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AutoCAD 2016機械設計從入門到精通(第2版)

( 簡體 字)
作者:楊紅亮,王珂類別:1. -> 工程繪圖與工程計算 -> AutoCAD
譯者: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AutoCAD 2016機械設計從入門到精通(第2版) 3dWoo書號: 43884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不接受訂購

出版日:4/1/2016
頁數:568
光碟數:1 (含視頻教學)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不接受訂購
ISBN:9787121284953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本書是《技能應用速成系列》叢書中的一本,主要針對機械設計領域,以AutoCAD 2016中文版為設計平臺,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使用AutoCAD進行機械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巧,使讀者能全面地掌握CAD的常用命令及作圖技巧,還可以學會使用CAD進行機械圖樣的設計,領悟繪制機械圖樣的精髓。
書中工具解說精細,操作實例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操作性和技巧性。本書在章節編排上一改同類計算機圖書手冊型的編寫方式,在介紹每章的基本命令和概念功能的同時,始終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將學以致用的原則貫穿全書,使讀者對講解的工具命令有深刻和形象的理解,有利于培養讀者應用AutoCAD基本工具完成設計繪圖的能力。
本書特點
? 循序漸進、通俗易懂:本書完全按照初學者的學習規律和習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安排每個章節的內容,可以讓初學者在實戰中掌握AutoCAD的所有基礎知識及其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
? 案例豐富、技術全面:本書的每章都是AutoCAD的一個專題,每個案例都包含了多個知識點。讀者按照本書進行學習,同時可以舉一反三,從而達到入門并精通的目的。
? 視頻教學、輕松易懂:本書配有高清語音教學視頻,編者手把手地精心講解,并進行相關點撥,使讀者領悟并掌握每個案例的操作難點,輕松掌握,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本書內容
全書分為4篇共19章,詳細地介紹了AutoCAD的基本繪圖技巧及其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
1.軟件的基礎操作技能為第1篇,包括4章內容。
第1章 AutoCAD機械設計基礎知識 第2章 機械繪圖環境的基本設置
第3章 機械平面元素的繪制功能 第4章 機械平面元素的編輯功能
2.軟件的高效繪圖技能為第2篇,包括4章內容,通過該篇的學習使讀者能快速高效地繪制復雜零件。
第5章 快速創建復合圖形結構 第6章 零件圖中的文字與表格
第7章 零件圖中的尺寸與公差 第8章 機械圖形資源的管理與共享
3.AutoCAD的三維制圖功能為第3篇,包括4章內容,通過該篇的學習幫助讀者掌握快速構建零件的面、網格及實體造型的技能。
第9章 三維機械設計輔助功能 第10章 創建機械零件的面與網格
第11章 創建機械零件實體模型 第12章 三維機械模型的編輯細化
4.第4篇通過7章內容,以理論結合實踐的寫作手法,系統講述了AutoCAD在機械制圖領域內的實際應用技術,將軟件與專業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第13章 制作機械設計繪圖樣板 第14章 繪制軸套類零件圖
第15章 繪制盤蓋類零件圖 第16章 叉桿類零件設計
第17章 箱殼類零件設計 第18章 各類零件立體造型設計
第19章 機械零件圖的后期輸出
5.附錄 附錄中列舉了AutoCAD的一些常用命令快捷鍵和常用系統變量,掌握這些快捷鍵和變量,可以有效改善繪圖的環境,提高繪圖效率。
注:受限于本書篇幅,為保證圖書內容的充實性,故將本書第19章及附錄內容附在光盤文件中,以便讀者學習使用。
隨書光盤
本書附帶了DVD多媒體動態演示光盤,書中所有綜合范例最終效果及在制作范例時所用到的圖塊、素材文件等都收錄在隨書光盤中。光盤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部分。
?“效果文件”目錄:書中所有實例的最終效果文件按章收錄在光盤中的該文件夾下。
?“圖塊文件”目錄:書中所使用的圖塊收錄在光盤中的該文件夾下。
?“素材文件”目錄:書中所使用到素材文件收錄在光盤中的該文件夾下。
?“視頻文件”目錄:書中所有工程案例的多媒體教學文件按章收錄在光盤中的該文件夾下。
本書作者
本書主要由楊紅亮、王珂編著,另外還有陳潔、王棟梁、王碩、王慶達、王曉明、劉昌華、張軍、田家棟、陳磊、丁磊、張建華、林曉陽、趙洪雷、何嘉揚、陳曉東、周曉飛、王輝、李秀峰、張楊、李詩洋、丁金濱。書中欠妥之處,懇請讀者及各位同行進行批評指正,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
讀者服務
為了方便解決本書疑難問題,讀者朋友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與本書有關的技術問題,可以發郵件到郵箱caxbook@126.com,或訪問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xbook,作者會盡快給予解答,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編 者
內容簡介:

