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會員 / 註冊 --
|
|
|
|
地理可視化——概念、工具與應用 ( 簡體 字) |
作者:張錦明,陳卓,龔建華等 | 類別:1. -> 資訊系統 -> 地理資訊系統 |
譯者: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3dWoo書號: 41968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有庫存】 NT售價: 490 元 |
出版日:7/1/2015 |
頁數:424 |
光碟數:0 |
|
站長推薦: |
印刷:全彩印刷 | 語系: ( 簡體 版 ) |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
ISBN:9787121263491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序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譯者序
2013年12月,我完成了荷蘭地圖學家M. J. Kraak教授和F. Ormeling教授合著的《地圖學空間數據可視化》(CartograpgySpatial Data Visualization)一書的翻譯,這項耗時將近一年半的工作,讓英文基礎較為薄弱的我費盡心血,也讓專門從事虛擬地理環境、空間數據可視化教學的我受益匪淺。《地圖學空間數據可視化》系統描述了網絡時代地圖學和地理信息科學發生的革命性變化,介紹了地理空間數據可視化表達和分析的技術,展示了許多地理空間數據可視化的應用。書中關于動畫地圖、時空立方體、多視圖協同等技術的論述,展示了一個絢麗的地圖可視化天地,而追本溯源,我發現書中引用的很多資料都指向了2008年出版的一本著作——《地理可視化:概念、工具和應用》(GeoVisualization: Concepts, Tools and Applications)。認真閱讀之后,感覺地理可視化的研究范疇較之地圖可視化更廣闊,這些技術可以讓我們從更加廣闊的角度審視地理可視化,甚至是可視化,包括它們的概念、工具和應用,于是,我產生了一鼓作氣、再次翻譯的沖動。 可視化(Visualization)常用于表達“使某物或某事可見的動作或事實”,是對原本不可見的事物在人的大腦中形成可感知心理圖像的過程或能力。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圖像生成技術已經可以將一些科學現象、自然景觀、甚至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圖形化,并逐漸形成了科學計算可視化研究領域。1987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在一份關于優先支持科學計算可視化的報告中,將可視化定義為“是一種將抽象符號轉化為幾何圖形的計算方法,以便研究者能夠觀察其模擬和計算的過程和結果。可視化包括圖像的理解和綜合,也就是說,可視化是一個工具,用來解釋輸入計算機中的圖像數據和根據復雜的多維數據生成圖像。它主要研究人和計算機怎么協調一致地接收、使用和交流視覺信息”。因此,可視化通常被認為既是一個生成圖形圖像的過程,也是一個認知的過程,用于形成某一事物的可感知圖像,強化人類的認知理解。 但是,對于地圖學家和地理學家而言,將地理空間數據轉換為可視圖形(圖像)的過程并不陌生,早在可視化成為信息技術的專業術語之前,他們就一直從事著類似的圖形(圖像)轉換工作,諸如地圖編制、地理圖解、專題制圖等。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提出優先支持科學計算可視化這一舉措,立刻引起了地圖學家和地理學家的關注,并將可視化引入到地圖學和地理學當中。 地圖學和可視化的結合形成了地圖可視化理論。1994年,國際地圖學協會主席Taylor提出了著名的地圖學概念圖解,他將計算機技術的標準化、交流傳輸與認知分析圖解為一個等邊三角形,其中,具有交互和動態特征的可視化位于等邊三角形的中心,作為概念圖解的核心。據此,Taylor認為地圖可視化和多媒體技術將對傳統的地圖學傳輸模型產生重要影響,地圖可視化的認知涉及人的空間模式識別和圖形形象思維的能力,而可視化中的認知具有比交流傳輸更為有意義的因素,遺憾的是地圖學家總是較少涉及地圖應用和地學分析。1995年,MacEachren使用地圖應用立方體(Map Use Cube)表達地圖應用空間,以及可視化和交流傳輸在立方體空間中不同的位置和作用。他強調可視化與交流傳輸處于地圖應用立方體的不同位置,各自發揮不同的作用;交流傳輸具有表達已知、面向大眾、較低人圖交互作用的特點,而可視化具有呈現未知、面向個人、較高人圖交互作用的特點。Kraak進一步認為可視化表現在探索(Explore)、分析(Analyse)、綜合(Synthesise)和表達(Present)四個方面,它們分別位于地圖應用立方體的對角線上,用以明確“個體視覺思維”和“公眾視覺傳輸”的位置和作用。上述地圖可視化理論的形成都促進了地圖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現代地圖學的基本框架。 類似地,地理學與可視化的結合形成了地理可視化(GeoVisualization)理論。地理可視化融合了科學可視化、(探索性)地圖學、圖像分析、信息可視化、探索性數據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統等多個學科的手段,它提供可視探索、分析、綜合和表達地理空間數據的理論、方法和工具。