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會員 / 註冊 --
|
|
|
|
ADuC系列ARM器件應用技術 ( 簡體 字) |
作者:孫來軍,魏瑩,李桂英等 | 類別:1. -> 電腦組織與體系結構 -> 嵌入式系統 -> Cortex |
譯者: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3dWoo書號: 37107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有庫存】 NT售價: 225 元 |
出版日:11/1/2013 |
頁數:332 |
光碟數:0 |
|
站長推薦: |
印刷:黑白印刷 | 語系: ( 簡體 版 ) |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
ISBN:9787121217548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序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嵌入式系統對CPU處理能力的要求也在穩步提高,許多與MCS-51體系結構兼容的8位微控制器受限于體系結構,處理能力始終沒有大幅度提高;而16位系統在性能上與8位機相比沒有太大優勢,成本上也與32位系統相差不多。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32位系統必然會在嵌入式微控制器領域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32位嵌入式系統大多是基于ARM體系結構,但長期以來,基于ARM體系結構的32位系統僅用于嵌入式系統的中高端領域,并沒有出現性價比高的通用微控制器。美國模擬器件公司(ADI)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市場商機,推出了性價比很高的ADuC70xx系列微控制器,讓更多的嵌入式系統具有了32位的處理能力,這也標志著一個新的32位處理器時代的到來。 ADuC70xx系列微控制器是一種具有雙總線結構的RISC微處理器,與傳統的CISC微處理器相比較,其指令代碼可以在ARM模式或Thumb模式下執行,代碼執行效率更高,性能損失更小。此外,ADuC70xx系列微控制器還集成有片內高速Flash存儲器、片內同步/異步串行接口、片內定時器/計數器以及片內高精度ADC/DAC等多種內部資源。上述這些特點使得采用ADuC70xx作為處理器的應用系統不僅具有運行速度快、結構簡單、功能強大的特點,而且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經濟性。 本書介紹的ADuC70xx系列嵌入式系統主要包括ADuC7019/20/21/22/24/25/26/27/28/29,以及ADuC7060/61,重點講解這一系列微處理器的原理及應用,是一本非常適用于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教學的理論實踐課教材。全書共分9章。第1章介紹ARM處理器;第2章介紹ADuC70xx系列嵌入式系統硬件結構與存儲器組織;第3章介紹模擬外設與接口;第4章介紹數字外設與接口;第5章介紹中斷系統與定時器/計數器;第6章介紹系統控制模塊及硬件系統設計參考;第7章介紹ADuC70xx系列嵌入式系統開發工具;第8章ADuC70xx相關C語言基礎;第9章介紹ADuC70xx系列嵌入式系統應用實例。 本書第1、2、4章由魏瑩撰寫,第3、5、8章由于志剛撰寫,第6、7、9章由李桂英撰寫,附錄(實驗)由喬常明撰寫,全書規劃、內容安排、定稿與修改由孫來軍負責,由喬常明校對。非常感謝ADI公司的魏科、高威對本書及課題組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關心。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忽、不恰當甚至錯誤之處,懇請各位老師及同行批評指正,并請您將閱讀中發現的錯誤發送到slaijun@126.com。 |
內容簡介:本書以美國ADI公司研發的ADuC70xx系列微控制器為主線,詳細介紹了該系列微控制器的結構、原理、內部資源、外部擴展以及實用范例等,并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多種應用單元模塊電路,包括LCD顯示模塊、UART通信模塊、外擴存儲器模塊、A/D/D/A轉換模塊以及按鍵數碼管模塊等;重點介紹了各種模塊的電路設計原理以及C語言設計方法,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和實踐。此外,本書最后一章詳細介紹了多個以該系列微控制器為主的實際應用,為深入學習和使用這一系列微控制器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