本書以理論結合實踐的寫作手法,全面系統地介紹AutoCAD 2016在機械設計領域的應用。全書采用"完全案例”的編寫形式,兼具技術手冊和應用技巧參考手冊的特點,技術實用、邏輯清晰,是一本簡明易學的參考書。 全書共19章,詳細介紹機械設計基礎知識、繪圖環境的設置、機械平面元素的繪制與編輯、復合圖形結構的創建、零件圖中的文字與表格、零件圖中的尺寸與公差、圖形資源的管理與共享、三維輔助設計、曲面網格和實體的創建與細化編輯、機械設計繪圖樣板的制作、繪制軸套類零件、繪制盤蓋類零件、繪制叉桿類零件、繪制箱殼類零件、各類零件立體造型設計及機械零件圖的后期輸出等內容。另外,書中的案例以視頻演示方式進行講解,使讀者學習起來更加方便。 本書解說詳細,操作實例通俗易懂,實用性和操作性極強,層次性和技巧性突出。

目錄:

第一篇 基礎技能篇
第1章 AutoCAD機械設計基礎知識 2
1.1 了解AutoCAD 2016 3
1.2 啟動AutoCAD 2016 3
1.3 AutoCAD 2016界面及操作 5
1.3.1 標題欄 5
1.3.2 菜單欄 6
1.3.3 繪圖區 7
1.3.4 命令行 7
1.3.5 狀態欄 8
1.3.6 功能區 9
1.4 圖形文件的管理操作 9
1.4.1 新建公制文件 9
1.4.2 保存與另存文件 10
1.4.3 打開存盤文件 11
1.4.4 清理垃圾文件 11
1.5 初級操作技能 12
1.5.1 坐標點的基本輸入技能 12
1.5.2 AutoCAD命令的調用方法 14
1.5.3 幾種簡單的對象選擇方法 15
1.5.4 學習幾個簡單工具 16
1.5.5 了解幾個鍵盤操作鍵 18
1.6 退出AutoCAD 2016 19
1.7 機械制圖基礎知識 19
1.7.1 零件形體的表達 19
1.7.2 零件剖視圖及種類 20
1.7.3 零件視圖的選擇原則 20
1.7.4 零件視圖的繪制要點 21
1.8 機械制圖相關規范 21
1.8.1 比例 21
1.8.2 圖紙幅面 22
1.8.3 標題欄 22
1.8.4 線型 23
1.8.5 尺寸標注 24
1.9 上機實訓——繪制簡單零件圖 25
1.10 小結與練習 28
1.10.1 小結 28
1.10.2 練習 28
第2章 機械繪圖環境的基本設置 29
2.1 設置繪圖環境 30
2.1.1 設置繪圖單位 30
2.1.2 設置圖形界限 31
2.1.3 設置繪圖背景 32
2.2 視圖的縮放與平移 34
2.2.1 視圖的縮放 34
2.2.2 視圖重生成 36
2.2.3 視圖的恢復 36
2.3 設置捕捉與柵格 36
2.3.1 設置捕捉 37
2.3.2 設置柵格 38
2.3.3 應用正交模式 38
2.4 設置對象捕捉模式 39
2.4.1 捕捉功能的啟動 39
2.4.2 設置自動捕捉 39
2.4.3 設置臨時捕捉 40
2.5 設置與應用追蹤功能 42
2.5.1 使用極軸追蹤 43
2.5.2 使用對象追蹤 44
2.5.3 使用“捕捉自”功能 46
2.5.4 使用臨時追蹤點 46
2.6 上機實訓一——繪制零件粗糙度 47
2.7 上機實訓二——繪制基墊零件圖 49
2.8 小結與練習 52
2.8.1 小結 52
2.8.2 練習 52
第3章 機械平面元素的繪制功能 53
3.1 繪制直線類元素 54
3.1.1 直線 54
3.1.2 多線 54
3.1.3 多段線 57
3.2 繪制作圖輔助線 59
3.2.1 構造線 60
3.2.2 射線 61
3.3 繪制曲線類元素 61
3.3.1 圓 62
3.3.2 圓弧 64
3.3.3 橢圓 67
3.3.4 橢圓弧 68
3.3.5 修訂云線 69
3.3.6 樣條曲線 70
3.4 繪制多邊形、面域與邊界 71
3.4.1 矩形 71
3.4.2 面域 74
3.4.3 邊界 74
3.4.4 正多邊形 76
3.5 繪制點與等分點 77
3.5.1 單點 78
3.5.2 多點 78
3.5.3 定數等分 79
3.5.4 定距等分 80
3.6 繪制圖案填充 80
3.7 上機實訓一——繪制扳手零件圖 85
3.8 上機實訓二——繪制零件剖面線 89
3.9 小結與練習 92
3.9.1 小結 92
3.9.2 練習 93
第4章 機械平面元素的編輯功能 94
4.1 調整機械元素的位置 95
4.1.1 移動 95
4.1.2 旋轉 96
4.1.3 縮放 97
4.1.4 對齊 99
4.2 調整機械元素的形狀 100
4.2.1 拉伸 101
4.2.2 拉長 102
4.2.3 打斷 104
4.2.4 合并 105
4.3 機械元素的細化編輯 107
4.3.1 修剪 107
4.3.2 延伸 110
4.3.3 倒角 112
4.3.4 圓角 115
4.4 機械元素的其他編輯 117
4.4.1 分解 117
4.4.2 編輯多段線 118
4.4.3 夾點編輯 120
4.4.4 光順曲線 122
4.5 上機實訓一——繪制箱體底墊零件圖 123
4.6 上機實訓二——繪制基板零件二視圖 130
4.7 小結與練習 134
4.7.1 小結 134
4.7.2 練習 134

