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服務器端網絡架構(第2版)( 簡體 字) | |
作者:[日]宮田寬士 | 類別:1. -> 網路與通信 -> 電腦網路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3dWoo書號: 56404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有庫存 NT售價: 500 元 |
出版日:3/1/2024 | |
頁數:417 | |
光碟數:0 | |
站長推薦: | |
印刷:黑白印刷 | 語系: ( 簡體 字 ) |
ISBN:9787115632043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繁體書的下載亦請直接連絡出版社) | |
第0章 本書的用法 1
0.1 網絡架構的流程 2 0.1.1 網絡架構分為六個階段 2 0.1.1.1 需求定義 2 0.1.1.2 基礎設計 2 0.1.1.3 詳細設計 2 0.1.1.4 架構 3 0.1.1.5 測試 3 0.1.1.6 運行 3 0.1.2 網絡架構的重點是基礎設計 4 0.1.2.1 物理設計 5 0.1.2.2 邏輯設計 6 0.1.2.3 安全設計與負載均衡設計 7 0.1.2.4 高可用性設計 8 0.1.2.5 管理設計 9 第1章 物理設計 11 1.1 物理層的技術 12 1.1.1 物理層里有多種規格 12 1.1.1.1 規格整理好后物理層就會水落石出 13 1.1.1.2 雙絞線電纜有兩大要素——類和傳輸距離 15 1.1.1.3 光纖光纜是用玻璃制成的 25 1.2 物理設計 31 1.2.1 服務器端有兩種結構類型 31 1.2.1.1 采用串聯式結構管理起來更方便 32 1.2.1.2 采用單路并聯式結構更容易擴展 33 1.2.2 選用設備時應參考考查項的最大值 36 1.2.2.1 應用程序不同吞吐率也就不同 37 1.2.2.2 新增連接數和并發連接數都要考慮 38 1.2.3 選擇穩定可靠的 OS版本 39 不懂就問是捷徑 39 1.2.4 根據實際配置和使用目的選擇線纜 40 1.2.4.1 遠距離傳輸選擇光纖光纜 40 1.2.4.2 追求寬頻帶和高可靠性時選擇光纖 41 1.2.4.3 通過大小分類決定使用哪種雙絞線電纜 42 1.2.4.4 預先決定好使用線纜的顏色 43 1.2.5 端口的物理設計出乎意料地重要 44 1.2.5.1 必須統一規劃連接到哪里 44 1.2.5.2 速率和雙工、Auto MDI/MDI-X 的設置也要統一規劃 44 1.2.6 巧妙地配置設備 45 1.2.6.1 將核心交換機和匯聚交換機置于中央部位 45 1.2.6.2 要考慮設備中空氣吸入和排出的方向 48 1.2.6.3 從兩套系統獲取電源 49 1.2.6.4 切莫超過最大承重 51 第2章 邏輯設計 53 2.1 數據鏈路層的技術 54 2.1.1 數據鏈路層是物理層的幫手 54 用以太網標準進行成幀處理 55 2.1.2 數據鏈路層的關鍵在于 L2交換機的運作 61 2.1.2.1 交換 MAC地址 62 2.1.2.2 通過 VLAN將廣播域分隔開 67 2.1.3 ARP 將邏輯和物理關聯到一起 74 2.1.3.1 ARP 通過IP地址查詢MAC地址 75 2.1.3.2 抓取 ARP包,觀察它的寫法 81 2.1.3.3 有幾個特殊的 ARP 82 2.2 網絡層的技術 85 2.2.1 網絡是由網絡層拼接起來的 85 2.2.1.1 添加 IP報頭,進行分組化處理 86 2.2.1.2 IP 地址由32位構成 91 2.2.2 將網段連接起來 99 2.2.2.1 利用 IP地址進行路由選擇 100 2.2.2.2 建立路由表 104 2.2.2.3 整理路由表 114 2.2.3 轉換 IP地址 118 2.2.3.1 轉換 IP地址 118 2.2.3.2 私網 IP地址 122 2.2.4 自動設置 IP地址的DHCP 123 2.2.4.1 DHCP 的消息部分中包含著諸多的信息 123 2.2.4.2 DHCP 的原理非常簡單 125 2.2.4.3 對 DHCP報文作中繼處理 126 2.2.5 用于故障排除的 ICMP 127 2.2.5.1 ICMP 的關鍵在于類型和代碼 127 2.2.5.2 常見的類型和代碼有四種組合 128 2.2.5.3 出現問題時先嘗試用 ping去排除故障 130 2.3 邏輯設計 132 2.3.1 整理出所需的 VLAN 132 2.3.1.1 實際所需的 VLAN會因為諸多因素而變化 132 2.3.1.2 規定 VLAN的ID 138 2.3.2 在考慮數量增減的基礎上分配 IP地址 140 2.3.2.1 IP 地址的估算數量應高于當前所需數量 140 2.3.2.2 按順序排列網段,使之更容易匯總 142 2.3.2.3 必須統一規定從何處開始分配 IP地址 145 2.3.3 路由選擇以簡為上 145 2.3.3.1 考慮在路由選擇中使用哪些協議 145 2.3.3.2 考慮采用哪種路由選擇方法 146 2.3.3.3 將路徑匯總以減少路徑數量 150 2.3.4 NAT 要按入站和出站分別考慮 152 2.3.4.1 NAT 是在系統邊界進行的 