其信息內涵 169
 7.1 遙感影像的基本特征 169
   7.1.1 色彩/反差特征 169
   7.1.2 影像大小特征 172
   7.1.3 影像形狀特征 173
   7.1.4 影像紋理特征 174
   7.1.5 影像圖型特征 175
   7.1.6 影像高度特征 175
   7.1.7 影像陰影特征 177
   7.1.8 影像位置特征 178
   7.1.9 影像關系特征 178
   7.1.10 影像變化特征 179
 7.2 遙感影像的結構及其解讀 180
   7.2.1 影像特征的邏輯關系 180
   7.2.2 遙感影像的語義結構 183
   7.2.3 遙感影像的判讀標志 187
 7.3 遙感影像內涵的客觀規律 190
 主要參考文獻 194

第8章 遙感數字攝影測量系統 195
 8.1 數字攝影測量原理 195
   8.1.1 坐標系及內、外方位元素 195
   8.1.2 中心投影構像方程及變換 199
   8.1.3 光束法雙像解析攝影測量 200
   8.1.4 解析法空中三角測量技術 202
 8.2 數字攝影測量作業 203
   8.2.1 影像數據輸入 203
   8.2.2 遙感影像匹配 204
   8.2.3 數字高程模型 211
   8.2.4 正射影像生成 220
 8.3 數字攝影測量系統 222
   8.3.1 Helava數字攝影測量系統 223
   8.3.2 PHODIS數字攝影測量系統 223
   8.3.3 WuDAMS全數字自動化測圖系統 224
   8.3.4 兩種基于微機的數字攝影測量系統 225
 主要參考文獻 225
第9章 遙感影像數據處理系統 226
 9.1 傳統的遙感影像數字處理系統 226
   9.1.1 遙感影像數據的監督分類 226
   9.1.2 遙感影像數據非監督分類 234
 9.2 成像光譜儀遙感數據處理系統 238
   9.2.1 高光譜數據提取信息的步驟 239
   9.2.2 高光譜數據處理與分析系統 250
 9.3 成像雷達的遙感數據處理系統 252
   9.3.1 雷達立體測量 253
   9.3.2 雷達斜坡測量 257
   9.3.3 雷達干涉測量 259
 主要參考文獻 267
第10章 遙感特征參數反演系統 269
 10.1 定量遙感反演的原理方法 269
   10.1.1 遙感特征參數反演的基本原理 269
   10.1.2 遙感特征參數反演的主要方法 274
   10.1.3 遙感特征參數反演的軟件系統 284
 10.2 遙感地面特征參數的反演 286
   10.2.1 陸面溫度反演 286
   10.2.2 土壤濕度反演 296
   10.2.3 蒸散參數反演 306
 10.3 遙感植被特征參數的反演 311
   10.3.1 葉面指數的定義、模型和參數 312
   10.3.2 葉面指數及相關特征參數的計算 315
 10.4 遙感水體特征參數的反演 317
   10.4.1 水域特征參數的反演 317
   10.4.2 海冰特征參數的反演 320
   10.4.3 雪被的特征參數反演 327
 10.5 遙感大氣特征參數的反演 330
   10.5.1 CO2特征參數的遙感反演 331
   10.5.2 O3特征參數的遙感反演 334
   10.5.3 氣溶膠特征參數的反演 338
 主要參考文獻 342
第11章 遙感影像交互判讀系統 349
 11.1 影像群判讀系統的總體結構 349
   11.1.1 客戶機系統 350
   11.1.2 服務器系統 351
 11.2 諸底層處理模塊的技術特點 355
   11.2.1 底層處理模塊的關鍵技術 355
   11.2.2 底層處理模塊的特色算法 359
 11.3 影像判讀子系統的功能構成 362
   11.3.1 功能構建框架 363
   11.3.2 目視交互判讀 364
   11.3.3 專題自動分類 366
   11.3.4 分區自動分類 367
   11.3.5 輔助波段分類 369
   11.3.6 動態變化判讀 370
   11.3.7 人機混合判讀 372
 11.4 群判讀應用系統的任務實施 373
   11.4.1 專題判讀制圖應用系統 373
   11.4.2 抽樣檢測訂正應用系統 375
   11.4.3 目標檢出識別應用系統 377
   11.4.4 判讀技術培訓應用系統 378
 主要參考文獻 380
第三篇 業務應用集成
第12章 遙感深化應用及其重要支柱 383
 12.1 地理信息系統支柱 383
   12.1.1 GIS的科學定義 383
   12.1.2 GIS的技術構成 384
   12.1.3 GIS的研究內容 386
   12.1.4 GIS的分類體系 387
   12.1.5 GIS的發展策略 389
   12.1.6 GIS的作業過程 390
 12.2 多種來源數據支柱 391
   12.2.1 臺站觀測數據 392
   12.2.2 統計調查數據 395
   12.2.3 常規制圖數據 399
   12.2.4 實況調查數據 401
 12.3 系統應用模型支柱 404
   12.3.1 模型基本概念 404
   12.3.2 系統建模機制 409
   12.3.3 個體模型分類 417
 主要參考文獻 419
第13章 遙感常規業務應用運行系統 421
 13.1 遙感區域動態調查制圖系統 421
   13.1.1 系統框架 421
   13.1.2 判讀制圖 424
   13.1.3 數據處理 426
   13.1.4 應用實例 430
 13.2 遙感統計數據空間分析系統 437
