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12/13 新書到! 10/8 新書到! 10/1 新書到! 9/24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NET平臺與C#面向對象程式設計

( 簡體 字)
作者:周羽明類別:1. -> 程式設計 -> .NET
譯者: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NET平臺與C#面向對象程式設計 3dWoo書號: 25514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不接受訂購

出版日:3/1/2010
頁數:432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不接受訂購
ISBN:9787121103360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軟件產業的未來是我們的
由于經濟危機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世界經濟處在一種不確定中。IT行業也不能獨善其身,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很多IT企業開始收縮產品線,裁減開發團隊規模以應對這場危機。然而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看到世界基礎軟件開發以及中國的外包產業卻逆風飛揚,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所謂“危機、危機、危中尋機”的態勢。
十年寒窗,等我們畢業走向社會以后,卻發現自己學到的知識與社會所有脫節。特別是計算機行業,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是在學校所學知識真的就沒有用么?不!這就像武俠小說,這十年我們已經練就了內功,但是卻不會一套拳法、劍法,怎么能闖蕩江湖。特別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數學和計算機基礎的學習,已經讓我們有了不淺的內功,只需要把這些內功發揮出來。所以,我們可能需要的就是一套武林最正派的外家功夫!
.NET技術叢書
微軟公司一直引領IT行業的發展,平臺占據市場絕大多數份額。而對于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從業人員來說,對微軟整體技術的把握與發展,也是大多數IT從業人員的必然選擇。“.NET技術叢書”將帶領我們從基礎開始進入微軟平臺開發領域,本套叢書包含:《.NET平臺與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NET平臺下Windows程序設計》、《.NET平臺下Web程序設計》。三本書分別面向基礎的語言與面向對象的思想,Windows 平臺與Web平臺。提供最實用的市場主流知識和技術實訓實驗,讓我們全面掌握微軟開發平臺的方方面面。本套叢書全部作者均來自一線開發人員,具有多年的實踐項目經驗,除封面署名作者外其他參與編寫人員有:張丹、許建平、朱益銘、沈寧、俞峰。
按照學習的順序和技術的難易程度,每一個知識點都配套詳細的實訓實驗,通過實訓實驗最快地學習所有技術的一招一式。除了知識點以外,詳細地講解了150多個實驗,手把手地帶領讀者從零開始,進入到.NET開發的各個方面的知識點。200多個基礎項目實驗的源碼,而當我們學習知識和實驗后,還有4個不同方向的中小型真實項目源碼供我們理解,掌握它們以后就可以達到勝任著名外企開發職位或一般企業初級項目經理職位的水準。到此,我們可以真正地下山,闖蕩江湖了!J
關于本書實驗部分的源碼
本書中所有涉及的實驗都有完整的代碼文件以及工程文件供讀者下載。
下載網站是:www.broadview.com.cn。
除此之外,我們還給讀者提供了4個晉級的項目源碼,分別針對不同的方向,涉及Windows窗體、Web、網絡通信、移動設備、游戲等。
希望讀者通過對這4個晉級項目的自學,能成長為一名微軟技術的高手。

項目名稱    項  目  簡  介
SMTP Client    SMTP郵件客戶端。通過此項目學習,讓學生掌握一般的Windows Form項目開發。包含技術有:.NET Framework Windows基本的控件使用,多線程編程,I/O流,網絡功能(mail),字體編碼及文件格式定義保存使用
Club Site Starter Kit    入門級的ASP.NET 2.0站點。通過學習,學生對網絡程序的開發有一定認識,對基本的數據庫連接、頁面與代碼邏輯的結構及服務器控件編程有一定掌握
Pocket Sudoku    趣味性的Windows Mobile游戲。通過學習,學生熟悉掌握一般Mobile程序開發流程,對Mobile設備上的圖形繪制、設備的使用、用戶界面及簡單的網絡功能有一定認識
RSS Reader    RSS閱讀器。通過此項目學習讓學生認識智能客戶端的要素和一般結構,學習掌握XML和RSS技術,進一步提高.NET開發技術。可以嘗試做RSS Reader的Web版本和Mobile版本

適用讀者
※如果你是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這套書能最快地把我們大學的知識與積累,轉換成為就業的資本和能力,讓我們最快地發揮出我們的積累,創造機會。
※如果你想進入計算機行業,這套書能讓我們最快地學到最實用的技術,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發展與工作機會,已及以后的方向。
未來是我們的!
