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軟件定義存儲:原理、實踐與生態

( 簡體 字)
作者:葉毓睿類別:1. -> 程式設計 -> 綜合
譯者: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軟件定義存儲:原理、實踐與生態 3dWoo書號: 44512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NT售價: 445

出版日:6/1/2016
頁數:525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ISBN:9787111539575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內容簡介:

本書力求以中立客觀的視角介紹軟件定義存儲,因此囊括了近20種不同存儲產品的技術細節,還介紹了SDS生態鏈上幾乎全部組件與SDS的關系或影響。例如,書中有專門的章節介紹SDS的備份,SSD、網絡、SAS、內存與SDS,容器與SDS。本書既提到了全球范圍內時下最流行的軟件定義存儲,如VSAN、Ceph、Cinder、StoreVirtual,也頗具前瞻性地探討了未來某些分支領域發展的可能,如內存與SDS,SAS與SDS。考慮到ServerSAN與原來集中存儲的非常大的不同,還詳細闡述了SDS的備份。而且,幾乎將全球控制平面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玩家,悉數收入書中。同時,對公有云涉足軟件定義存儲做了介紹,如青云HCI。對于SDS的另一種有趣的形態,即Zadara(類似EMCvVNX)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目錄:

序4
序5
序6
前言
第1章 軟件定義存儲之介紹 1
1.1 什么是軟件定義 2
1.2 什么是軟件定義存儲 3
1.2.1 VMware眼里的SDS 3
1.2.2 EMC眼里的SDS 5
1.2.3 IBM眼里的SDS 6
1.2.4 華為眼里的SDS 8
1.2.5 Gartner眼里的SDS 10
1.2.6 IDC眼里的SDS 11
1.2.7 SNIA眼里的SDS 12
1.2.8 本書對SDS的定義 15
1.3 為什么出現軟件定義存儲 16
1.3.1 背景 16
1.3.2 數據迅猛增長 16
1.3.3 硬盤的發展異常緩慢 19
1.3.4 深刻改變存儲架構的新技術 19
1.4 本章小結 23
第2章 軟件定義存儲之發展 25
2.1 SDS之抽象篇 25
2.2 SDS之池化篇 28
2.2.1 SNIA對存儲虛擬化的解釋 28
2.2.2 SNIA之存儲標準化建議:SMI-S 29
2.2.3 存儲虛擬化實例剖析 31
2.2.4 存儲標準化之互操作性 32
2.3 SDS之自動化篇 34
2.3.1 DCOS-OpenStack Cinder 39
2.3.2 Hypervisor-VMware 41
2.4 本章小結 42
第3章 軟件定義存儲之分類 43
3.1 Server SAN 43
3.2 HCI 45
3.3 SDS的分類 46
3.3.1 IDC對SDS的分類 46
3.3.2 VMware SDS的分類 47
3.3.3 EMC SDS的分類 48
3.4 本書對SDS的分類 48
3.4.1 控制平面 49
3.4.2 數據平面 50
3.5 本章小結 54
第4章 軟件定義存儲之未來 55
4.1 第三方機構對SDS市場的預測 55
4.1.1 Gartner 55
4.1.2 IDC 56
4.1.3 Wikibon 56
4.1.4 Marketsandmarkets 58
4.1.5 總結 58
4.2 SDS未來發展的預測和解釋 59
4.2.1 誰會在未來SDS名列前茅 59
4.2.2 存儲、服務器、云計算廠商的并購將加速 61
4.2.3 未來SDS可能的發展 61
4.2.4 與SDS相關的技術 62
第5章 VMware SPBM和Virtual Volumes 63
5.1 存儲策略出現的歷史回顧 63
5.2 VMware SPBM 64
5.3 Virtual Volumes 65
5.3.1 什么是Virtual Volumes 65
5.3.2 Virtual Volumes的優勢 66
5.3.3 Virtual Volumes的組成部分 66
5.4 Virtual Volumes各家陣列之實現 72
5.4.1 DELL EqualLogic 72
5.4.2 IBM XIV 73
5.4.3 華為OceanStor 5000系列(v3) 74
5.4.4 EMC VNXe 74
5.4.5 HP 3PAR 76
5.4.6 NimbleStorage 77
5.5 如何動手實驗VVol 78
5.6 本章小結 79
第6章 OpenStack Cinder 80
6.1 Cinder前世今生 80
6.1.1 OpenStack的由來 80
6.1.2 IaaS云計算的能力 81
6.1.3 OpenStack的發展 81
6.1.4 Cinder能做什么 86
6.1.5 Cinder支持的存儲產品 86
6.1.6 Cinder提供的功能 87
