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II:走向賽托邦( 簡體 字) | |
作者:高奇琦 | 類別:1. -> 程式設計 -> 人工智慧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3dWoo書號: 51614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有庫存 NT售價: 295 元 |
出版日:6/1/2019 | |
頁數:244 | |
光碟數:0 | |
站長推薦: | |
印刷:黑白印刷 | 語系: ( 簡體 字 ) |
ISBN:9787121363481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繁體書的下載亦請直接連絡出版社) | |
第一章 新單極時刻:美國在人工智能時代 1
美國歷史上的單極時刻 3 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超級權力 6 其他發達國家的狀況 9 美國為何能形成如此強大優勢 12 結語:人工智能新賽道的國際格局 14 第二章 向死而生與末世論:西方悲觀論及其批判 17 馬斯克悖謬:悲觀未來與強力推動的自相矛盾 19 末世論與彌賽亞:悲觀論的基督教之源 23 挑戰神的領域:悲觀論的精神負擔 28 向死而生:人工智能的新歷史 31 結語:西方人工智能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37 第三章 就業失重和社會撕裂:西方超人文化及其批判 39 彌散在美國人工智能發展中的超人文化 41 為什么超人文化是危險的 44 就業失重與憤怒的失業者 51 社會分裂:超人文化與失業者利益之間的緊張 57 結語:超人文化是人工智能離心機的加速器 62 第四章 人機合智:機器智能和人類智能的未來相處之道 63 天人合一:謹慎樂觀論的文化之源 65 人工智能:群卒效應與解釋黑箱 71 人類智能:情境通用與模糊記憶 76 合智:人與機器的相互尊重 80 結語:讓人類的歸人類、機器的歸機器 83 第五章 眾智成城:用人本文化保障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安全 85 人工智能的新時代意義 87 中國的人本文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之源 91 眾智成城:人本文化的實質 98 明確目標與社會掌控:人本文化的國內向心機制 102 技術分享與心系弱國:人本文化的國際向心機制 105 結語:作為一種向心文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110 第六章 逆轉邊緣化:發展中國家與中國 113 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邊緣化風險 115 中國在人工智能世界格局中的特殊位置 118 中國目前人工智能發展的狀況及優勢 121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中國情懷 125 逆轉永久邊緣化與中國使命 129 結語:中國主張與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131 第七章 從智慧城市到智能城市 133 智慧城市的優勢與不足 135 智能城市的構成要件 138 智能城市的治理價值 144 智能城市在未來的風險 149 結語:智能城市的良善價值 152 第八章 從智能科學到智能社會科學 155 人工智能研究目前涉及的學科分布 158 發展規劃中的智能科學 160 智能社會科學的極端重要性 164 智能社會科學的學科構成 167 如何推進智能社會科學的構建 170 結語:智能社會科學的學科化發展之路 174 第九章 人工智能發展的治理科學支持 177 管理科學的特征及其工業化背景 179 治理科學: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學科要求 183 治理科學的學科組成與學科邊界 187 推動治理科學學科構建的路線圖 190 結語:人工智能時代呼喚治理科學新發展 193 第十章 人工智能時代的世界主義與中國 195 世界主義的源流與實質 197 西方世界主義的基督教本質及其限度 200 世界主義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203 智人的終結:奇點臨近與后人類世界 207 開放世界主義:從中國傳統出發的新觀念 210 結語:社群世界主義之上的和諧共生 214 第十一章 從賽維坦到賽托邦——中國能否成為新時代的理想國 217 人工智能:一場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深刻革命 219 深度學習的解釋黑箱與知識圖譜的未來打開方式 221 發展中國家的代表與全球人工智能秩序的變革 223 結語:賽托邦的原則和制度 226 后 記 229 本書所思考的核心問題是根據中國以及國際上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和潛力,思考人工智能時代中國所處的位置。目前,美國是人工智能領域的超級霸主。與美國相比,其他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還有較大差距,處于第二梯隊。由于擁有活躍的龐大市場和扎實的科研基礎,中國處于相對較好的位置,未來有躋身第一梯隊的絕對潛質。同時,由于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形成了兩種主導性的文化:一種是宣揚技術導致世界末日的悲觀態度;另一種是宣揚極少數技術精英控制世界的"技術超人論”。這兩種文化使得美國在人工智能時代缺乏引領世界的文化基礎,而中國文化的多元統一和和諧共存為人類思考人工智能的未來提供了中國方案。同時,由于在人工智能時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智能鴻溝會進一步拉大,因而中國恰恰成為發展中國家為數不多的希望。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具有發展人工智能的道義立場和歷史使命。從具體戰略上來說,中國可以通過生態構建(芯片、平臺、開發者和用戶),創新教育以及三大互動(大小企業互動、軍民互動和產研互動)來系統地實現人工智能的整體發展。同時,跨智、眾智、合智以及善智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價值目標,從而幫助人工智能在人類正常的軌道上行使。