152 2.3.4.2 通過入站通信轉換地址 152 2.3.4.3 通過出站通信轉換地址 153 第3章 數據安全設計和負載均衡設計 155 3.1.1 通過端口號劃分服務器進程 156 3.1.1.1 傳輸層使用 TCP和UDP兩種協議 157 3.1.1.2 TCP 的工作原理比較復雜 164 3.1.1.3 MTU 和MSS的差異在于對象層不同 170 3.1.2 用防火墻守衛系統 173 3.1.2.1 基于連接進行控制 174 3.1.2.2 狀態檢測和包過濾之間的區別 177 3.1.2.3 防火墻在不斷進步 179 3.1.3 通過負載均衡器分散服務器的負荷 184 3.1.3.1 目的 NAT是服務器負載均衡技術的基礎 185 3.1.3.2 通過健康檢查監控服務器的狀態 189 3.1.3.3 熟練掌握可選功能 200 3.2 從會話層到應用層的技術 204 3.2.1 HTTP 支撐著互聯網 204 3.2.1.1 HTTP/1.0 和HTTP/1.1的TCP連接用法大相徑庭 204 3.2.1.2 HTTP 因請求和響應而得以成立 206 3.2.2 用 SSL保護數據 211 3.2.2.1 防止竊聽、篡改和冒充 212 3.2.2.2 通過 SSL可以給各種各樣的應用程序協議加密 215 3.2.2.3 SSL 使用混合加密方式進行加密 216 3.2.2.4 消息摘要是消息的概要 219 3.2.2.5 SSL 中執行著大量的處理 222 3.2.2.6 用客戶端證書對客戶端進行認證 230 3.2.3 用 FTP傳輸文件 233 3.2.3.1 主動模式使用特定的端口 234 3.2.3.2 被動模式改變使用的端口 236 3.2.3.3 FTP 就應該當作FTP去處理 239 3.2.4 用 DNS解析名稱 240 3.2.4.1 用 UDP進行名稱解析 241 3.2.4.2 用 TCP進行區域傳輸 242 3.3 數據安全設計與負載均衡設計 246 3.3.1 數據安全設計 246 3.3.1.1 整理出真正需要的通信 246 3.3.1.2 通過多級防御提高安全系數 250 3.3.1.3 默認啟動的服務應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251 3.3.2 負載均衡設計 251 3.3.2.1 要高效地均衡負載 252 3.3.2.2 啟用哪些可選功能 255 第4章 高可用性設計 257 4.1 冗余技術 258 4.1.1 物理層的冗余技術 258 4.1.1.1 將多條物理鏈路集結成一條邏輯鏈路 258 4.1.1.2 將多個物理網卡集結成一個邏輯網卡 263 4.1.1.3 將多臺物理設備集結成一臺邏輯設備 269 4.1.1.4 當上行鏈路中斷時,讓下行鏈路也隨之中斷 278 4.1.2 數據鏈路層的冗余技術 279 4.1.2.1 STP 的關鍵在于根網橋和阻塞端口 279 4.1.2.2 STP 有三種 286 4.1.2.3 同時啟用多項可選功能 289 4.1.2.4 利用 BPDU切斷橋接環路 290 4.1.3 網絡層的冗余技術 292 4.1.3.1 FHRP 292 4.1.3.2 利用路由協議確保通往上層設備的路徑 302 4.1.4 從傳輸層到應用層的冗余技術 304 4.1.4.1 防火墻的冗余技術 304 4.1.4.2 負載均衡器的冗余技術 310 4.2 高可用性設計 312 4.2.1 高可用性設計 312 4.2.1.1 串聯式結構 312 4.2.1.2 單路并聯式結構 316 4.2.2 理清通信流 320 4.2.2.1 串聯式結構 320 4.2.2.2 單路并聯式結構 332 第5章 管理設計 339 5.1 管理技術 340 5.1.1 用 NTP同步時間 340 NTP 的工作原理非常簡單 340 5.1.2 用 SNMP檢測故障 346 5.1.2.1 通過 SNMP管理器和SNMP代理交換信息 346 5.1.2.2 熟練掌握三種運作模式 347 5.1.2.3 限制源 IP地址 351 5.1.3 用 Syslog檢測故障 352 Syslog 的工作原理非常簡單 352 5.1.4 傳遞設備信息 355 5.1.4.1 CDP 355 5.1.4.2 LLDP 356 5.1.4.3 注意 CDP和LLDP的數據安全問題 357 5.2 管理設計 358 5.2.1 確定主機名 358 5.2.2 通過標簽管理連接 358 5.2.2.1 線纜標簽 358 5.2.2.2 本體標簽 359 5.2.3 設計密碼 359 5.2.4 管理設置信息 360 5.2.4.1 在備份設計中應定義時機、方式和保存地點 360 5.2.4.2 發生故障時執行恢復處理 361 《圖解服務器端網絡架構》以圖配文,詳細說明了服務器端網絡架構的基礎技術和設計要點。基礎設計是服務器端網絡架構很重要的一個階段。本書就立足于基礎設計的設計細分項目,詳細介紹各細分項目的相關技術和設計要點。全書共分為5章,分別講述進行物理設計、邏輯設計、安全設計和負載均衡設計、高可用性設計以及管理設計時所必需的技術和設計要點。
《圖解服務器端網絡架構》適合想要設計服務器端的網絡工程師、想要了解網絡的服務器工程師、負責服務器端運行和管理的現場管理人員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