第二篇 繪圖技能篇

第5章 快速創建復合圖形結構 137
5.1 復制、偏移與鏡像 138
5.1.1 復制圖形 138
5.1.2 偏移圖形 139
5.1.3 鏡像圖形 141
5.2 復合圖元的陣列功能 142
5.2.1 矩形陣列 142
5.2.2 環形陣列 144
5.2.3 路徑陣列 145
5.3 上機實訓一——各種復合工具綜合練習 147
5.4 定制圖塊 153
5.4.1 創建內部塊 154
5.4.2 創建外部塊 155
5.4.3 創建動態塊 156
5.5 應用圖塊 158
5.5.1 插入塊 159
5.5.2 嵌套塊 160
5.6 DWG參照 160
5.7 定義屬性 162
5.7.1 定義屬性 162
5.7.2 編輯屬性 163
5.8 上機實訓二——圖塊與屬性的綜合應用 165
5.9 小結與練習 168
5.9.1 小結 168
5.9.2 練習 169
第6章 零件圖中的文字與表格 170
6.1 文字樣式 171
6.2 單行文字 173
6.2.1 創建單行文字 173
6.2.2 文字的對正 174
6.2.3 編輯單行文字 175
6.3 多行文字 175
6.3.1 創建多行文字 175
6.3.2 文字格式編輯器 177
6.3.3 編輯多行文字 179
6.3.4 輸入特殊字符 180
6.4 上機實訓一——為零件圖標注技術要求 181
6.5 上機實訓二——繪制并填充零件圖表格 183
6.6 表格與表格樣式 186
6.7 查詢圖形信息 188
6.7.1 查詢坐標 188
6.7.2 查詢距離 189
6.7.3 查詢面積 190
6.7.4 列表查詢 191
6.8 上機實訓三——創建并填充機械明細表 192
6.9 小結與練習 196
6.9.1 小結 196
6.9.2 練習 196
第7章 零件圖中的尺寸與公差 198
7.1 標注基本尺寸 199
7.1.1 線性標注 199
7.1.2 對齊標注 200
7.1.3 坐標標注 202
7.1.4 角度標注 202
7.1.5 半徑尺寸 203
7.1.6 直徑尺寸 203
7.1.7 弧長尺寸 204
7.1.8 折彎線性 204
7.2 標注復合尺寸 205
7.2.1 標注基線尺寸 205
7.2.2 標注連續尺寸 207
7.2.3 快速標注 208
7.3 公差與圓心標記 209
7.3.1 公差 209
7.3.2 圓心標記 210
7.4 標注引線尺寸 210
7.4.1 快速引線 210
7.4.2 多重引線 212
7.5 標注樣式管理器 213
7.5.1 新建標注樣式 213
7.5.2 標注樣式選項 219
7.6 編輯尺寸標注 219
7.6.1 標注打斷 220
7.6.2 標注間距 220
7.6.3 編輯標注 221
7.6.4 編輯標注文字 222
7.7 圖形參數化 223
7.7.1 幾何約束 223
7.7.2 標注約束 225
7.8 上機實訓——標注軸類零件圖尺寸與公差 225
7.9 小結與練習 233
7.9.1 小結 233
7.9.2 練習 234
第8章 機械圖形資源的管理與共享 236
8.1 使用圖層管理與控制圖形 237
8.1.1 創建新圖層 237
8.1.2 設置圖層顏色 238
8.1.3 設置圖層線型 239
8.1.4 設置圖層線寬 240
8.1.5 設置圖層狀態 241
8.1.6 層的匹配與隔離 242
8.2 使用設計中心查看與共享圖形 244
8.2.1 設計中心內容概述 244
8.2.2 設計中心的資源查看 245
8.2.3 設計中心的資源共享 247
8.3 工具選項板 248
8.3.1 選項板內容概述 248
8.3.2 選項板的定義與管理 249
8.3.3 選項板的典型應用 250
8.4 對象特性與匹配 251
8.4.1 特性窗口 251
8.4.2 特性匹配 253
8.4.3 快捷特性 254
8.5 快速選擇 255
8.6 上機實訓——零件圖的規劃與特性編輯 257
8.7 小結與練習 262
8.7.1 小結 262
8.7.2 練習 263

