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迷:混合云計算( 簡體 字) | |
作者:[美] Judith Hurwitz Marcia Kaufman ( Dr. Fern Halper Daniel Kirsch | 類別:1. -> 程式設計 -> 雲計算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3dWoo書號: 38065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有庫存 NT售價: 295 元 |
出版日:4/1/2014 | |
頁數:270 | |
光碟數:0 | |
站長推薦: | |
印刷:黑白印刷 | 語系: ( 簡體 字 ) |
ISBN:9787115344113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繁體書的下載亦請直接連絡出版社) | |
第一部分 理解概念和構成
第1章 發現你的計算環境的基礎 2 1.1 解構云計算的概念 3 1.1.1 公共云 4 1.1.2 私有云 5 1.1.3 混合云 5 1.2 云計算的要素:資源池/云計算模式和服務 6 1.2.1 基礎設施即服務 7 1.2.2 平臺即服務 8 1.2.3 軟件即服務 8 1.2.4 業務流程即服務 8 1.2.5 支持云計算資源模式的基礎服務 9 1.2.6 管理服務 10 1.3 考察數據中心的作用 11 1.3.1 傳統的數據中心 12 1.3.2 重新思考數據中心 13 1.3.3 按目的建造的數據中心 13 1.3.4 特定用途的私有云 13 第2章 混合云的連續統 17 2.1 解釋混合云 17 2.1.1 開放社區云 18 2.1.2 商業公共云 19 2.1.3 打包的公共云服務 20 2.1.4 私有云 20 2.1.5 考察連續統 22 2.2 結合服務創建混合云環境 22 2.3 整合勢在必行 23 2.3.1 面向服務的整合 23 2.3.2 數據集成 24 2.4 檢查云集成的需求 25 2.4.1 連接性 26 2.4.2 轉換 27 2.4.3 服務水平整合 27 2.4.4 業務邏輯 27 2.4.5 管理 28 第3章 云計算中的面向服務 29 3.1 定義面向服務 30 3.2 為什么云計算中的面向服務重要 31 3.3 面向服務的特點 32 3.3.1 構建可重用的組件 34 3.3.2 面向服務與傳統架構的比較 35 3.4 服務編目 36 3.5 為什么面向服務對每一種云模式都是重要的 37 3.5.1 基礎設施即服務 38 3.5.2 平臺即服務 38 3.5.3 軟件即服務 39 3.5.4 業務流程即服務 39 第4章 混合云管理 40 4.1 理解云服務管理生態系統 40 4.1.1 云提供商控制性能 41 4.1.2 云消費者專注于客戶體驗 41 4.1.3 云經紀人整合并提供管理層面 42 4.2 云服務管理的關鍵能力 42 4.2.1 客戶賬戶管理 43 4.2.2 調配和配置服務 43 4.2.3 服務目錄 43 4.2.4 性能管理 44 4.2.5 安全性 45 4.2.6 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 45 4.3 虛擬化如何使混合云管理復雜化 46 4.3.1 缺乏云資源管理控制 47 4.3.2 缺乏鏡像管理控制 47 4.4 在混合云中的服務臺現狀 48 4.5 制訂云服務管理計劃 51 4.5.1 設立目標 51 4.5.2 開始使用云服務管理計劃 51 第二部分 考察云服務交付模式 第5章 理解基礎設施即服務 54 5.1 了解公共云中IaaS的關鍵特性 55 5.1.1 動態擴展 56 5.1.2 服務水平 56 5.1.3 租賃模式 56 5.1.4 軟件許可 57 5.1.5 計量和費用 57 5.1.6 自助調配 59 5.2 思考私有云IaaS的作用 59 5.3 使用IaaS 60 5.3.1 在獨立項目中使用IaaS 60 5.3.2 當IaaS成為商業 62 5.4 考察亞馬遜的公共彈性計算云 62 5.5 新興的IaaS廠商 64 5.5.1 桉樹 64 5.5.2 OpenStack 64 5.5.3 Red Hat的CloudForms 65 5.6 基礎設施即服務對用戶意味著什么 65 第6章 探索軟件即服務 67 