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woo大學簡體電腦書店
人工智能學院本碩博培養體系
( 簡體 字)
作者:焦李成、李陽陽、侯彪、石光明類別:1. -> 程式設計 -> 人工智慧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人工智能學院本碩博培養體系 3dWoo書號: 51890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有庫存
NT售價: 445
出版日:9/1/2019
頁數:270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字 )
ISBN:9787302537212 加入購物車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繁體書的下載亦請直接連絡出版社)
第1章本科生培養 5
1.1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方案 5
1.1.1培養目標 5
1.1.2畢業要求 6
1.1.3學制與學位 9
1.1.4專業特色課程 9
1.1.5教學進程計劃表 11
1.2人工智能專業培養方案 17
1.2.1培養目標 17
1.2.2畢業要求 18
1.2.3學制與學位 21
1.2.4專業特色課程 21
1.2.5教學進程計劃表 24
1.3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全英專業 31
1.3.1培養定位 31
1.3.2培養模式 32
1.3.3培養方案 32
1.3.4培養課程 33
1.3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PatternRecognitionFull-EnglishTeachingMajor 41
1.4通電計相關專業全英文授課本科留學生培養方案 62
1.4.1培養模式與目標 62
1.4.2基本要求 62
1.4.3學分要求 62
1.4.4學制與學位 62
1.4.5教學進程計劃表 63
1.4TrainingSchemeforForeignUndergraduateStudentsMajoringinCommunication,ElectronicInformationandComputer 66
1.5特色課程培養大綱 73
1.5.1人工智能簡史 73
1.5.2Python編程和人工智能平臺學習 77
1.5.3人工智能概論 82
1.5.4最優化理論與方法 88
1.5.5算法設計與分析(雙語) 93
1.5.5SyllabusforAlgorithmDesignandAnalysis 99
1.5.6計算智能導論 107
1.5.7智能系統專業實驗 111
1.5.8模式識別 117
1.5.9機器學習(雙語) 123
1.5.9SyllabusforMachineLearning 130
1.5.10智能數據挖掘 140
1.5.11圖像理解與計算機視覺 145
1.5.12計算機視覺及其應用(雙語) 152
1.5.12SyllabusforComputerVisionanditsApplications 158
第2章研究生培養 168
2.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碩/博/直博培養方案 168
2.1.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168
2.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178
2.1.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直博生培養方案 187
2.2電子信息類別人工智能領域專業學位培養方案 197
2.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圖靈科學實驗班實施方案(試行) 204
2.4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專業全英文授課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205
2.4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PatternRecognitionMajorFull-EnglishTeachingPostgraduateTrainingProgram 207
2.5通電計相關專業碩/博留學生培養方案 210
2.5.1通電計相關專業全英文授課碩士留學生培養方案 210
2.5.1TrainingSchemeforForeignMastersDegreeStudentsMajoringinCommunication,ElectronicInformationandComputer 213
2.5.2通電計相關專業全英文授課博士留學生培養方案 218
2.5.2TrainingSchemeforForeignDoctorsDegreeStudentsMajoringinCommunication,ElectronicInformationandComputer -221-
2.6特色課程培養大綱 -225-
2.6.1人工智能 -225-
2.6.2神經網絡基礎與應用 -227-
2.6.3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理論 -232-
2.6.3PostgraduateCurriculumSyllabusforMachineLearningandDeepLearning -236-
2.6.4認知計算(全英) -243-
2.6.4PostgraduateCurriculumSyllabusforCognitiveComputing -245-
2.6.5非線性表征學習與優化 -247-
2.6.6自然計算 -248-
2.6.7數據驅動優化學習研究生課程教學大綱 -252-
2.6.7PostgraduateCurriculumSyllabusforData-DrivenOptimizationandLearning -254-
2.6.8復雜網絡與多智能體系統 -255-
2.6.9SAR圖像處理與解譯 -257-
2.6.10隨機過程(全英) -259-
2.6.10PostgraduateCurriculumSyllabusforIntroductiontoStochasticProcesses -261-
2.6.11計算機視覺 -263-
2.6.11PostgraduateCurriculumSyllabusforComputerVision -265-
2.6.12高性能計算實驗 -268-
第3章平臺建設 -271-
第4章人才培養 -274-
