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FLUENT流體分析與工程實例( 簡體 字) | |
作者:段中喆 | 類別:1. -> 工程繪圖與工程計算 -> ANSYS 2. -> 工程繪圖與工程計算 -> Fluent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3dWoo書號: 42607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有庫存 NT售價: 325 元 |
出版日:10/1/2015 | |
頁數:452 | |
光碟數:1 (含視頻教學) | |
站長推薦: | |
印刷:黑白印刷 | 語系: ( 簡體 字 ) |
ISBN:9787121271021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繁體書的下載亦請直接連絡出版社) | |
目 錄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與ANSYS FLUENT操作 第1章 計算流體力學(CFD)概述 1 1.1 流體力學基礎知識 1 1.2 計算流體動力學的主要方法 2 1.3 計算流體動力學問題的解決過程 3 1.4 計算流體動力學商業軟件介紹 4 1.4.1 前處理軟件 4 1.4.2 求解器 7 1.4.3 后處理 13 1.5 本章小結 15 第2章 網格基礎與基本操作 16 2.1 CFD網格前處理 16 2.1.1 劃分網格的目的 16 2.1.2 網格劃分的幾何要素 16 2.1.3 網格形狀及拓撲結構 17 2.1.4 結構與非結構網格 19 2.1.5 壁面和近壁區網格處理原則 21 2.1.6 網格質量評價標準 23 2.1.7 選擇合適的網格 23 2.2 Pointwise結構網格的劃分 24 2.2.1 Pointwise界面 24 2.2.2 Pointwise基本操作 25 2.2.3 Pointwise幾何處理 26 2.2.4 Pointwise劃分網格 29 2.2.5 Pointwise指定邊界和區域類型 32 2.2.6 網格質量管理及輸出 33 2.3 ICEM CFD非結構網格的劃分 33 2.3.1 ICEM 基礎及界面 34 2.3.2 ICEM 幾何操作 35 2.3.3 ICEM劃分非結構網格 44 2.3.4 ICEM輸出設置 49 2.3.5 網格質量檢查及輸出 50 2.4 本章小結 51 第3章 FLUENT基礎與基本界面 52 3.1 ANSYS FLUENT的安裝 53 3.2 ANSYS FLUENT的用戶界面 55 3.2.1 ANSYS FLUENT啟動界面 55 3.2.2 ANSYS FLUENT啟動界面的操作界面 57 3.3 ANSYS FLUENT的文件操作 59 3.4 ANSYS FLUENT的操作流程簡介 62 3.4.1 啟動FLUENT 63 3.4.2 讀取網格并檢查 63 3.4.3 計算域尺寸設置 66 3.4.4 網格光順化處理 67 3.4.5 求解器基本設置 67 3.4.6 模型設置 68 3.4.7 物性參數設置 70 3.4.8 邊界條件參數設置 71 3.4.9 求解方法設置 77 3.4.10 求解控制參數設置 78 3.4.11 求解監控設置 79 3.4.12 初始化 84 3.4.13 求解計算設置 84 3.4.14 后處理 86 3.5 本章小結 89 第4章 ANSYS FLUENT邊界條件 90 4.1 進口邊界條件 90 4.1.1 壓力入口邊界條件(Pressure Inlet) 90 4.1.2 速度入口邊界條件(Velocity Inlet) 92 4.1.3 質量入口邊界條件(Mass Flow Inlet) 93 4.1.4 進氣口邊界條件(Inlet Vent) 95 4.1.5 進氣扇邊界條件(Intake Fan) 96 4.1.6 壓力遠場邊界條件(Pressure Far Field) 97 4.2 出口邊界條件 99 4.2.1 壓力出口邊界條件(Pressure Outlet) 99 4.2.2 質量出口邊界條件(Outflow) 101 4.2.3 通風口邊界條件(Outlet Vent) 102 4.2.4 排風扇邊界條件(Exhaust Fan) 104 4.3 其他重要邊界條件 105 4.3.1 壁面邊界條件(Wall) 105 4.3.2 對稱邊界條件(Symmetry) 110 4.3.3 風扇邊界條件(Fan) 111 4.3.4 熱交換器邊界條件(Radiator) 114 4.4 體積區域條件(Cell Zone Conditions) 116 4.4.1 流體區域(Fluid) 116 4.4.2 固體區域(Solid) 118 4.4.3 多孔介質區域(Porous Zone) 119 4.5 本章小結 125 第5章 ANSYS FLUENT湍流模型 126 5.1 湍流模型概述 126 5.1.1 選擇湍流模型 126 5.1.2 CPU時間和解決方案 128 5.2 S-A模型 128 5.3 k-e模型 