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會員 / 註冊 --
|
|
|
|
區塊鏈核心技術與應用 ( 簡體 字) |
作者:鄒均 于斌 莊鵬 邢春曉 等著 | 類別:1. -> 程式設計 -> 區塊鏈 |
譯者: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3dWoo書號: 49629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有庫存】 NT售價: 495 元 |
出版日:8/1/2018 |
頁數:350 |
光碟數:0 |
|
站長推薦: |
印刷:黑白印刷 | 語系: ( 簡體 版 ) |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
ISBN:9787111606147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序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為什么要寫這本書
2017年8月1日,在比特大陸(Bitmain)的大力推動下,比特幣社區發生了比特幣現金(BCH)分叉事件。比特幣一分為二,BCH改變了中本聰原先制定的規則,將區塊大小從1MB擴容到了8MB。后續比特幣社區陸續有20多個分叉項目出現。與此同時,ICO項目在國內層出不窮,各種空氣幣、資金盤等借區塊鏈圈錢詐騙的事件不斷出現。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宣布ICO非法,關停國內的場內虛擬貨幣交易所,并責令各類ICO項目清退募集的虛擬貨幣。可以說,BCH分叉事件標志著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從“春秋時代”過渡到“戰國時代”。
另一方面,透過幣圈紛繁喧囂的現象,我們也要看到,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發展進入一個百舸爭流、百家爭鳴的時代。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1.0和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區塊鏈2.0雖然在數字資產發行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區塊鏈應用落地方面卻非其所長。業界涌現出很多項目,都號稱是區塊鏈3.0的代表,爭相提出新的共識機制、分片機制、數據結構、跨鏈協議、鏈下計算、狀態通道、隱私保護算法、治理機制和安全措施等新技術。新的理念,像區塊鏈操作系統、區塊鏈中間件、區塊鏈網絡、分布式Oracle層出不窮。自筆者2016年出版《區塊鏈技術指南》一書以來,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已經有很大的發展,業內需要有一本更新的,更加全面、翔實地反映當前區塊鏈技術現狀的技術參考書。
最早醞釀這本書是在2017年的5月中旬,由北郵在線董事長于斌和主任張權召集了幾個區塊鏈專家,討論聯合出書的可行性。自那以后,參與寫作的各位作者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漫長業余寫作。其中所遇到的困難遠遠超出了當初的想象。也經常有朋友問,為什么要在區塊鏈正值風口的時候,選擇寫書這種既緩慢又沒有多少收益的事情,特別是筆者“重操舊業”,再作馮婦,又花一年時間來寫第二本區塊鏈技術的書呢?細想原因有三:一是興趣使然;二是兩年來來自讀者的鼓勵和鞭策使我不能停下腳步;三是世界上總得有人做苦差,不可能每個人都可以分得美差。每每想到此處,心中也就釋然。
在利用業余時間寫作的這一年,與其說是寫作區塊鏈圖書的過程,不如說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思考區塊鏈,不斷質疑、校正、改變自己區塊鏈思想的過程。區塊鏈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社會熱點風云變幻的時代,能持續得到這么廣泛和持久的關注,原因在于其獨特的技術屬性產生的魅力。它的點到點對等網絡、去中心化的設計、信息防偽防篡改的保障、基于算法的共識機制,由此衍生出的價值傳遞能力,按規則客觀、忠實、自動履行合約的能力,隱私保護的能力,透明、歷史可追溯的特點,使它不僅可以像傳統技術那樣只是提升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改變生產關系。