內容簡介:

微軟公司一直引領IT行業的發展,NET平臺占據市場絕大多數份額。對微軟整體技術的把握與發展,也是大多數IT從業人員的必然選擇。
本書帶讀者全面學習掌握微軟.NET平臺、.NET平臺上最重要的語言C#、C#不同的版本之間的區別、面向對象的編程思想以及UML 的基礎知識。相信通過學習,您可以全面地掌握 .NET 平臺基礎知識和C#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
本書側重實用性,按照學習的順序和技術的難易程度,每一個知識點都配套詳細的實訓試驗,通過實訓試驗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掌握微軟平臺與技術。
目錄:

第1章 微軟.NET平臺介紹 1
1.1 .NET Framework概述 1
1.1.1 Microsoft .NET計劃1
1.1.2 .NET Framework 1
1.2 公共語言運行庫 2
1.3 .NET Framework類庫 4
1.3.1 .NET Framework類庫概述4
1.3.2 命名約定 5
1.3.3 重要命名空間說明 5
1.4 通用類型系統 9
1.4.1 值類型 9
1.4.2 引用類型 10
1.5 托管代碼的執行過程 10
1.6 托管模塊 13
1.7 元數據 13
1.8 程序集 14
1.8.1 單文件程序集 14
1.8.2 多文件程序集 15
1.8.3 程序集的功能 15
1.8.4 程序集解決DLL Hell問題 16
1.8.5 兩種程序集和兩種部署方式 16
1.9 應用程序域 17
1.9.1 應用程序域和程序集17
1.9.2 應用程序域和線程 17
1.9.3 編程應用程序域 17
1.10 內存管理 18
1.10.1 C++開發人員18
1.10.2 Visual Basic開發人員18
1.10.3 COM開發人員18
1.11 異常處理 19
1.12 代碼設計規范20
1.12.1 大小寫樣式20
1.12.2 標識符的大小寫規則21
1.13 命名規則 21
1.13.1 命名類、結構和接口的規則21
1.13.2 命名類成員的規則22
1.13.3 命名參數的規則 22
1.13.4 命名命名空間 22
1.13.5 命名資源 23
1.14 .NET Framework 3.5新特性 23
1.14.1 .NET Compact Framework 23
1.14.2 ASP.NET 23
1.14.3 Common Language Runtime 24
1.14.4 Threading 24
1.14.5 Networking 24
1.14.6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25
1.14.7 Windows Forms 26
第2章 微軟.NET平臺動手實驗27
2.1 實驗要求與實驗目標 27
2.1.1 實驗要求 27
2.1.2 實驗目標 27
2.2 實驗1:安裝Microsoft .NET FrameworkSDK 27
2.2.1 實驗目標 27
2.2.2 實驗步驟 28
2.3 實驗2 創建一個簡單的.NET應用程序30
2.3.1 實驗目標 30
2.3.2 實驗步驟 31
2.3.3 代碼分析 33
2.4 實驗3:值類型與引用類型36
2.4.1 實驗目標 36
2.4.2 實驗步驟 36
2.4.3 裝箱拆箱操作 38
2.4.4 轉換參考 39
2.5 實驗4:查看元數據 40
2.5.1 實驗目標 40
2.5.2 實驗步驟 41
2.6 實驗5:使用程序集編程 43
2.6.1 實驗目標 43
2.6.2 實驗步驟 43
2.7 實驗6:異常處理 46
2.7.1 實驗目標 46
2.7.2 實驗步驟 46
2.7.3 異常處理的最佳實踐 52
2.8 實驗7:使用.NET Framework工具 54
2.8.1 實驗目標 54
2.8.2 實驗步驟 Steps 54
2.9 實驗8:FxCop 55
2.9.1 實驗目標 55
2.9.2 實驗步驟 Steps 55
2.10 實驗9:使用Visual Studio 2005創建應用程序 58
2.10.1 實驗目標 58
2.10.2 實驗步驟 Steps 58
2.10.3 Visual Studio 2005 IDE 60
2.11 實驗10:控制程序集版本 62
2.11.1 實驗目標 62
2.11.2 實驗步驟 63