131 5.3.1 標準 k-e 模型 132 5.3.2 RNG k-e 模型 135 5.3.3 Realizable k-e模型 138 5.4 k-ω模型 140 5.4.1 標準k-ω模型 141 5.5 雷諾應力模型 147 5.6 湍流選項 151 5.7 定義湍流邊界條件 153 5.8 湍流流動模擬的求解策略 154 5.9 湍流流動的后處理 155 5.10 本章小節 156 第6章 ANSYS FLUENT的多種模型 157 6.1 傳熱模型 157 6.1.1 導熱與對流換熱 157 6.1.2 輻射傳熱 162 6.1.3 周期性傳熱問題 177 6.1.4 浮力驅動流動 179 6.2 化學反應及燃燒模型 182 6.2.1 燃燒模型的選擇 182 6.2.2 通用有限速度模型 183 6.2.3 非預混燃燒模型 192 6.2.4 預混燃燒模型 198 6.2.5 部分預混燃燒模型 203 6.2.6 組分概率密度輸運燃燒模型 206 6.3 污染物模型 207 6.3.1 NOx 模型 207 6.3.2 煙模型 209 6.4 離散相模型 210 6.4.1 離散相模型的限制 211 6.4.2 離散相粒子分類 211 6.4.3 粒子與湍流的相互作用 211 6.4.4 引射類型 211 6.4.5 離散相模型設置 213 6.5 多相流模型 214 6.5.1 三種方法的限制條件 215 6.5.2 問題解決過程 215 6.5.3 VOF模型 216 6.5.4 混合物模型 216 6.5.5 歐拉模型 217 6.5.6 三種方法求解策略 217 6.6 凝固與熔化模型 218 6.7 氣動噪聲模型 219 6.8 本章小節 221 第二部分 模擬實例 第7章 二維模型FLUENT數值模擬實例 223 7.1 翼型繞流可壓縮流動模擬 223 7.1.1 基本方法 223 7.1.2 問題描述 223 7.1.3 計算設置 224 7.1.4 后處理 231 7.1.5 小結 233 7.2 水中溫度的傳遞-周期性邊界和熱傳遞 234 7.2.1 基本方法 234 7.2.2 問題描述 234 7.2.3 計算設置 235 7.2.4 后處理 241 7.2.5 小結 243 7.3 腔體內熱輻射產生的自然對流模擬 243 7.3.1 基本方法 243 7.3.2 問題描述 244 7.3.3 計算設置 244 7.3.4 后處理 252 7.3.5 小結 255 7.4 離心式鼓風機模擬-旋轉流體區域 256 7.4.1 基本方法 256 7.4.2 問題描述 256 7.4.3 計算設置 256 7.4.4 后處理 263 7.4.5 小結 265 7.5 氣體燃燒模擬-組分輸運模型 265 7.5.1 基本方法 265 7.5.2 問題描述 265 7.5.3 計算設置 266 7.5.4 后處理 274 7.5.5 小結 276 7.6 水管的非定常射流-VOF模型 277 7.6.1 基本方法 277 7.6.2 問題描述 277 7.6.3 計算設置 277 7.6.4 后處理 286 7.6.5 小結 289 7.7 高速水流的槽道運動——混合多相流空化模型 289 7.7.1 基本方法 289 7.7.2 問題描述 289 7.7.3 計算設置 289 7.7.4 后處理 298 7.7.5 小結 299 7.8 T型管流動-歐拉多相流模型 299 7.8.1 基本方法 299 7.8.2 問題描述 299 7.8.3 計算設置 300 7.8.4 后處理 308 7.8.5 小結 310 7.9 液態金屬凝固-凝固與熔化模型 311 7.9.1 基本方法 311 7.9.2 問題描述 311 7.9.3 計算設置 312 7.9.4 后處理 320 7.9.5 小結 324 7.10 漸縮漸擴管的非定常模擬-UDF使用 324 7.10.1 基本方法 324 7.10.2 問題描述 324 7.10.3 計算設置 325 7.10.4 后處理 333 7.10.5 小結 334 7.11 閥門的運動-動網格使用 334 7.11.1 基本方法 334 7.11.2 問題描述 335 7.11.3 計算設置 335 7.11.4 后處理 344 7.12 本章小節 348 第8章 三維模型FLUENT數值模擬實例 349 8.1 冷熱水在管路中的混合流動模型 349 8.1.1 基本方法 349 8.1.2 問題描述 349 8.1.3 計算設置 349 8.1.4 后處理 357 8.1.5 小結 361 8.2 方管內射流對主流的影響 361 8.2.1 基本方法 361 8.2.2 問題描述 361 8.2.3 計算設置 362 8.2.4 后處理 370 8.2.5 小結 374 8.3 觸媒轉化器流動模擬-多孔介質模型 374 8.3.1 基本方法 374 8.3.2 問題描述 375 8.3.3 計算設置 375 8.3.4 后處理 383 8.3.5 小結 386 8.4 旋轉機械流動模擬1-混合面模型 386 8.4.1 基本方法 386 8.4.2 問題描述 387 8.4.3 計算設置 387 8.4.4 后處理 396 8.4.5 小結 397 8.5 旋轉機械流動模擬2-滑移網格 