第5章人工智能教育創新實驗室 -276-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面向國家重大戰略發展和國際前沿發展需求,深入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踐行“互聯網+”“一帶一路”和創新型國家建設、軍民融合發展等一系列國家戰略,著力打造人工智能領域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創新成果研發中心和高層次團隊培育平臺。本書匯總了學院十余年科教結合探索和實踐,采取“國際化+西電特色”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國際學術前沿+國家重大需求”科學研究+創新實踐協同育人和“高水平平臺+高層次人才”服務人才培養的具有西電特色的本碩博一體化育人體系,全面闡述學院的本碩博培養體系以及平臺建設和人才培養成效,梳理了相關的特色課程大綱。并將雙語教育和全英專業培養采用雙語論著,便于與國內外同行交流。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計算機類和信息類學科特別是人工智能專業以及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教學管理人員,教育研究人員以及國內外教育界相關人士參考。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至今剛好一年半,她是如此“新”,卻又“舊”有三十載,她承前啟后、開拓創新。
學院的建立基礎是2007年成立的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今年是實驗室走過的第十二個年頭,再往前回溯,在保錚院士與學校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西電于1990年成立了我國第一個交叉學科中心——神經網絡研究中心,2003年成立了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2005年西電獲準設立“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并于2008年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至今培養了2000余名本科生,同時也培養了2000余名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2006年我們獲批教育部“長江學者支持計劃”智能信息處理創新團隊及國家“111”計劃創新引智基地……實際上學院擁有著近三十年的科學研究積淀,以及人才培養經驗,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及人工智能方向的碩博培養也累積了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經驗,我們初步確立了“用產學合作、產教融合、科教協同、本碩博銜接與協同的新工科方式,呈階梯式、有針對性地完成學生‘會做、敢想、能創新’的培養”之育人基本理念,突出專業與學科建設的五條主線:面向國家國防重大需求,面向國際學術前沿,積極探索與構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融合的新模式;注重鏈式思維,構建“國際化+西電特色”的本碩博一體化培養體系;拓展載體建設,厚植產學研協同化人才培養基礎;突出研教融合,打造高精尖專業化科技創新團隊;拓展國際交流,營造互聯互通全球化人才培養氛圍,形成了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西電特色,所以說她是“舊”的。
西電是教育部第一個設立人工智能學院的高校,一直為建設成全國“人工智能+教育”的標桿大學而不懈努力。2017年,面對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機遇與挑戰,西電成立了部屬高校首個致力于人工智能領域高端人才培養、創新成果研發和高層次團隊培育的實體性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學院因為年輕而“新”,更因為建院重點即為“新”:學院著力打造創新成果研發中心,探索人工智能領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為我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塑造新型產業體系,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貢獻新智慧和新力量。自成立以來,學院面向國家重大戰略發展和國際前沿發展需求,深入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踐行“互聯網+”、“一帶一路”、創新型國家建設、軍民融合發展等一系列國家戰略。2019年,西電成為了獲得我國首批“人工智能新專業”建設資格的35所高校之一,同時擁有智能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兩個本科專業。學院積極探索 “人工智能+X”的現代教育服務體系,從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教育理念、國際交流等方面多管齊下,進一步建立及完善了本碩博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體系,制定了人工智能領域相關中、英專業培養方案, 2019年,學院設計并建設了我國第一個“4個A”、“3朵云”、“2主體”、“1模式”的人工智能教育創新實驗室,集教室與實驗室的物理空間構建、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空間構建、教育場景與教育過程的體驗空間構建為一體,以人工智能技術支撐智慧教學、賦能教育創新。
在此,我們將十余年科教結合的探索與實踐經驗編寫成書供大家學習交流,并期望得到大家的建議,因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教育沒有前例,我們與兄弟院校都在探索中共同前行,希望高校間能夠相互促進,共闖無人區,爭做領頭雁,同為中國的人工智能事業發揮力量。本書匯總了學院“國際化+西電特色”、“國際學術前沿+國家重大需求”、“科學研究+創新實踐協同育人”和“高水平平臺+高層次人才”的本、碩、博一體化培養體系構建,全面闡述了學院的育人理念、平臺建設以及人才培養成效,梳理了相關的特色課程大綱,并將雙語教育和全英專業培養采用雙語論著,便于與國內外同行交流。特別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盧先和社長、編輯王芳博士在本書出版過程中給予的幫助;感謝學校各職能部門的領導、同仁們長久以來的關懷和支持;感謝人工智能學院全體師生付出的辛勤勞動及努力;感謝兄弟院校的幫助和關心!
我們對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不會止步,本書的小結也僅僅是長路第一步,敬請各位同行專家不吝珠玉,與我們共同交流。
焦李成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019年5月
pag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