因此社會很多不同階層、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人士都很大程度上對區塊鏈感興趣,原因是從區塊鏈中看到了他們的理想工具。監管機構和執法機構看到了區塊鏈加強監管、追蹤證據的可能性;技術社區看到了技術創新的一個新方向;IT從業人員看到職業發展的新方向;創業者看到了創業的新領域;投資者看到了致富的新捷徑;知識產權保護者看到了區塊鏈確權、存證、維權的前景;反數據壟斷者看到了區塊鏈的防止大平臺壟斷的希望;制度設計者和管理者看到了降低信任成本從而降低交易成本的潛力;改革者看到了用區塊鏈來革除弊端,并在數字經濟時代重構組織架構、重塑生產關系的前景。
所有這些扮演不同角色,懷揣不同目的和想法的群體都不約而同地關注區塊鏈,因此可以想象,區塊鏈領域是多么熱鬧。這里面會有真知、洞見;也有炒作、夸大、神化;甚至有歪曲、抹黑。沒有先入為主的廣大讀者群體,希望看到的是一本還原區塊鏈技術本質,不加修飾、點綴,甚至不摻雜主觀思想的純技術書籍。這也是筆者在寫作過程中才發現的一個寫作驅動點。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每個區塊鏈的觀察者或從業者,都會有自己角度的觀察和解讀,甚至提煉成的觀點和思想。這些觀點和思想需要討論,需要碰撞,需要形成共識。因此,筆者也愿借本書前言一隅,談談自己對區塊鏈的看法。
筆者認為,從實質上看,區塊鏈是一個帶有共識機制的分布式計算機網絡,而共識的結果形成一個不可篡改的檔案庫。共識機制是一套協議,也是一套規則。在這個分布式的計算機網絡中,大部分節點都需要遵守這套規則。如果不是這樣,這個區塊鏈系統就不能正常工作。要保證系統能正常工作,共識機制的設計就很重要。它必須能激勵參與節點遵守規則,同時最好能懲罰不遵守規則的節點。需要共識的是每個節點中在某個時間點的狀態,也就是說形成公認的、確定性的狀態。在這里,可以把節點抽象成一個計算機科學里的概念——有限狀態機(英文為Finite State Machine或Automata)。有限狀態機指的是響應外界特定觸發條件,并按一定規則做狀態轉換的抽象機器。例如我們日常所見的自動柜員機(ATM)就是一個有限狀態機。它根據輸入的指令,使系統內部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以取錢為例,從等待輸入到減少庫存鈔票、輸出鈔票,再回到等待輸入等一系列狀態變化。在ATM的這個例子中,系統變化的規則是由后臺中心化的銀行核心系統決定的。而在區塊鏈環境中,可以想象成每個ATM機都是獨立的,有自己的賬本系統,不受銀行的核心系統控制。在任何一個ATM機上取錢,其他的ATM機都要進行驗證,最后大部分ATM機要達成對賬本狀態的一致性確認,這樣才能把錢取走。
也就是說,區塊鏈系統是一個在分布式系統中不通過中心管控節點而能使各節點保持步調一致的系統。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區塊鏈是帶有顛覆性的創新。過去,只有通過中心化的管控,才能使分布式的系統步調一致。而現在,通過運行在各節點的共識算法,就能使得分布式的系統按規則形成“自治”。
我們知道,自然界的系統都有一個自發的、逐漸變得無序的趨勢,例如一間房,在沒人打掃的情況下,會逐漸變得塵埃遍布。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說的:一個封閉的系統總是向熵增加的方向發展。所謂熵,在熱力學中就是一個無序、不確定性的量度。在香農創立的信息論中,信息是確定性的一個度量,而熵是信息量的一個度量。熵越大,越無序,信息量越少。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區塊鏈系統是一個熵值減少的系統,因為共識所確認的狀態就是信息,而信息也就是有序和確定性。