6.1 SaaS的特點 67 6.2 多租戶及其好處 69 6.3 SaaS經濟學 71 6.4 SaaS如何適用于混合云世界 71 6.5 了解混合云SaaS生態系統 73 6.5.1 生態系統是如何運行的 73 6.5.2 找出誰在SaaS提供商生態系統中構建應用 73 6.5.3 在SaaS提供商的生態系統中開發 74 6.6 考察SaaS平臺的例子 74 6.6.1 打包的SaaS 75 6.6.2 協作即服務 77 6.7 云環境中的其他服務選擇 78 6.7.1 監測和管理即服務 78 6.7.2 安全即服務 79 6.7.3 合規和治理即服務 79 6.8 混合云改變了SaaS的屬性 80 第7章 依賴平臺即服務 81 7.1 了解平臺即服務 82 7.1.1 管理開發生命周期 83 7.1.2 管理快節奏的開發環境 84 7.1.3 管理中間件復雜性 85 7.1.4 獲取計算資源 86 7.2 發現PaaS帶來的變化 86 7.2.1 標準化中間件基礎設施服務 86 7.2.2 簡化服務調配 87 7.2.3 將與IT的摩擦最小化 87 7.2.4 改善開發生命周期 87 7.2.5 簡化開發和部署:更改應用的生命周期 88 7.3 PaaS如何抽象連接和整合 88 7.4 探索PaaS的類型 89 7.4.1 連接PaaS到SaaS環境 89 7.4.2 綁定到操作環境的PaaS 90 7.4.3 開放平臺PaaS 91 7.5 PaaS在商業上的好處 92 7.5.1 降低成本 93 7.5.2 提高速度、靈活性和敏捷性 95 第8章 管理業務流程即服務 96 8.1 理解業務流程即服務的重要性 96 8.2 探索BPaaS如何在現實中工作 98 8.2.1 基于云的BPaaS的好處 98 8.2.2 BPaaS公司是什么樣子 99 8.2.3 基于Web的業務服務 101 8.3 從云中提供業務流程 101 8.3.1 注定用于云的業務流程 102 8.3.2 隱藏在云中 102 8.3.3 業務流程已經迅猛發展 102 8.3.4 預測未來 103 第三部分 混合云的商業價值評估 第9章 接受緊要的業務 106 9.1 理解IT轉型面臨的挑戰 106 9.1.1 為行動做準備 107 9.1.2 混合云對IT不斷變化的特性意味著什么 107 9.2 新IT的商業利益 108 9.3 在新世界中開始 109 9.3.1 提高IT靈活性的六個步驟 109 9.3.2 改變IT的特性:一家企業的經驗 110 9.4 混合云的作用 111 9.5 關注數據中心的演變 112 9.5.1 孤島IT環境應該如何發展 112 9.5.2 應對挑戰轉化孤島為簡化的運營 113 9.5.3 使用云服務,提高IT效率和可擴展性 113 9.5.4 案例研究:從孤島到簡化的運營 114 9.5.5 增量式過渡 115 9.6 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管理工作負載 115 第10章 分解混合云經濟 117 10.1 取得混合云環境的適當平衡 118 10.2 云計算的經濟效益 120 10.2.1 滿足對能力的需要 121 10.2.2 為常見的應用選擇SaaS 121 10.2.3 選擇可大規模擴展的應用 123 10.2.4 什么情況下不是非黑即白 123 10.3 數據中心的經濟學 123 10.4 評估混合云環境中的成本 126 第四部分 建立統一的混合云環境 第11章 管理和整合數據 130 11.1 確保可靠的數據 131 11.1.1 評估數據在混合云的風險 131 11.1.2 保護云中數據的安全 132 11.2 跨環境整合數據 136 11.2.1 三個整合方案 136 11.2.2 云數據整合的選項 138 11.3 云中的大數據管理 138 11.3.1 大數據的特點 139 11.3.2 大數據數據庫 140 11.4 支持分析策略 141 11.4.1 大數據分析 141 11.4.2 其他云分析 142 11.5 與云提供商討論關于數據的話題 142 第12章 管理混合云工作負載 144 12.1 什么是工作負載 144 12.1.1 并不是所有工作負載都是一樣的 145 12.1.2 不適合云的工作負載 146 12.1.3 抽象與工作負載 147 12.2 管理工作負載 147 12.3 混合云環境中工作負載的復雜性 149 12.3.1 使工作負載可操作 149 12.3.2 API:管理云工作負載的關鍵 150 12.3.3 