   13.2.1 系統技術框架 437
   13.2.2 分析應用模型 441
 13.3 遙感多級采樣目標估算系統 451
   13.3.1 遙感農作物面積估算分系統 452
   13.3.2 遙感農作物單產估算分系統 456
   13.3.3 遙感估產及估產精度的檢驗 460
 主要參考文獻 462
第14章 遙感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系統 463
 14.1 遙感生態異常早期報警系統 463
   14.1.1 報警系統的邏輯結構 463
   14.1.2 突發事件的報警模型 466
 14.2 遙感突發事件快速報告系統 476
   14.2.1 總體構成 476
   14.2.2 工作流程 481
 14.3 事發地區現場調查互動系統 484
   14.3.1 技術支持系統 484
   14.3.2 現場調查方案 489
   14.3.3 應用系統實例 494
 14.4 遙感應急空間決策支持系統 500
   14.4.1 系統總體結構 501
   14.4.2 決策支持工具 505
   14.4.3 系統運行機制 509
 主要參考文獻 511
第15章 遙感科學技術發展支持系統 513
 15.1 遙感發展支持系統的總體構成 513
   15.1.1 系統的發展背景 513
   15.1.2 系統的總體結構 515
 15.2 遙感地面試驗場類型及其特征 531
   15.2.1 遙感儀器定標試驗場 532
   15.2.2 遙感應用研究試驗場 541
 15.3 遙感發展支持系統的運行模式 545
   15.3.1 遙感基礎研究模式 545
   15.3.2 遙感技術創新模式 547
   15.3.3 遙感應用示范模式 549
   15.3.4 遙感人才培訓模式 550
 主要參考文獻 552
第四篇 網絡共享服務
第16章 遙感信息服務及其科技導向 557
 16.1 遙感信息服務的理論導向 557
   16.1.1 人地系統科學的理論研究 557
   16.1.2 人地系統科學的應用研究 562
 16.2 地理信息服務技術與標準 567
   16.2.1 計算觀點:服務鏈接的基礎 567
   16.2.2 信息觀點:語義互操作基礎 569
   16.2.3 工程觀點:分布式處理基礎 572
   16.2.4 技術觀點:跨平臺互操作的基礎 574
 16.3 基于Web的信息服務技術 575
   16.3.1 Web服務的主要相關技術 576
   16.3.2 Web服務及其數據的建模 577
   16.3.3 Web服務技術體系的結構 579
   16.3.4 OGC的Web服務總體框架 579
   16.3.5 OGC 互操作程序服務模型 582
 16.4 網格技術及空間信息網格 584
   16.4.1 網格技術基礎 585
   16.4.2 網格核心技術 590
   16.4.3 空間信息網格 592
 主要參考文獻 595
第17章 遙感數據產品服務網絡 596
 17.1 遙感數據產品的源頭 596
   17.1.1 遙感數據獲取應用任務 597
   17.1.2 遙感數據獲取技術系統 600
 17.2 遙感數據產品的生成 601
   17.2.1 數據產品生成子系統 602
   17.2.2 數據產品生成的過程 604
   17.2.3 數據產品生成的特點 606
 17.3 遙感數據產品的服務 608
   17.3.1 訂購處理子系統 608
   17.3.2 任務計劃子系統 614
 主要參考文獻 618

第18章 遙感信息共享服務網絡 619
 18.1 基于元數據查詢的服務網絡 619
   18.1.1 元數據 619
   18.1.2 數據交換中心 624
   18.1.3 共享服務網絡實例 628
 18.2 基于影像搜索的服務網絡 636
   18.2.1 Google Earth 636
   18.2.2 Virtual Earth 641
 主要參考文獻 646
第19章 遙感系統應用服務網絡 647
 19.1 基于Web GIS的應用服務網絡 647
   19.1.1 Web GIS的概念和特征 647
   19.1.2 Web GIS的構建與技術 651
   19.1.3 Web GIS應用及其實例 655
 19.2 基于網格計算的應用服務網格 663
   19.2.1 遙感服務網格 663
   19.2.2 地學應用網格 670
   19.2.3 全球信息網格 679
 主要參考文獻 685
第20章 國家遙感信息基礎設施 687
 20.1 遙感基礎設施的構成 687
   20.1.1 遙感基礎設施的構成 687
   20.1.2 遙感基礎設施的支柱 690
 20.2 遙感學科體系的定位 691
   20.2.1 遙感學科體系定位的依據 691
   20.2.2 遙感學科體系構成的建議 694
 20.3 遙感系列產品的推出 695
   20.3.1 遙感系列產品生成的概念模型 695
   20.3.2 遙感系列產品類型的具體劃分 696
   20.3.3 基于遙感系列產品的產業細分 697
   20.3.4 遙感科學技術產業的效益計算 698
 20.4 遙感發展環境的營造 701
   20.4.1 政策法規環境的營造 702
   20.4.2 規劃布局環境的營造 710
   20.4.3 標準規范環境的營造 713
   20.4.4 遙感國際環境的營造 715
 主要參考文獻 718
作者簡歷 721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