第三篇 三維制圖篇

第9章 三維機械設計輔助功能 265
9.1 三維觀察功能 266
9.1.1 設置視點 266
9.1.2 切換視圖 267
9.1.3 導航立方體 268
9.1.4 導航控制盤 269
9.1.5 創建與分割視口 270
9.1.6 三維動態觀察器 271
9.2 三維著色功能 272
9.2.1 常用著色功能 272
9.2.2 其他著色功能 274
9.3 管理視覺樣式 275
9.4 材質與渲染 275
9.4.1 附著材質 276
9.4.2 三維渲染 277
9.5 UCS坐標系 277
9.5.1 坐標系概述 277
9.5.2 設置UCS坐標系 278
9.5.3 UCS坐標系的管理 279
9.6 上機實訓——三維輔助功能綜合練習 281
9.7 小結與練習 285
9.7.1 小結 285
9.7.2 練習 285
第10章 創建機械零件的面與網格 286
10.1 創建常用曲面 287
10.1.1 拉伸曲面 287
10.1.2 旋轉曲面 288
10.1.3 剖切曲面 289
10.1.4 掃掠曲面 290
10.1.5 平面曲面 292
10.2 曲面的常規編輯 292
10.2.1 曲面圓角 293
10.2.2 曲面修剪 293
10.2.3 曲面偏移 295
10.3 創建常用網格體 295
10.3.1 旋轉網格 295
10.3.2 平移網格 298
10.3.3 直紋網格 299
10.3.4 邊界網格 300
10.4 創建基本網格圖元 302
10.5 拉伸與優化網格 302
10.5.1 拉伸面 302
10.5.2 優化網格 303
10.6 上機實訓——面與網格功能綜合練習 303
10.7 小結與練習 313
10.7.1 小結 313
10.7.2 練習 313
第11章 創建機械零件實體模型 314
11.1 了解幾個系統變量 315
11.2 基本幾何實體建模 315
11.2.1 多段體 316
11.2.2 長方體 317
11.2.3 圓柱體 318
11.2.4 圓錐體 319
11.2.5 棱錐體 320
11.2.6 圓環體 321
11.2.7 球體 322
11.2.8 楔體 322
11.3 復雜幾何實體建模 323
11.3.1 拉伸實體 323
11.3.2 旋轉實體 325
11.3.3 剖切實體 327
11.3.4 掃掠實體 328
11.3.5 抽殼實體 329
11.3.6 干涉檢查 330
11.4 創建組合體 332
11.4.1 并集 332
11.4.2 差集 333
11.4.3 交集 334
11.5 上機實訓——三維實體建模功能綜合練習 334
11.6 小結與練習 344
11.6.1 小結 344
11.6.2 練習 345
第12章 三維機械模型的編輯細化 346
12.1 三維操作 347
12.1.1 三維旋轉 347
12.1.2 三維鏡像 348
12.1.3 三維陣列 349
12.1.4 三維對齊 350
12.1.5 三維移動 351
12.2 編輯實體邊 352
12.2.1 倒角邊 352
12.2.2 圓角邊 353
12.2.3 壓印邊 354
12.2.4 復制邊 356
12.3 編輯實體面 356
12.3.1 拉伸面 356
12.3.2 傾斜面 358
12.3.3 移動面 360
12.3.4 偏移面 361
12.3.5 旋轉面 362
12.4 上機實訓——三維操作與編輯功能綜合練習 364
12.5 小結與練習 373
12.5.1 小結 373
12.5.2 練習 374

