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會員 / 註冊 --
|
|
|
|
C#物聯網程序設計基礎 ( 簡體 字) |
作者:胡錦麗 | 類別:1. -> 程式設計 -> .NET -> C# 2. -> 程式設計 C050 |
譯者: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3dWoo書號: 46259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缺書】 NT售價: 275 元 |
出版日:2/13/2017 |
頁數:335 |
光碟數:0 |
|
站長推薦:  |
印刷: | 語系: ( 簡體 版 ) |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
ISBN:9787111556022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序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本書基于Visual Studio 2012,采用案例驅動的方式編寫,旨在讓讀者掌握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的思路、方法和常用技術。全書共8章,包括初識C#編程、C#語法基礎、流程控制、數組與集合、函數、面向對向編程—類和對象、面向對向編程—繼承和多態、線程處理,每章都根據教學需要配備了典型的實用案例。本書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項成果轉化教材,吸納了教學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技能大賽合作企業的開發成果,具有通俗易懂、內容精練、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和實例豐富的特點。
本書可作為各類職業院校物聯網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C#編程入門的培訓教材,以及軟件開發人員的工具書籍。
本書配有所有案例的源代碼和實驗相關的文檔,以及課后習題答案和電子教案,選用本書作為教材的教師可以從機械工業出版社教育服務網(www.cmpedu.com)免費注冊下載或聯系編輯(010-88379194)咨詢。 |
目錄:第1章 初識C#編程(1) 1.1 C#應用實例(2) 1.2 C#入門(3) 1.2.1 C#的來源(3) 1.2.2 C#的基本思想(4) 1.2.3 C#的技術體系(5) 1.2.4 C#的應用領域和前景(5) 1.2.5 如何學好C#(6) 1.3 開發環境的搭建(7) 1.3.1 操作系統要求(7) 1.3.2 安裝Visual Studio 2012 開發平臺(7) 1.4 第1個WPF程序(9) 1.4.1 WPF概述(9) 1.4.2 為什么要學習WPF(10) 1.4.3 XAML簡介(11) 1.4.4 XAML的優點(12) 1.4.5 新建WPF項目(12) 1.4.6 解決方案資源管理器 項目模板(16) 1.5 基于C#的物聯網實訓系統(17) 1.5.1 數字量采集器及其 相關設備(17) 1.5.2 四模擬量采集器及其 相關設備(18) 1.5.3 實訓系統開發實現過程(19) 1.6 C#案例開發所涉及的基本術語(27) 1.6.1 常用術語(27) 1.6.2 命名空間(29) 本章小結(31) 習題(31) 第2章 C#語法基礎(33) 案例展現 環境參數采集—— 數據 表達式的使用(34) 2.1 變量與常量(35) 2.1.1 變量(35) 2.1.2 常量(36) 2.2 數據和內存(37) 2.3 進制轉換(38) 2.3.1 二進制轉換為十進制(39) 2.3.2 十進制轉換為二進制(40) 2.4 C#基礎數據類型(41) 2.4.1 整型數據(43) 2.4.2 實數類型(47) 2.4.3 bool類型(49) 2.4.4 字符類型(49) 2.4.5 C#格式化輸出(54) 2.4.6 關鍵字(56) 2.5 運算符與表達式(57) 2.5.1 算術運算符(60) 2.5.2 自增、自減運算符(63) 2.5.3 賦值運算符(66) 2.5.4 類型轉換(67) 2.5.5 關系運算符(72) 2.5.6 邏輯運算符(73) 2.5.7 位運算符(76) 2.5.8 條件表達式(79) 2.5.9 運算符優先級(81) 2.6 C#編碼規范(83) 案例實現 環境參數采集—— 數據 表達式的使用(85) 本章小結(88) 習題(89) 第3章 流程控制(91) 案例展現 智能環境控制—— 流程 控制結構(92) 3.1 控制結構(93) 3.2 