標準工作負載分層的必要性 151 12.3.4 工作負載的可移植性 151 12.3.5 管理混合云工作負載 152 12.4 使工作負載管理透明 152 第13章 混合云環境的架構思考 154 13.1 將各部分拼在一起 155 13.2 規劃部署 157 13.2.1 延遲:性能很重要 157 13.2.2 封裝可以減少延遲嗎 158 13.2.3 安全性:在背景中規劃 159 13.2.4 治理:取得適當的平衡 159 13.2.5 管理共存 159 13.2.6 在模式中創建靈活性 160 13.3 設立正確的政策和業務規則 160 13.4 瀏覽在混合云世界中的選擇 160 13.5 優化工作負載 161 13.6 支持動態生命周期 161 第五部分 運營混合云 第14章 在混合云中開發和部署 164 14.1 考察在云中開發和部署的變化 164 14.2 使用PaaS開發和提交應用 166 14.2.1 使用PaaS開發應用 167 14.2.2 使用PaaS部署應用 170 14.2.3 對PaaS提供商的問題 172 14.2.4 使用PaaS進行互聯網規模的開發 173 14.3 管理異構的應用 173 14.3.1 獲得可見性 174 14.3.2 跟蹤服務水平協議 174 14.3.3 考慮訪問和整合 174 14.3.4 避免鎖定 175 第15章 推動云安全和治理 176 15.1 使用云提供商對安全風險的影響 177 15.2 內部最終用戶對安全風險的影響 178 15.3 與云提供商分擔云安全的責任 179 15.4 探索在云中運行的風險 180 15.4.1 深入身份管理 182 15.4.2 理解數據保護選項 184 15.5 開發安全的混合云環境 185 15.5.1 評估當前的狀況 185 15.5.2 評估云提供商 186 15.6 發現風險并維護云治理策略 188 15.6.1 實施治理策略 189 15.6.2 值得注意的風險 190 15.6.3 測量和監測性能 190 15.6.4 使治理工作 191 第16章 虛擬化和混合云 192 16.1 定義虛擬化 192 16.1.1 特點 192 16.1.2 在虛擬化中使用虛擬機管理程序 193 16.2 探索企業采用服務器虛擬化的原因 195 16.2.1 企業采用服務器虛擬化的原因 195 16.2.2 抽象硬件資產 196 16.3 服務器虛擬化與混合云 196 16.4 管理虛擬化 199 16.4.1 處理基礎問題 200 16.4.2 管理混合云環境中的虛擬化 200 第17章 使用服務水平協議 204 17.1 定義服務水平協議 204 17.1.1 防火墻內的SLA 205 17.1.2 云SLA 205 17.1.3 SLA是一張紙嗎 206 17.2 跟蹤各個部分 207 17.3 創建混合云SLA 207 17.4 創建混合云管理SLA儀表板 208 第18章 在混合云中的標準 211 18.1 標準的演變 212 18.2 云計算相關標準的分類 213 18.2.1 互操作性 214 18.2.2 可移植性 215 18.2.3 安全性 216 18.3 圍繞標準形成聲勢的組織 217 18.3.1 云安全聯盟 217 18.3.2 分布式管理任務組(Distributed Management Task Force,DMTF) 218 18.3.3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 219 18.3.4 云標準客戶委員會(Cloud Standards Customer Council,CSCC) 219 18.3.5 開放云聯盟(Open Cloud Consortium,OCC) 219 18.3.6 公開組(The Open Group) 220 18.3.7 開放網格論壇(The Open Grid Forum,OGF) 220 18.3.8 網絡存儲行業協會(SNIA) 220 18.3.9 垂直小組 221 18.4 標準對混合云的影響 221 第六部分 為混合云之旅做好準備 第19章 規劃混合云戰略 224 19.1 確定出發點 224 19.1.1 第一階段:評估當前的IT戰略 225 19.1.2 第二階段:暢想未來 225 19.1.3 第三階段:探索可能性 226 19.1.4 第四階段:創建混合云戰略規劃 226 19.1.5 第五階段:實施計劃 226 19.1.6 戰略規劃階段:概覽 227 19.2 