6.1.7 Cinder的誕生 88
6.1.8 Cinder的生命力 89
6.1.9 Cinder、Swift、Ceph的區別 93
6.2 Cinder初體驗 93
6.2.1 創建Volume操作 93
6.2.2 掛載Volume 94
6.2.3 擴展Volume大小 94
6.2.4 創建Snapshot 96
6.3 Cinder全景 96
6.3.1 Cinder的核心概念 96
6.3.2 Cinder的核心架構 97
6.3.3 創建Volume的流程 98
6.3.4 掛載Volume的流程 98
6.3.5 Cinder和Nova之間的調用 100
6.3.6 Cinder服務如何擴展 101
6.3.7 Cinder如何對接后端存儲 101
6.3.8 Cinder的Volume Type 101
6.3.9 Cinder的QoS設置 102
6.3.10 如何添加新的Driver 103
6.4 存儲廠商與Cinder 104
6.4.1 國外存儲廠商 104
6.4.2 國內存儲廠商 105
6.5 Cinder的部署 106
6.5.1 Cinder服務的高可用 106
6.5.2 Cinder與商業存儲對接 107
6.5.3 Cinder的自動化部署 109
6.6 Cinder的未來 110
6.7 本章小結 110
第7章 EMC ViPR 111
7.1 ViPR Controller簡介 111
7.1.1 ViPR Controller介紹 111
7.1.2 ViPR Controller歷史 111
7.2 ViPR Controller深入剖析 112
7.2.1 架構剖析 112
7.2.2 技術原理 113
7.2.3 功能特性 120
7.2.4 技術現狀與未來 123
7.3 應用場景 123
7.3.1 存儲自動化 123
7.3.2 存儲即服務 123
7.4 本章小結 124
第8章 先智數據Federator SDS 125
8.1 Federator SDS簡介 125
8.1.1 先智數據公司介紹 125
8.1.2 Federator SDS是什么 125
8.2 Federator SDS深入剖析 127
8.2.1 架構概述 127
8.2.2 技術原理 133
8.2.3 功能特性 134
8.2.4 技術現狀與未來 136
8.3 應用場景 136
8.4 案例介紹 137
8.4.1 臺中榮民總醫院醫療云一體機 137
8.4.2 東芝亞太數據中心容災 139
8.5 本章小結 141
第9章 飛康軟件FreeStor 142
9.1 FreeStor簡介 142
9.2 FreeStor深入剖析 143
9.2.1 Intelligent Abstraction 143
9.2.2 FreeStor的拓撲結構 146
9.2.3 FreeStor的智能分析 149
9.3 應用場景 151
9.3.1 FreeStor的異構存儲整合 151
9.3.2 利用FreeStor的緩存技術為存儲加速,替換高端陣列 151
9.3.3 FreeStor的異構容災 154
9.4 本章小結 162
第10章 VMware VSAN 163
10.1 VSAN簡介 163
10.1.1 VSAN是什么 163
10.1.2 VSAN的能力 165
10.1.3 VSAN的市場 166
10.2 VSAN深入剖析 166
10.2.1 架構剖析 166
10.2.2 技術細節 174
10.2.3 功能特性 185
10.2.4 未來技術 195
10.3 應用場景 197
10.4 案例介紹 198
10.4.1 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198
10.4.2 山東新華書店 199
10.5 本章小結 201
第11章 EMC ScaleIO 202
11.1 ScaleIO簡介 202
11.1.1 ScaleIO介紹 202
11.1.2 ScaleIO歷史 202
11.2 ScaleIO深入剖析 203
11.2.1 架構剖析 203
11.2.2 技術原理 209
11.2.3 功能特性 210
11.2.4 技術現狀與未來 213
11.3 應用場景 214
11.3.1 數據庫 214
11.3.2 服務器虛擬化 215
11.3.3 虛擬桌面 215
11.3.4 開發測試 215
11.4 案例介紹 215
11.4.1 瑞士電信 215
11.4.2 國內某運營商 216
11.5 本章小結 217
第12章 Ceph 218
12.1 Ceph簡介 218
12.1.1 開源生態體系 218
12.1.2 技術平臺 219
12.1.3 持續創新環境 220
12.1.4 廣泛的用戶基礎 221
12.2 Ceph深入剖析 222
12.2.1 核心組件 222
12.2.2 統一存儲 222
12.2.3 RADOS數據分布計算 226
12.2.4 RADOS數據管理 228
12.2.5 副本和Erasue Code 230
12.2.6 緩存分層存儲 230
12.2.7 備份與容災 231
12.3 未來展望 232
12.3.1 CephFS與容器 232
12.3.2 存儲引擎 233
12.3.3 IO棧重構 234
12.3.4 多站點多活方案 234
12.4 應用場景 235