社會科學為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最重要的戰略性技術。世界各國都把發展人工智能作為提升國家實力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關鍵,而人工智能已成為國家間競爭的重要領域。 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的基礎良好:海量數據資源、巨大的應用需求,以及開放的市場環境,都使得我國的人工智能有非常好的發展環境和獨特優勢。當今在國際科技論文的發表量和發明專利的授權量上,我國已經居于世界前列;在部分領域如語音識別、視覺識別等技術上,我國已經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一大批龍頭骨干企業正快速成長,得到了國際上廣泛的關注和認可。我們深信: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交錯的時代,人工智能一定能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開燦爛之花、結豐碩之果! 然而,我國人工智能的整體水平與美國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在核心算法、基礎理論、關鍵設備、高端芯片、基礎材料等方面還存在不足,這就需要我們在人工智能的整體發展上構建開放協同的科技創新體系,布局前瞻性的基礎理論研究,推動人工智能與神經科學、認知科學、量子科學、數學等基礎學科的交叉融合, 不僅如此,我們還應該在國民經濟各領域,特別是高端制造、交通、能源、醫療、教育等領域推廣應用人工智能,并且在應用實踐中發展人工智能。 特別要強調的是,人工智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顛覆性技術,它的發展已經產生或將產生一系列影響社會安全、倫理、隱私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僅要與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相互滲透,而且要跟諸如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法學等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進行交叉。奇琦教授在《人工智能Ⅱ:走向賽托邦》這本著作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討論,思路清晰、觀點鮮明、頗有創意、甚受教益! 本著作還進一步提出智能社會科學的概念,指出未來的人工智能一級學科不僅需要包括智能科學與工程,還應該包括智能社會科學;在人才培養上,要形成“智能+”的復合專業培養模式。“智能+”不僅要重視人工智能與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生物學的交叉融合,還要強調人工智能與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社會科學各領域的交叉融合。奇琦教授在“智能+政治學”和“智能+公共管理”等領域已經做了一些前瞻性的工作,這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勵。 未來人工智能會進入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在未來的大空間中,不僅與人工智能復合的理科和工科大有作為,而且與人工智能復合的社會科學各領域同樣有廣闊天地。人工智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是全面且突破性的。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社會科學學者來參與研發,為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前校長、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名譽董事長 社科學者要勇闖智能交叉領域的“無人區” 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超級計算和腦科學等新興技術從整體上推動了近年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對經濟和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諸多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人工智能技術也將成為新一輪全球科技發展主動權競爭的關鍵。 人工智能是一種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高度融合的顛覆性技術。一方面,相關主體和部門要推動人工智能的產品應用和產業培育;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因此處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業等方面引申出的新課題就變得至關重要。高奇琦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從智能科學到智能社會科學”是一個非常好的觀點。我們不僅要重視智能科學和工程的建設,將人工智能的關鍵核心技術作為主攻方向,支持科學家們勇闖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的無人區,還應該鼓勵社會科學的學者,研究人工智能在人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的深度運用,從而創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創新智能服務體系和智能經濟業態。 人工智能本身具有多學科綜合和高度復雜的特征。要充分認識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巨大沖擊,同時需要跨學科的思維來整體思考這一問題。奇琦教授的《人工智能:馴服賽維坦》就是一本非常好的創新性著作,而《人工智能Ⅱ:走向賽托邦》則是他思考的進一步升華。在這本書中,奇琦教授討論了中美在人工智能發展文化上的差異,并對西方的悲觀論和中國的謹慎樂觀論進行了比較。另外,奇琦教授還將人工智能與治理科學的關系、人工智能與世界主義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開放性討論,這些都是一些重要的理論嘗試。 總之,在這些人工智能與社會科學交叉的新領域,我們同樣需要更多像奇琦教授這樣的社科學者勇闖“無人區”。 褚君浩 中國科學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