第3章 C#語言(2.0版本~3.5版本)68
3.1 第1個C#應用程序 68
3.1.1 Hello World 68
3.1.2 Main()和命令行參數 70
3.2 數據類型 70
3.2.1 基元類型 70
3.2.2 整數類型 71
3.2.3 布爾類型 71
3.2.4 實數類型 71
3.2.5 字符類型 72
3.2.6 Checked與Unchecked 72
3.2.7 值類型與引用類型 73
3.2.8 值類型的裝箱與拆箱 74
3.3 數組 75
3.3.1 作為對象的數組 75
3.3.2 一維數組 75
3.3.3 多維數組 76
3.3.4 交錯數組 77
3.3.5 對數組使用foreach 79
3.3.6 將數組作為參數傳遞 79
3.3.7 使用ref和out傳遞數組 79
3.4 結構及枚舉 80
3.4.1 使用結構 80
3.4.2 枚舉 82
3.5 變量和常量 82
3.5.1 變量 82
3.5.2 常量 84
3.6 類型轉換 84
3.6.1 隱式轉換 84
3.6.2 顯式類型轉換 85
3.7 操作符及表達式 87
3.7.1 操作符及表達式 87
3.7.2 算術操作符 88
3.7.3 賦值操作符和表達式 90
3.7.4 關系操作符和表達式 91
3.7.5 邏輯操作符和表達式 95
3.7.6 移位運算符 96
3.7.7 條件邏輯運算符 97
3.7.8 條件運算符 98
3.8 語句 98
3.8.1 選擇語句 98
3.8.2 迭代語句 99
3.8.3 跳轉語句 102
3.8.4 異常處理語句 105
3.9 類及其成員 107
3.9.1 類 107
3.9.2 成員 108
3.10 委托及事件 109
3.10.1 委托 109
3.10.2 使用委托 109
3.10.3 事件 112
3.10.4 使用事件 112
3.11 泛型 115
3.11.1 泛型類和泛型方法 115
3.11.2 泛型的優點 117
3.11.3 泛型類型參數 118
3.11.4 泛型類 119
3.11.5 泛型方法 121
3.12 迭代器 122
3.12.1 概述 122
3.12.2 使用 122
3.12.3 yield語句 124
3.13 異常及其處理 125
3.14 命名空間 125
3.15 迭代程序 127
3.16 迭代程序實現 131
3.17 遞歸迭代 131
3.18 局部類型 133
3.19 匿名方法 135
3.19.1 傳遞參數到匿名方法 136
3.19.2 實現 138
3.19.3 一般匿名方法 138
3.19.4 示例 139
3.20 委托推理 140
3.21 屬性和索引的可見性 141
3.22 靜態類 141
3.22 全局命名空間限定符 142
3.23 內聯警告 142
3.24 .NET 3.5平臺的新性能 143
3.24.1 隱式類型本地變量 143
3.24.2 為對象和集合初始值設定項 143
3.24.3 匿名類型 144
3.24.4 擴展方法 145
3.24.5 自動實現屬性 145
3.24.6 分部方法 146
第4章 C#語言實驗 147
4.1 實驗要求與實驗目標 147
4.1.1 實驗要求 147
4.1.2 實驗目標 147
4.2 命令行參數 147
4.2.1 實驗目標 147
4.2.2 實驗步驟 147
4.3 方法 149
4.3.1 實驗目標 149
4.3.2 實驗步驟 149
4.4 值和枚舉類型 151
4.4.1 實驗目標 151
4.4.2 實驗步驟 151
4.5 屬性 156
4.5.1 實驗目標 156
4.5.2 實驗步驟 156
4.6 屬性編程 164
4.6.1 實驗目標 164
4.6.2 實驗步驟 165
4.7 XML文檔注釋 169
4.7.1 實驗目標 169
4.7.2 實驗步驟 169
4.8 if-else語句 172
4.8.1 實驗目標 172
4.8.2 實驗步驟 172
4.9 switch語句 174
4.9.1 實驗目標 174
4.9.2 實驗步驟 174
4.10 循環語句 176
4.10.1 實驗目標 176
4.10.2 實驗步驟 176
4.11 變長參數 178
4.11.1 實驗目標 178
4.11.2 實驗步驟 178
4.12 數組 179
4.12.1 實驗目標 179
4.12.2 實驗步驟 179
4.13 結構 180
4.13.1 實驗目標 180
4.13.2 實驗步驟 180
4.14 C#語言與面向對象版本控制182