MacEachren認為,地理可視化的研究范圍要大于地圖可視化,例如,在地圖可視化中,遙感圖像、圖表、攝影影像等的可視化并不作為重點研究的對象。因此,MacEachren傾向于使用地理可視化的概念,并指出它包含了所有空間顯示工具,而這些所有空間顯示的集合就是現代地圖學中所指的可視化。同時,DiBiase針對科學可視化、數據探索分析,以及地理科學的應用,提出了地理可視化的作用框架,強調地理研究過程中地圖的作用,包括數據探索,假設形成并確證,綜合合成,到最后的結果表達與呈現。 本書呈現的地理可視化內容,較MacEachren、DiBiase提出的概念更為宏大,它探索與社會科學家相關的地理可視化的“發展現狀”,特別是回顧當前廣受歡迎的方法、技術和軟件工具,并報告新型應用的發展,為這個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提供支持。全書共分16章,講述了與地理可視化相關的15個專題內容,包括數字地球、多視圖協同探索、時間地圖、敘事地圖、虛擬旅行、高分辨率航空相片、自組織映射、可視城市、三維的批判性評估、先進沉浸技術、景觀可視化、數據共享、不確定性可視化、時空立方體,以及移動數據可視化。 本書的作者來自美國、英國、荷蘭和澳大利亞等大學或研究所中從事地理可視化研究的地理學教授、可視化專家、高級研究員等,其中不乏像M. F. GoodChild、M. J. Kraak和W. Cartwright等地理學領域的著名專家,研讀類似論文使得我們有機會近距離聆聽著名學者的諄諄教誨,讓我們受益匪淺。不過,這也決定了本書不會講述具體地理可視化技術的實現過程,相反,幾乎所有的內容都站在很高的視點描述相關的主題內容,指出當前地理可視化技術存在的問題,為我們指明了地理可視化的發展方向。例如,第三章“多視圖協同探索地理可視化”就指出,信息時代的數據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產生,由于目前的科技和技術還無法對其進行透徹的分析,我們只能先把它們存儲下來,以便今后的利用;而這不正是現在我們提出的大數據(Big Data)的概念嗎?本書的高屋建瓴還表現在對于一些傳統知識的深刻總結方面。例如,第十章“第三維的陣痛:對三維地理可視化的批判性評估”描述了我們經常提及的二、三維表達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任何接觸過三維的人都可以體會到三維為我們帶來了許多視覺上的優點和缺點,但是很少有人像Ifan D. H. Shepherd做出如此深刻的總結,他不僅指出從二維到三維帶來的四個方面的好處,也指出其帶來的缺陷,并且提出了八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在“為了三維而三維的時代”,就好比醍醐灌頂,給我們在荊棘中撥開了一條明路。 翻譯外文專著是一項工作量巨大的工程,期間得到了老師、同學、朋友、家人的無私幫助和諒解,正是在這些幫助和諒解之下,翻譯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首先感謝原書的二十四位作者,正是由于他們的辛勤勞動,使得我們有幸能夠了解更為廣闊的地理可視化內容。其次感謝我的三位合作者:陳卓老師、龔建華研究員和馬嘉琳同學。翻譯之初,為了確保在翻譯質量方面不出太大的紕漏,我特意邀請信息工程大學理學院的英語教師陳卓參與這一項工作,現在看來,陳卓老師的專業能力和敬業精神是本書得以準確翻譯的重要基礎。龔建華研究員作為我的博士后合作導師,在百忙之中認真審閱了全書,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馬嘉琳同學也為本書的翻譯做出了許多貢獻。總之,如果沒有他(她)們的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我難以完成這項工作。感謝西南交通大學的朱慶教授、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空間信息學院的游雄教授在百忙之中審閱了書稿,并熱情地幫忙撰寫了推薦意見。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的薄宇老師,為本書的編輯、審校、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最后需要感謝的是我的愛人和兒子,我幾乎每天到凌晨一點多的加班,導致愛人和兒子都養成了晚睡的習慣,但是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著我,他們的無私包容和理解,是本書得以完成的重要保障。 由于本書內容廣泛,涉及許多國際上最新的專業詞匯和學術用語;盡管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試圖通過各種途徑保證翻譯內容的準確性、規范性,但是由于專業知識水平的限制,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甚至錯漏之處。最后,希望大家以包容的心態閱讀本書,如有對譯著的任何有益的意見和建議,歡迎發送郵件至mapviewer@163.com,在此致以深深地感謝! 本書的出版同時得到了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空間學院出版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371383)的資助,在此致以我最誠摯的謝意!