12.4.1 OpenStack與Ceph 235
12.4.2 對象存儲提供 238
12.5 本章小結 239
第13章 HPE StoreVirtual VSA 240
13.1 HPE StoreVirtual VSA簡介 240
13.1.1 HPE StoreVirtual VSA的歷史 240
13.1.2 市場現狀 240
13.1.3 設計思路 241
13.2 HPE StoreVirtual VSA深入剖析 241
13.2.1 架構剖析 241
13.2.2 功能特性 248
13.2.3 技術細節 250
13.2.4 技術現狀與未來 254
13.3 應用場景 254
13.3.1 獨立外置塊存儲設備 254
13.3.2 超融合架構系統 255
13.4 本章小結 256
第14章 達沃時代 257
14.1 達沃存儲簡介 257
14.1.1 研制背景 257
14.1.2 市場現狀 260
14.2 達沃存儲深入剖析 264
14.2.1 架構剖析 264
14.2.2 技術原理與功能特性 266
14.2.3 技術現狀與未來 271
14.3 應用場景 272
14.3.1 硬件基礎 272
14.3.2 部署形式 272
14.3.3 三種接口 273
14.3.4 廣域存儲 274
14.4 案例介紹 274
14.4.1 以數據為中心的超融合 274
14.4.2 統一的分布式存儲 276
14.4.3 集中控制、分布部署的廣域存儲 276
14.5 本章小結 278
第15章 Lenovo ThinkCloud AIO 279
15.1 AIO簡介 280
15.1.1 設計思路和原則 280
15.1.2 AIO產品定義 280
15.1.3 AIO架構模式 281
15.1.4 AIO優勢分析 284
15.2 AIO深入剖析 285
15.2.1 架構剖析 286
15.2.2 技術原理 291
15.2.3 功能特性 295
15.2.4 產品序列 298
15.2.5 技術現狀與未來 298
15.3 應用場景 299
15.3.1 企業級應用部署 299
15.3.2 企業IT云化實現 302
15.4 案例介紹 303
15.4.1 某出版社云平臺建設 303
15.4.2 聯想集團IT云化建設 304
15.5 本章小結 305
第16章 華云網際FusionStor 306
16.1 背景 306
16.2 FusionStor解決方案 308
16.2.1 主要特點 308
16.2.2 產品特性 310
16.2.3 技術參數 310
16.2.4 架構原理 311
16.2.5 關鍵技術原理 313
16.3 應用場景 321
16.3.1 云資源池場景 321
16.3.2 數據庫場景(高IOPS、高帶寬場景) 321
16.4 本章小結 322
第17章 天璣數據 323
17.1 天璣數據融合架構簡介 323
17.2 天璣數據PBData數據庫云平臺深入剖析 324
17.2.1 架構介紹 324
17.2.2 功能特性及技術原理 329
17.3 應用場景 341
17.3.1 x86架構取代“小型機+高端存儲”傳統架構 341
17.3.2 加速傳統OLTP/OLAP業務 341
17.3.3 數據倉庫、大數據分析平臺和商業智能 342
17.3.4 OLTP、OLAP業務類型混合負載 342
17.3.5 異構數據庫整合 342
17.3.6 中小型規模、成長型企業核心業務 342
17.3.7 數據庫容災系統 343
17.3.8 MPP型數據庫平臺部署 343
17.4 案例介紹 343
17.4.1 運營商行業典型業務系統解決方案 343
17.4.2 交通行業ACC系統解決方案 346
17.4.3 物流行業TOS系統解決方案 347
17.5 本章小結 349
第18章 云和恩墨 350
18.1 zData數據庫存儲平臺簡介 350
18.1.1 zData的性能 351
18.1.2 zData的高可用性 353
18.1.3 zData的擴展性 353
18.1.4 zData的其他功能 353
18.2 zData架構解析 354
18.2.1 存儲節點和計算節點 354
18.2.2 zData存儲的分布式 355
18.3 zData應用場景 357
18.4 本章小結 358
第19章 青云HCI 359
19.1 青云HCI簡介 360
19.2 青云HCI架構深入剖析 363
19.3 青云HCI存儲部分架構剖析 367
19.3.1 青云HCI對象存儲 367
19.3.2 青云HCI對象存儲架構 369
19.3.3 青云HCI對象存儲的特點 371
19.3.4 青云HCI對象存儲功能介紹 374
19.4 應用場景 380
19.5 案例介紹 380
19.5.1 青云公有云 380
19.5.2 某大型商業銀行總行新一代開發測試云 381
19.5.3 某大型國有銀行IT資源交付平臺 382
19.6 本章小結 383
第20章 Zadara云陣 384
20.1 Zadara VPSA簡介 384
20.1.1 Zadara VPSA是什么 384
20.1.2 Zadara VPSA的能力 386
20.1.3 Zadara云陣的市場 389
20.2 Zadara VPSA深入剖析 390
20.2.1 架構剖析 390
20.2.2 技術原理 391