4.14.1 實驗目標 182
4.14.2 實驗步驟 182
4.15 自定義轉換 184
4.15.1 實驗目標 184
4.15.2 實驗步驟 184
4.16 抽象類 187
4.16.1 實驗目標 187
4.16.2 實驗步驟 187
4.17 const關鍵字 188
4.17.1 實驗目標 188
4.17.2 實驗步驟 188
4.18 readonly關鍵字 189
4.18.1 實驗目標 189
4.18.2 實驗步驟 190
4.19 靜態成員 191
4.19.1 實驗目標 191
4.19.2 實驗步驟 191
4.20 值傳遞與引用傳遞 192
4.20.1 實驗目標 192
4.20.2 實驗步驟 192
4.21 索引器 193
4.21.1 實驗目標 193
4.21.2 實驗步驟 193
4.22 ref關鍵字 197
4.22.1 實驗目標 197
4.22.2 實驗步驟 197
4.23 out關鍵字 198
4.23.1 實驗目標 198
4.23.2 實驗步驟 198
4.24 as運算符 199
4.24.1 實驗目標 199
4.24.2 實驗步驟 199
4.25 is運算符 200
4.25.1 實驗目標 200
4.25.2 實驗步驟 200
4.26 sizeof方法 201
2.26.1 實驗目標 201
2.26.2 實驗步驟 201
4.27 Array類 202
4.27.1 實驗目標 202
4.27.2 實驗步驟 202
4.28 ArrayList類 205
4.28.1 實驗目標 205
4.28.2 實驗步驟 205
4.29 分部類 206
4.29.1 實驗目標 206
4.29.2 實驗步驟 206
4.30 委托 209
4.30.1 實驗目標 209
4.30.2 實驗步驟 209
4.31 事件 213
4.31.1 實驗目標 213
4.31.2 實驗步驟 213
4.32 委托的使用 218
4.32.1 實驗目標 218
4.32.2 實驗步驟 218
4.33 事件 223
4.33.1 實驗目標 223
4.33.2 實驗步驟 223
4.34 索引器1 226
4.34.1 實驗目標 226
4.34.2 實驗步驟 226
4.35 索引器2 229
4.35.1 實驗目標 229
4.35.2 實驗步驟 229
4.36 線程 233
4.36.1 實驗目標 233
4.36.2 實驗步驟 233
4.37 線程池 235
4.37.1 實驗目標 235
4.37.2 實驗步驟 235
4.38 線程同步和交互 237
4.38.1 實驗目標 237
4.38.2 實驗步驟 237
4.39 非托管代碼 241
4.39.1 實驗目標 241
4.39.2 實驗步驟 241
4.40 代碼安全性控制 248
4.40.1 實驗目標 248
4.40.2 實驗步驟 248
4.41 類庫設計 255
4.41.1 實驗目標 255
4.41.2 實驗步驟 255
4.42 顯式接口實現 258
4.42.1 實驗目標 258
4.42.2 實驗步驟 258
4.43 自定義屬性類 260
4.43.1 實驗目標 260
4.43.2 實驗步驟 261
4.44 條件方法 264
4.44.1 實驗目標 264
4.44.2 實驗步驟 264
4.45 Console類增強 266
4.45.1 實驗目標 266
4.45.2 實驗步驟 266
4.46 抽象屬性 273
4.46.1 實驗目標 273
4.46.2 實驗步驟 273
4.47 實例構造函數 276
4.47.1 實驗目標 276
4.47.2 實驗步驟 276
4.48 靜態類與靜態類成員279
4.48.1 實驗目標 279
4.48.2 實驗步驟 279
4.49 反射:GetType 282
4.49.1 實驗目標 282
4.49.2 實驗步驟 282
4.50 反射:晚期綁定 283
4.50.1 實驗目標 283
4.50.2 實驗步驟 283
4.51 泛型入門 285
4.51.1 實驗目標 285
4.51.2 實驗步驟 285
4.52 泛型類庫 294
4.52.1 實驗目標 294
4.52.2 實驗步驟 294
4.53 泛型 304
4.53.1 實驗目標 304
4.53.2 實驗步驟 304
4.54 泛型與非泛型代碼的性能比較1 308
4.54.1 實驗目標 308
4.54.2 實驗步驟 309
4.55 泛型與非泛型代碼的性能比較2 317
4.55.1 實驗目標 317