張錦明 2015.03.15 |
內容簡介:本書總結了十多年來與社會科學相關的地理可視化技術的進展。全書概述了地理可視化15個專題內容,主要包括數字地球、時間地圖、敘事地圖、虛擬旅行、高分辨率航空相片、可視城市、景觀可視化、數據共享、不確定性可視化,以及移動數據可視化等廣受歡迎的方法、技術和軟件,為此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提供支持。 |
目錄:1 地理可視化的力量 1 1.1 目的 2 1.2 地理可視化的本質 3 1.3 可視化過程 5 1.4 數字轉變和地理可視化 6 1.5 可視化的政治性 9 1.6 地理可視化的效用 10 1.7 結論 11 參考文獻 13 2 Google Earth對社會科學意味著什么 15 2.1 引言 16 2.2 谷歌地球的主要特性 18 2.3 基本空間概念 22 2.4 社會視角 26 2.5 研究的挑戰 28 2.6 結論 30 參考文獻 31 3 多視圖協同探索地理可視化 33 3.1 引言 34 3.2 數據準備 37 3.3 信息可視化 41 3.4 交互和操作 45 3.5 工具和工具包 53 3.6 結論 54 參考文獻 55 4 動畫地圖在地理可視化中的作用 63 4.1 前言 64 4.2 時間類型 67 4.3 動畫地圖的本質 68 4.4 動畫地圖的潛在問題 72 4.5 結論 78 參考文獻 79 5 新地圖講述老故事 83 5.1 前言:重新可視化我們的世界 84 5.2 研究方法和內容 84 5.3 香檳酒杯狀的收入分布圖 122 參考文獻 124 6 再論虛擬漫步在使用非沉浸式多媒體 探索局部地理中的應用 125 6.1 前言 126 6.2 昆斯克利夫視頻地圖集 129 6.3 地理探索館 130 6.4 湯斯維爾地理知識項目 137 6.5 朱厄爾區域原型 139 6.6 墨爾本歷史建筑展示產品 141 6.7 測試用戶的空間和位置感知 142 6.8 進一步的開發工作 154 6.9 結論 155 致謝 155 參考文獻 156 7 高分辨率航空相片可視化在房產規劃相關研究中的應用 159 7.1 前言 160 7.2 航空攝影在房產規劃相關研究中的應用 167 7.3 航空攝影、房產和監控 171 7.4 結論 176 參考文獻 177 8 地理要素的高分辨率自組織映射 179 8.1 引言 180 8.2 自組織映射 182 8.3 高分辨率SOM 183 8.4 氣候屬性的高分辨率SOM 188 8.5 總結和展望 201 致謝 203 參考文獻 203 9 可視城市 205 9.1 數字空間的發展 206 9.2 創建位置和空間 208 9.3 可視城市和可視地球 213 9.4 虛擬社交空間的發展 216 9.5 可視城市的未來:個人城市 223 參考文獻 224 10 第三維的陣痛:對三維地理可視化的批判性評估 225 10.1 前言 226 10.2 2D到3D,我們獲得了什么 228 10.3 3D視圖的一些問題 232 10.4 結論 245 致謝 246 參考文獻 247 11 先進沉浸技術在地理可視化中的應用 253 11.1 前言 254 11.2 人類視覺系統 255 11.3 創建大型可視化系統 264 11.4 規則和建議 268 11.5 未來——更好用、更便宜 271 參考文獻 272 12 景觀可視化:科學和藝術 275 12.1 景觀可視化:使用情境 276 12.2 對地面實況的需求 278 12.3 野外實踐的成果 280 12.4 拓展上下文 283 12.5 Chat Moss案例研究 284 12.6 討論 294 12.7 結論 296 致謝 297 參考文獻 297 13 可視化、數據共享和元數據 299 13.1 前言 300 13.2 數據文檔倡議與聚合數據擴展 300 13.3 DDI在英國歷史GIS中的應用 305 13.4 “圖看古今英國”中的可視化驅動 310 13.5 結論 319 致謝 321 參考文獻 321 14 使不確定性可用:不確定性信息的可視化方法 323 14.1 前言:不確定性表達的需求 324 14.2 不確定性的復雜性 325 14.3 不確定性可視化:以用戶為中心的研究議程 335 14.4 結論 337 參考文獻 337 15 地理可視化和時間——時空立方體的新機遇 341 15.1 前言 342 15.2 Hägerstrand的時間地理學和時空立方體 343 15.3 時空立方體的基礎 345 15.4 時空立方體的應用 347 15.5 討論 355 參考文獻 356 16 可視化移動電話采集的數據 359 16.1 前言 360 16.2 可視化什么 361 16.3 如何可視化表達這些數據 363 16.4 案例研究 366 16.5 討論 370 16.6 結論 371 參考文獻 372 術語表 375 |
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