順序結構(94) 3.3 選擇結構(96) 3.3.1 if語句(99) 3.3.2 switch語句(102) 3.4 循環控制語句(104) 3.4.1 while語句(105) 3.4.2 do…while語句(106) 3.4.3 for語句(107) 3.4.4 嵌套循環(108) 3.4.5 break語句和continue語句(109) 3.5 異常處理(110) 案例實現 智能環境控制—— 流程 控制結構(112) 本章小結(119) 習題(119) 第4章 數組與集合(121) 案例展現 同時控制多個風扇和 連續多次環境數據采 集—— 數組的使用(122) 4.1 數組概述(123) 4.2 一維數組(123) 4.2.1 一維數組的定義(123) 4.2.2 一維數組的初始化(124) 4.2.3 一維數組的使用(125) 4.3 二維數組(131) 4.3.1 二維數組的定義(132) 4.3.2 二維數組的使用(133) 4.4 可變數組(134) 4.5 集合(135) 4.5.1 ArrayList類簡介(136) 4.5.2 ArrayList類的應用(137) 案例實現 同時控制多個風扇和 連續多次環境數據采 集—— 數組使用(144) 本章小結(146) 習題(147) 第5章 函數(149) 案例展現 路燈智能控制—— 函數的 使用(150) 5.1 函數的作用(151) 5.2 函數的定義與調用(154) 5.2.1 函數的定義(155) 5.2.2 函數的調用(156) 5.3 返回值(157) 5.4 參數(160) 5.4.1 值傳遞(161) 5.4.2 地址傳遞(163) 5.4.3 引用型參數(ref)(164) 5.4.4 輸出型參數(out)(165) 5.4.5 參數匹配(166) 5.5 遞歸調用(166) 5.6 變量的作用域(169) 5.6.1 局部變量(169) 5.6.2 程序塊中的局部變量(170) 案例實現 路燈智能控制—— 函數的 使用(170) 本章小結(178) 習題(179) 第6章 面向對象編程—— 類和對象(181) 案例展現 風扇開關控制—— 類的 使用(182) 6.1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183) 6.2 類的定義和使用(184) 6.2.1 類的定義(184) 6.2.2 聲明對象(188) 6.2.3 屬性(190) 6.2.4 構造函數(191) 6.2.5 析構函數和垃圾回收(194) 6.2.6 實例演練—— Adam4150類(196) 6.3 類的高級應用(201) 6.3.1 靜態成員(201) 6.3.2 常量成員(206) 6.3.3 重載(Overload)(209) 6.3.4 this關鍵字(218) 6.3.5 索引(219) 6.3.6 值類型和引用類型(223) 6.3.7 引用符和對象的區別(226) 6.3.8 聲明對象數組(227) 6.3.9 類視圖(228) 案例實現 風扇開關控制—— 類的 使用(228) 本章小結(235) 習題(235) 第7章 面向對象編程——繼承和多態(237) 案例展現 實驗室路燈控制—— 類的 繼承、多態(238) 7.1 繼承(239) 7.1.1 基類與派生類(240) 7.1.2 protected成員(242) 7.1.3 虛函數的重寫(247) 7.1.4 普通函數的隱藏(249) 7.1.5 base關鍵字(250) 7.1.6 密封類和密封函數(252) 7.1.7 派生類的構造函數(252) 7.1.8 萬類之源—— Object類(258) 7.1.9 實例演練—— 由設備串口 類派生出Adam4150類(260) 7.2 多態性(270) 7.2.1 派生類的對象和基類的關系(270) 7.2.2 多態性的概念(271) 7.2.3 抽象類和抽象函數(271) 7.2.4 多態性的應用(272) 7.2.5 is運算符(274) 7.2.6 向下類型轉換(275) 7.2.7 接口(277) 7.2.8 類關系圖(281) 案例實現 實驗室路燈控制—— 類的 繼承、多態(282) 本章小結(298) 習題(298) 第8章 線程處理(301) 案例展現 溫度自動控制—— 線程 處理(302) 8.1 線程概述(303) 8.1.1 進程和線程(303) 8.1.2 應用程序主線程(304) 8.1.3 子線程的實現方法(305) 8.2 線程的優先級(311) 8.3 線程的插入(314) 8.4 線程的狀態(315) 8.5 線程類(317) 8.6 定時器DispatcherTimer(319) 案例實現 溫度自動控制—— 線程 處理(325) 本章小結(331) 習題(331) 附錄(333) 附錄A 標準ASCII碼表(333) 附錄B ADAM-4150協議 指令集(335)
|
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