第四篇 實用技能篇

第13章 制作機械設計繪圖樣板 376
13.1 樣板的制作思路 377
13.2 上機實訓一——設置機械樣板繪圖環境 377
13.3 上機實訓二——設置機械樣板圖層與特性 379
13.4 上機實訓三——設置機械樣板文字樣式 382
13.5 上機實訓四——設置機械樣板尺寸樣式 383
13.6 上機實訓五——機械繪圖樣板的頁面布局 385
13.7 小結與練習 388
13.7.1 小結 388
13.7.2 練習 388
第14章 繪制軸套類零件圖 389
14.1 軸套類零件概述 390
14.2 軸套類零件設計效果 390
14.3 軸套類零件設計思路 391
14.4 軸套類零件設計過程 392
14.4.1 上機實訓一——繪制軸零件主視圖 392
14.4.2 上機實訓二——繪制軸零件輔助視圖 400
14.4.3 上機實訓三——為軸類零件圖標注尺寸 405
14.4.4 上機實訓四——為軸類零件圖標注公差 408
14.4.5 上機實訓五——為軸類零件標注粗糙度 410
14.4.6 上機實訓六——繪制連接套零件主視圖 411
14.4.7 上機實訓七——繪制連接套零件剖視圖 413
14.5 小結與練習 418
14.5.1 小結 418
14.5.2 練習 418
第15章 繪制盤蓋類零件圖 419
15.1 盤蓋類零件概述 420
15.2 盤蓋類零件設計效果 420
15.3 盤蓋類零件設計思路 421
15.4 盤蓋類零件設計過程 422
15.4.1 上機實訓一——繪制盤類零件左視圖 422
15.4.2 上機實訓二——繪制盤類零件剖視圖 425
15.4.3 上機實訓三——繪制蓋類零件俯視圖 432
15.4.4 上機實訓四——繪制蓋類零件主視圖 435
15.4.5 上機實訓五——標注蓋類零件尺寸與公差 437
15.4.6 上機實訓六——標注蓋零件粗糙度與技術要求 439
15.5 小結與練習 442
15.5.1 小結 442
15.5.2 練習 442
第16章 叉桿類零件設計 444
16.1 叉桿類零件概述 445
16.2 叉桿類零件設計效果 445
16.3 叉桿類零件設計思路 446
16.4 叉桿類零件設計過程 447
16.4.1 上機實訓一——繪制叉架零件主視圖 447
16.4.2 上機實訓二——繪制叉架零件俯視圖 454
16.4.3 上機實訓三——為叉架零件圖標注尺寸 460
16.4.4 上機實訓四——標注叉架零件公差與基準代號 463
16.4.5 上機實訓五——標注叉架粗糙度與技術要求 465
16.4.6 上機實訓六——繪制連桿零件俯視圖 468
16.4.7 上機實訓七——繪制連桿零件主視圖 470
16.5 小結與練習 476
16.5.1 小結 476
16.5.2 練習 476
第17章 箱殼類零件設計 477
17.1 箱殼類零件概述 478
17.2 箱殼類零件設計效果 478
17.3 箱殼類零件設計思路 479
17.4 箱殼類零件設計過程 480
17.4.1 上機實訓一——繪制箱體零件俯視圖 480
17.4.2 上機實訓二——繪制箱體零件主視圖 485
17.4.3 上機實訓三——繪制箱體零件左視圖 490
17.4.4 上機實訓四——標注箱體零件各類尺寸 496
17.4.5 上機實訓五——標注箱體零件尺寸公差 499
17.4.6 上機實訓六——標注箱體零件技術要求 501
17.4.7 上機實訓七——繪制殼體零件左視圖 503
17.4.8 上機實訓八——繪制殼體零件主視圖 506
17.5 小結與練習 510
17.5.1 小結 510
17.5.2 練習 511
第18章 各類零件立體造型設計 512
18.1 上機實訓一——制作法蘭盤立體造型 513
18.2 上機實訓二——制作閥體零件立體造型 519
18.3 上機實訓三——制作殼體零件立體造型 525
18.4 上機實訓四——制作缸體零件立體造型 535
18.5 上機實訓五——制作夾具零件立體造型 546
18.6 小結與練習 554
18.6.1 小結 554
18.6.2 練習 554
第19章 機械零件圖的后期輸出 見光盤
附錄A 見光盤
附錄B 見光盤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