4.55.2 實驗步驟 317
4.56 匿名委托1 320
4.56.1 實驗目標 320
4.56.2 實驗步驟 320
4.57 匿名委托2 323
4.57.1 實驗目標 323
4.57.2 實驗步驟 323
4.58 迭代器入門 325
4.58.1 實驗目標 325
4.58.2 實驗步驟 325
4.59 可空類型入門 328
4.59.1 實驗目標 328
4.59.2 實驗步驟 329
4.60 迭代器 329
4.60.1 實驗目標 329
4.60.2 實驗步驟 330
4.61 可空類型 333
4.61.1 實驗目標 333
4.61.2 實驗步驟 333
4.62 迭代器與Yield 336
4.62.1 實驗目標 336
4.62.2 實驗步驟 336
4.63 集合類 338
4.63.1 實驗目標 338
4.63.2 實驗步驟 338
第5章 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與UML 343
5.1 面向對象技術 343
5.1.1 面向對象的概念 343
5.1.2 面向對象分析 344
5.1.3 面向對象設計 344
5.1.4 面向對象編程 345
5.2 類及其成員 345
5.2.1 類 345
5.2.2 類成員 347
5.2.3 訪問修飾符 347
5.2.4 靜態類和靜態類成員 348
5.3 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 350
5.3.1 構造函數 350
5.3.2 使用構造函數 350
5.3.3 實例構造函數 353
5.3.4 私有構造函數 353
5.3.5 靜態構造函數 354
5.3.6 析構函數 356
5.4 方法 358
5.4.1 聲明 358
5.4.2 參數 358
5.4.3 返回值 359
5.4.4 傳遞參數 359
5.4.5 重載 362
5.4.6 操作符重載 362
5.5 字段及屬性 363
5.5.1 字段 363
5.5.2 屬性 364
5.5.3 非對稱訪問器可訪問性 367
5.6 索引器 369
5.6.1 使用索引器 369
5.6.2 屬性和索引器間比較 372
5.7 嵌套類型 372
5.8 繼承 373
5.8.1 繼承 373
5.8.2 抽象類和密封類 373
5.8.3 多態性 375
5.8.4 Override和New使用指南 377
5.9 接口 378
5.9.1 接口及其成員 378
5.9.2 接口屬性 378
5.9.3 接口中的索引器 379
5.9.4 接口實現 379
5.9.5 顯式接口實現 380
5.9.6 抽象類和接口 381
5.10 分部類 382
5.11 UML基礎 384
5.11.1 UML的出現 384
5.11.2 UML的內容 385
5.11.3 UML的主要特點 386
5.11.4 UML的應用領域 386
5.12 類設計器 387
5.12.1 功能 387
5.12.2 使用類關系圖 387
5.12.3 設計類和類型 387
5.12.4 查看類關系圖中的類型和關系 388
5.12.5 重構類和類型 388
第6章 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與UML
實驗 389
6.1 繼承 389
6.1.1 實驗目標 389
6.1.2 實驗步驟 389
6.2 base關鍵字 391
6.2.1 實驗目標 391
6.2.2 實驗步驟 391
6.3 this關鍵字 393
6.3.1 實驗目標 393
6.3.2 實驗步驟 393
6.4 繼承、封裝和多態 394
6.4.1 實驗目標 394
6.4.2 實驗步驟 395
6.5 new關鍵字 400
6.5.1 實驗目標 400
6.5.2 實驗步驟 400
6.6 接口 401
6.6.1 實驗目標 401
6.6.2 實驗步驟 401
6.7 抽象方法與版本控制 406
6.7.1 實驗目標 406
6.7.2 實驗步驟 406
6.8 版本控制 408
6.8.1 實驗目標 408
6.8.2 實驗步驟 408
6.9 運算符重載1 413
6.9.1 實驗目標 413
6.9.2 實驗步驟 414
6.10 運算符重載2 416
6.10.1 實驗目標 416
6.10.2 實驗步驟 416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