20.2.3 功能特性 394
20.2.4 技術現狀與未來 395
20.3 應用場景 397
20.3.1 企業級數據庫 397
20.3.2 服務器虛擬化 397
20.3.3 VDI虛擬桌面 397
20.3.4 公有云/私有云 397
20.3.5 HPC/科學研究/開發測試 398
20.3.6 Zadara不適用場景 398
20.4 云陣存儲性能 398
20.4.1 測試環境 398
20.4.2 一個VPSA性能測試 400
20.4.3 四個VPSA性能測試 404
20.4.4 總結 406
20.5 案例介紹 406
20.5.1 國家廣電總局VDI案例 406
20.5.2 三甲醫院數字化醫療存儲系統 408
20.6 本章小結 414
第21章 SDS的備份 415
21.1 SDS備份的基本原理和技術選擇 416
21.1.1 備份的基本原理和基礎概念 416
21.1.2 SDS技術帶給備份設計的挑戰與機會 418
21.1.3 SDS備份中常見技術手段簡介 420
21.2 SDS各種備份技術運用實例 422
21.2.1 備份整體架構設計 423
21.2.2 備份服務器配置和部署實例 424
21.2.3 通過Off-Host設計實現數據抽取的實例 426
21.2.4 與私有云管理平臺集成的智能備份實例 429
21.2.5 SDS備份技術運用小結 430
21.3 SDS未來備份技術的趨勢 431
21.3.1 備份會逐漸成為數據中心所提供的一個基礎功能 431
21.3.2 備份數據將逐漸發揮更大的業務價值 432
21.4 本章小結 434
第22章 閃存存儲與SDS 436
22.1 閃存存儲簡介 436
22.1.1 閃存存儲特性 437
22.1.2 磨損平衡 439
22.1.3 垃圾回收 441
22.2 面向企業級應用的閃存存儲設計 442
22.2.1 閃存存儲接口技術 442
22.2.2 企業級PCIe閃存存儲架構設計 443
22.2.3 企業級閃存存儲可靠性和穩定性設計 445
22.3 閃存存儲在SDS中的實踐 447
22.3.1 閃存存儲在SDS中的使用方式 447
22.3.2 閃存存儲在SDS中的應用實例 448
22.4 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儲以及技術的分析和展望 450
22.5 本章小結 451
第23章 網絡與SDS 453
23.1 InfiniBand技術簡介 454
23.1.1 InfiniBand定義 454
23.1.2 InfiniBand架構 454
23.1.3 InfiniBand在行業中應用現狀 456
23.2 高速網絡通信協議RDMA 458
23.2.1 RDMA技術簡介 458
23.2.2 RDMA的技術核心 459
23.2.3 實現RDMA的幾種方式 460
23.2.4 如何使用RDMA 465
23.2.5 支持RDMA的存儲協議 468
23.3 高速網絡加速軟件定義存儲 471
23.3.1 Ceph 471
23.3.2 VSAN 475
23.4 本章小結 476
第24章 SAS與SDS 477
24.1 SAS協議和SAS協議的現狀 478
24.2 服務器存儲和計算物理解耦合 479
24.3 Server SAN的數據讀寫通過SAS網絡傳輸 484
24.4 數據寫入硬盤從軟件到硬件 487
24.5 云計算和軟件定義存儲 490
24.6 最后的一些話 494
第25章 內存虛擬化與SDS及DELL Fluid Cache 495
25.1 DELL SDS計劃 495
25.1.1 “演化性”方法 496
25.1.2 “革命性”方法 496
25.2 DELL Fluid Cache簡介 497
25.2.1 背景介紹 497
25.2.2 Fluid Cache簡介 497
25.3 DELL Fluid Cache深入剖析 499
25.3.1 Fluid Cache的體系結構 499
25.3.2 Fluid Cache的功能特性 500
25.4 DELL Fluid Cache的應用場景 502
25.5 DELL Fluid Cache的未來展望 503
25.6 本章小結 504
第26章 容器與SDS 505
26.1 容器技術簡介 505
26.1.1 容器技術的發展背景 505
26.1.2 容器技術應用的現狀 506
26.2 容器技術深入剖析 507
26.2.1 容器的核心技術 508
26.2.2 Docker容器管理工具 509
26.2.3 容器的特性 511
26.3 容器的應用場景 511
26.3.1 云原生應用和微服務架構的載體 511
26.3.2 開發運維一體化 512
26.3.3 混合云 512
26.4 容器技術對SDS的影響 512
26.4.1 容器應用的存儲需求 512
26.4.2 容器的存儲架構 513
26.4.3 Docker的容器卷插件 514
26.4.4 Kubernetes的數據卷 514
26.4.5 Flocker 515
26.4.6 Portworx和Open Storage 516
26.4.7 光子平臺和Virtual SAN 518
26.5 本章小結 519
贊譽 521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