目錄:第1章 ARM處理器簡介 1 1.1 ARM概述 1 1.1.1 ARM處理器特性 1 1.1.2 ARM系列產品簡介 1 1.2 ARM7TDMI內核概述 2 1.2.1 指令操作 2 1.2.2 存儲器訪問及接口 3 1.3 ARM7TDMI相關結構框圖 3 1.4 ARM7TDMI內核工作狀態 5 1.5 可處理的異常 5 1.6 ARM相關寄存器 6 1.7 ARM支持的尋址方式 7 1.8 ARM支持的指令集 7 1.8.1 ARM指令集 7 1.8.2 Thumb指令集 8 1.9 ARM內核調試接口 8 1.9.1 調試系統的典型結構 8 1.9.2 調試接口 9 1.9.3 Embedded ICE-RT 9 第2章 ADuC 70xx系列嵌入式系統硬件結構與存儲器組織 11 2.1 ADuC70xx系列嵌入式系統簡介 11 2.2 ADuC70xx系列嵌入式系統封裝與引腳配置 13 2.3 ADuC70xx系列微控制器存儲空間 31 2.4 非易失性Flash/EE存儲器 32 2.4.1 Flash/EE存儲器結構及訪問 32 2.4.2 Flash/EE存儲器的可靠性 33 2.4.3 Flash/EE存儲器的編程模式 34 2.4.4 Flash/EE存儲器的相關寄存器 34 2.4.5 Flash/EE的執行時間 36 2.5 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 37 2.6 存儲器映射寄存器MMR 37 2.7 存儲器的讀/寫方式 39 2.8 存儲器的重映射和復位 39 2.8.1 重映射過程 40 2.8.2 復位過程 40 2.9 外部存儲接口 41 2.9.1 接口配置及功能 41 2.9.2 相關寄存器描述 42 2.9.3 外部存儲器的讀/寫時序 44 2.10 應用實例 45 2.10.1 存取外擴RAM 45 2.10.2 128-64字符點陣液晶控制 47 2.10.3 16-02液晶控制 63 第3章 模擬外設與接口 68 3.1 模數轉接器(ADC) 68 3.1.1 模數轉換器(ADC)簡介 68 3.1.2 信號輸入設計與轉換方式 69 3.1.3 相關寄存器描述 73 3.2 ADC應用實例 77 3.2.1 ADC轉換精度測試 77 3.2.2 外部輸入信號轉換 79 3.3 數模轉換器DAC 83 3.3.1 DCC簡介 83 3.3.2 DAC內部結構及特性 84 3.3.3 線性衰減現象 85 3.3.4 相關寄存器描述 85 3.4 DAC應用實例 87 3.4.1 DAC模擬正弦波輸出 87 3.4.2 LED亮度控制 88 第4章 數字外設與接口 91 4.1 三相脈寬調制(PWM)波形發生器 91 4.1.1 PWM簡介 91 4.1.2 PWM模塊內部結構 92 4.1.3 模塊內各單元功能描述 92 4.1.4 相關寄存器描述 99 4.2 PWM應用實例 101 4.2.1 正弦波模擬輸出 101 4.2.2 直流電機控制 102 4.3 通用輸入/輸出(GPIO) 103 4.3.1 GPIO簡介 103 4.3.2 相關寄存器描述 105 4.4 GPIO應用實例 108 4.4.1 蜂鳴器控制 108 4.4.2 單總線溫度測量 108 4.5 通用異步串口(UART) 112 4.5.1 配置及電路連接 112 4.5.2 波特率發生器 113 4.5.3 相關寄存器描述 114 4.5.4 網絡尋址操作及相關寄存器描述 118 4.6 UART應用實例 120 4.6.1 與PC進行通信 120 4.6.2 多機組網通信 121 4.7 SPI接口 124 4.7.1 配置及電路連接 124 4.7.2 SPI工作模式 126 4.7.3 相關寄存器描述 129 4.8 SPI應用實例 131 4.9 集成電路總線I2C接口 132 4.9.1 總線結構及工作方式 133 4.9.2 相關寄存器描述 135 4.9.3 主從工作模式 140 4.10 I2C應用實例 142 4.10.1 兼容I2C接口存儲器讀/寫 142 4.10.2 兼容I2C接口日歷時鐘芯片控制 144 4.10.3 兼容I2C接口驅動芯片控制 147 4.11 可編程邏輯陣列PLA 152 4.11.1 連接方式 152 4.11.2 相關寄存器描述 153 4.12 PLA應用實例 156 第5章 中斷系統與定時器/計數器 160 5.1 中斷系統 160 5.1.1 中斷及中斷源 160 5.1.2 ADuC70xx支持的中斷和中斷源種類 160 5.1.3 相關寄存器描述 161 5.2 中斷應用實例 163 5.3 ADuC70xx定時器/計數器 164 5.3.1 RTOS定時器Timer0 165 5.3.2 通用定時器Timer1 166 5.3.3 喚醒定時器Timer2 168 5.3.4 看門狗定時器Timer3 169 5.4 定時器應用實例 172 5.4.1 蜂鳴器持續報警 172 5.4.2 精確計時顯示 173 5.4.3 脈沖寬度測量 175 5.4.4 系統復位 176 第6章 系統控制模塊及硬件系統設計參考 179 6.1 電源監視器 179 6.1.1 功能及特性 179 6.1.2 相關寄存器描述 179 6.2 電壓比較器 180 6.2.1 功能及結構 180 6.2.2 遲滯性描述 180 6.2.3 相關寄存器描述 181 6.3 晶體振蕩器和鎖相環(PLL) 182 6.3.1 時鐘系統結構 182 6.3.2 使用外部晶振作為時鐘源 182 6.3.3 使用外部時鐘作為時鐘源 183 6.3.4 系統操作模式及功耗 183 6.3.5 相關寄存器描述 184 6.4 系統控制模塊應用實例 186 6.4.1 系統供電監測 186 6.4.2 比較器輸出控制蜂鳴器 187 6.4.3 系統時鐘配置 187 6.5 硬件系統設計參考 188 6.5.1 電源設計 188 6.5.2 IOVDD電源靈敏度 