398 8.5.1 基本方法 398 8.5.2 問題描述 398 8.5.3 計算設置 399 8.5.4 后處理 408 8.5.5 小結 410 8.6 表面沉積法生成砷化鎵-表面化學反應 410 8.6.1 基本方法 410 8.6.2 問題描述 411 8.6.3 計算設置 411 8.6.4 后處理 422 8.6.5 小結 424 8.7 噴氣霧化器模擬-離散相模型 424 8.7.1 基本方法 424 8.7.2 問題描述 424 8.7.3 計算設置 425 8.7.4 后處理 437 8.8 本章小節 439 (配視頻教程)(含DVD光盤1張)本書詳細介紹了ANSYS FLUENT軟件的基礎理論、操作方法和模擬實例,簡單介紹了Pointwise軟件和ICEM CFD軟件的使用方法。 全書共8章。第1章介紹流體力學的基礎知識、CFD發展簡史,以及幾種主流的CFD前處理、求解器和后處理軟件;第2章介紹采用Pointwise劃分結構網格和采用ICEM劃分非結構網格;第3章講解ANSYS FLUENT的安裝與基本操作,以冷熱水換熱模型算例進行ANSYS FLUENT流程介紹;第4章講解ANSYS FLUENT的各種邊界條件意義及設置方法;第5章講解ANSYS FLUENT的湍流模型設置方法及各項參數的意義;第6章對FLUENT中的傳熱模型、燃燒模型、污染物模型、離散相模型、多相流模型、凝固與熔化模型及氣動噪聲模型的理論和設置方法進行講解和說明;第7章對工程中二維流體力學問題給出了11個常用的模型算例;第8章對工程中三維流體力學問題給出了7個算例。
ANSYS FLUENT是一款世界上流行的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軟件,通過使用FLUENT求解流動方程,可以求解流動、傳熱、燃燒、相變等多種物理現象,計算結果可以顯示流場中各項參數的詳細信息。相對實驗而言,CFD技術具有更好的時間經濟性,同時可以大大節約成本。CFD技術在現代流體力學領域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工程中為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CFD技術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在未來,CFD技術必的應用定會越來越廣泛,而FLUENT軟件作為CFD技術的主要軟件,未來必定令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全書共8章,分為兩個部分。第1~6章為第一部分,主要介紹計算流體力學基礎知識與ANSYS FLUENT的操作;第7~8章為第二部分,主要介紹ANSYS FLUENT工程實例應用。第1章主要介紹流體力學的基礎知識,CFD發展簡史以及幾種主流的CFD前處理,求解器和后處理軟件;第2章著重介紹采用Pointwise劃分結構網格和采用ICEM劃分非結構網格;第3章主要講解ANSYS FLUENT的安裝與基本操作,以冷熱水換熱模型算例進行ANSYS FLUENT流程介紹;第4章主要講解ANSYS FLUENT的各種邊界條件意義及設置方法;第5章主要講解ANSYS FLUENT的湍流模型設置方法及各項參數的意義;第6章對FLUENT中的傳熱模型、燃燒模型、污染物模型、離散相模型、多相流模型、凝固與熔化模型及氣動噪聲模型的理論和設置方法進行了講解和說明;第7章主要對工程中一些二維流體力學問題給出了11個常用的模型算例;第8章主要對工程中一些三維流體力學問題給出了7個算例。第7、8章所有算例涉及可壓縮流動、傳熱模型、周期性邊界條件、自然對流換熱、氣體燃燒、VOF模型、空化模型、混合多相流模型、歐拉多相流模型、凝固與熔化模型、UDF的使用、動網格模型等多個工程中常用的模型。
本書理論講解翔實,論述細致,介紹直觀,由淺入深,算例豐富。書中主要內容依據ANSYS FLUENT的官方使用手冊。本書偏向實際工程中的使用方法較多,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涉及航空航天、船舶、汽車、機械、水利、能源、生物、石油、化工、冶金、建筑、材料等眾多領域,是一本非常實用的FLUENT操作參考書。
本書可以作為研究生和本科生流體力學的學習資料或教材,也可以作為上述各種工程應用領域中的科研人員、特別是從事CFD開發的人員參考。
本書主要由段中喆編寫,高克臻、張云霞、王東、王龍、張銀芳、周新國、陳作聰、聶陽、沈毅、蔡娜、張華杰、彭一明、張秀梅、李爽等也參與了部分編寫工作。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多位老師和研究生的幫助,以及中國航空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本書的編寫也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關心支持,萬分感謝!
編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