將計劃的重點放在為有關各方提供服務上 227 19.2.1 云服務用戶服務 228 19.2.2 全面的云服務提供商的服務 228 19.2.3 云服務創建服務 228 19.3 支持成功的客戶體驗 228 19.3.1 支持創新 228 19.3.2 定義最佳用戶體驗 229 19.3.3 優化工作負載 229 19.4 支持動態生命周期 229 19.5 抽象云的復雜性 230 19.6 平衡成本與效益 230 19.6.1 定義云服務的目的 230 19.6.2 采取整體方法 231 第20章 管理混合云中的數據存儲 232 20.1 了解云存儲基礎 232 20.1.1 云存儲訪問協議 233 20.1.2 云存儲交付選項 235 20.1.3 云存儲功能 235 20.1.4 云存儲的好處 236 20.2 對混合云存儲的考慮 237 20.3 評估混合云對支持不斷變化的網絡需求的影響 239 20.3.1 數據量 239 20.3.2 網絡速度 239 20.4 規劃混合云資源,支持發展和改變 240 20.4.1 了解數據 240 20.4.2 制定發展戰略 240 20.4.3 選擇提供商 241 第七部分 “關于云的十個方面” 第21章 (超過)十個混合云資源 244 21.1 Hurwitz&Associates 244 21.2 標準化組織 244 21.2.1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 245 21.2.2 OASIS 245 21.3 聯合會和理事會 245 21.3.1 云標準用戶委員會 245 21.3.2 云計算標準維基百科 245 21.4 公開組 245 21.5 開源產品 246 21.5.1 Linux基金會 246 21.5.2 Eclipse基金會 246 21.5.3 開放云計算接口 246 21.5.4 開放云計算宣言 246 21.5.5 OpenStack 247 21.6 云安全聯盟 247 21.7 云存儲計劃 247 21.8 提供商網站 247 21.9 云集會 247 21.9.1 云夏令營(CloudCamps) 248 21.9.2 云計算會議 248 21.10 歐洲公開論壇 248 21.11 CIO.gov 248 21.12 開放數據中心聯盟 248 第22章 十個混合云最佳實踐 249 22.1 從業務目標開始 249 22.2 創建包含IT和企業領袖的任務小組 249 22.3 理解業務流程作為混合云的基礎 250 22.4 思考面向服務 250 22.5 思考服務管理 250 22.6 計劃管理多個端點 250 22.7 謹慎選擇合作伙伴 251 22.8 基于治理和安全規劃戰略 251 22.9 了解出發點 252 22.10 注重細節 252 第23章 混合云的十個該做和不該做 253 23.1 規劃數據和服務的一致性 253 23.2 決定哪些云服務可以在公共云中管理 254 23.3 確保有服務管理計劃 254 23.4 規劃數據的可移植性 254 23.5 執行整體的混合云計劃 254 23.6 不要依賴單一的提供商 255 23.7 不要過度購買軟件許可 255 23.8 不要忽略管理基礎設施的需要 255 23.9 不要脫離數據中心 255 23.10 不要忽視服務水平協議 256 23.11 向前走,不要回頭看 256 術語表 257 云計算已經變得無處不在,《達人迷:混合云計算》主要講解以下內容:從技術和商業兩個角度解釋了混合云的基本概念;構成混合云計算的不同模式;講解了混合云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它如何支持業務目標?建立統一的混合云環境章節介紹了,創建一個計算環境,將數據中心的組成部分與公共云和私有云服務放在一起的原理;混合云的價值體現部分講解了,如何操作這些服務,這部分幫助你了解需要如何使這個新的構架有效運行;混合云之旅這部分幫助讀者思考,開啟你的混合云之旅需要做什么,它需要大量的規劃,不僅是你正在考慮的那些服務,而且是你應用面向服務和服務管理完成整個系統的方式。
《達人迷:混合云計算》適合從事云計算的程序員閱讀,也適合開發和提供云服務的企業使用,還可以作為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用書和培訓學校的教學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