189 6.5.3 線性穩壓器 189 6.5.4 接地和電路板布局 190 6.5.5 時鐘振蕩器設計 191 6.5.6 上電復位設計 192 6.5.7 典型系統配置 192 第7章 ADuC70xx系列嵌入式系統開發工具 194 7.1 IAR開發環境簡介 194 7.2 相關仿真器 197 7.3 IAR的具體應用 197 7.3.1 新建工程 197 7.3.2 選項設置 202 7.3.3 應用程序的編譯和運行 209 7.4 串行下載協議 213 7.4.1 簡介 213 7.4.2 加載器和物理接口 214 7.4.3 數據傳輸包格式 214 7.4.4 命令應答 215 7.4.5 記錄類型 218 7.5 通過I2C接口更新代碼 219 7.5.1 簡介 219 7.5.2 可能存在的危險 220 7.5.3 在I型號上測試I2C加載器并調試代碼 220 第8章 ADuC70xx相關C語言基礎 223 8.1 C語言簡介 223 8.1.1 數據類型 223 8.1.2 算術運算符和算術表達式 229 8.1.3 關系運算符和表達式 231 8.1.4 邏輯運算符和表達式 232 8.2 控制語句 233 8.2.1 if語句 234 8.2.2 條件運算符和條件表達式 235 8.2.3 switch語句 236 8.2.4 while語句 237 8.2.5 do-while語句 237 8.2.6 for語句 238 8.2.7 break和continue語句 239 8.3 數組 239 8.3.1 一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 240 8.3.2 二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 241 8.3.3 字符數組 243 8.4 函數 244 8.4.1 概述 244 8.4.2 函數定義的一般形式 245 8.4.3 函數的參數和函數的值 246 8.4.4 函數的調用 247 8.4.5 數組作為函數參數 248 8.4.6 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 249 8.4.7 變量的存儲類別 250 8.5 指針 252 8.5.1 地址指針的基本概念 252 8.5.2 變量的指針和指向變量的指針變量 252 8.5.3 數組指針和指向數組的指針變量 254 8.5.4 字符串的指針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針變量 255 8.5.5 函數指針變量 256 8.5.6 指針數組和指向指針的指針 257 8.6 結構體與共用體 257 8.6.1 定義結構的一般形式 258 8.6.2 結構類型變量的說明 258 8.6.3 結構變量成員的表示方法 260 8.6.4 結構變量的初始化 260 8.6.5 結構數組的定義 260 8.6.6 結構指針變量的說明和使用 261 8.6.7 共用體 263 8.6.8 枚舉類型 264 8.6.9 類型定義符typedef 265 8.7 位運算 265 8.7.1 位運算符 266 8.7.2 位域 267 8.8 編譯預處理 267 8.8.1 概述 267 8.8.2 宏定義 268 8.8.3 文件包含 270 8.8.4 條件編譯 270 第9章 ADuC70xx系列嵌入式系統應用實例 272 9.1 COS-II系統移植 272 9.1.1 COS-II系統到ARM7內核的移植 272 9.1.2 COS-II系統到ADuC70xx移植的特殊設計 273 9.1.3 移植的測試與實現 276 9.2 網絡化數據采集系統設計 276 9.2.1 系統硬件設計 276 9.2.2 系統軟件設計 278 9.2.3 驗證及結論 278 9.3 無線遙控智能探測避險小車設計 279 9.3.1 引言 279 9.3.2 實現原理 279 9.3.3 系統硬件設計 281 9.3.4 系統軟件設計 282 9.4 動態稱重傳感器的設計 286 9.4.1 引言 286 9.4.2 系統硬件設計 286 9.4.3 系統軟件設計 287 9.5 高速電梯液壓主動導靴控制系統設計 289 9.5.1 引言 289 9.5.2 電梯轎廂水平振動模型 289 9.5.3 液壓主動導靴控制原理分析 290 9.5.4 控制器硬件設計 291 9.5.5 控制器軟件設計 293 9.6 高精度PLC模擬前端設計 294 9.6.1 引言 294 9.6.2 系統需求分析 294 9.6.3 總體結構設計 295 9.6.4 主要硬件模塊設計 295 9.6.5 系統軟件設計 298 9.6.6 測量結果以及誤差分析 300 9.7 高精度光照度計設計 301 9.7.1 硅光電池的光電轉換原理 301 9.7.2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 302 9.7.3 系統軟件設計 304 9.7.4 程序清單 306 9.8 智能語音電子體溫計設計 310 9.8.1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 310 9.8.2 系統軟件設計 312 9.8.3 程序清單 313 附錄 本書配套實驗板簡介 315 參考文獻 317 |
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