一個運行良好的區塊鏈系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降低熵值的系統。毫無疑問,這會給關注社會、組織管理的人帶來很大的啟發意義。如何應用區塊鏈來變革傳統的制度、組織管理方式就成為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不當的推廣與不合時宜的應用,反而會阻礙區塊鏈的應用和發展。
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區塊鏈是一種依托算法建立信任的技術,但恰恰有很多人在區塊鏈領域有非常多的不誠信做法。他們或許不知道,他們的很多言行,早已記錄在大部分關注區塊鏈的人們心中的賬本上,就像區塊鏈不可篡改和可追溯那樣,歷史不會遺忘那些借炒作區塊鏈來達到損人利己目的的人。
區塊鏈領域的從業者,需要建立行業自律,急需形成共識,建立一個區塊鏈行業文化,以體現區塊鏈的透明、誠信、公正、公平的特點。
因此,寫這本書的目的,不僅希望從技術層面提供一本接近客觀、真實的區塊鏈書籍,更希望在求真務實的基礎上,使廣大關注區塊鏈的社區能凝聚共識,弘揚區塊鏈領域的正能量,建立行業自律,使得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得到健康持續的發展。
本書特色
希望本書能為想要系統了解區塊鏈技術的從業人員提供比較完整、及時、翔實的指導。本書首先對基本概念做了詳細講解。然后就一些區塊鏈基礎知識,如區塊鏈架構、密碼學、共識算法、P2P網絡等做了詳細闡述。再結合區塊鏈的主流平臺,像比特幣、以太坊、超級賬本Fabric來講解不同區塊鏈平臺實現的原理。接著分析向區塊鏈3.0發展的不同新項目的特點,其中重點講述當前具有區塊鏈操作系統特性的EOS項目的技術現狀。同時也簡單描述代表區塊鏈3.0的不同發展方向中的項目,包括:區塊鏈網絡中的閃電網絡、Cosmos、Polkadot;側鏈中的Rootstock、Lisk;DAG中的IOTA、Byteball、HashGraph;新型區塊鏈系統Cardano;區塊鏈存儲或存儲挖礦系統 StorJ、Burstcoin、Filecoin等。最后討論區塊鏈領域存在的問題以及區塊鏈測評等問題。
技術的全面性、翔實性、實操性和技術更新的及時性應該是本書的最大特色。其中,書中特別強調實操,在很多章節都有可供讀者自己動手配置環境、運行代碼的參考性內容。要真正掌握一門新技術不容易,特別是像區塊鏈這種融合多種技術的新型技術架構。我們學習區塊鏈,要做到“知行合一”,不單是要讀區塊鏈書籍,還要親自動手配置環境和編寫代碼,以此來驗證學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要把學到的區塊鏈知識應用于實際。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知”。
讀者對象
區塊鏈應用開發人員
區塊鏈架構師
區塊鏈底層開發人員
計算機專業的本科或研究生
區塊鏈相關的業務和管理人員
其他對區塊鏈技術感興趣的人員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分為三篇,共計12章內容。
第一篇為核心技術篇,著重講解區塊鏈相關的基本概念、基礎架構和核心技術,包括以下7章內容。
第1章 從互聯網發展碰到的局限和挑戰、分布式計算的演變出發,引出比特幣的誕生背景,并簡單介紹比特幣的特點和局限。最后重點闡述區塊鏈相比于互聯網在信任建立和價值傳遞方面的重大意義。
第2章 介紹了區塊鏈的基本概念和區塊鏈的基本技術,覆蓋P2P網絡、密碼學、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各核心技術的基本概念。
第3章 給讀者展現了一個整體的區塊鏈架構。通過對不同區塊鏈異同點的分析,總結區塊鏈的本質,進而從本質和發展角度給出了區塊鏈的架構模型和部署模型。
第4章 系統介紹了區塊鏈常用的密碼學技術原理,包括哈希算法、公用系統的非對稱加密原理、數字簽名技術和零知識證明、環簽名等隱私保護算法。
第5章 系統介紹了強一致的共識算法和最終一致性共識算法,并討論了主要區塊鏈平臺的共識算法。
第6章 介紹了區塊鏈P2P網絡協議的定義、產生、特征等基本內容,詳細闡述了區塊鏈P2P技術的基本結構、工作過程、網絡構架等內容,最后重點以比特幣和以太坊為例,介紹其P2P協議的基本內容和工作原理。
第二篇為實戰篇,著重講解主流區塊鏈平臺的架構原理與應用,包括以下3章內容。
第7章 詳細深入地介紹了比特幣系統的基本部分,包括區塊數據存儲、共識機制、密碼算法、腳本引擎以及P2P網絡處理模塊,并講解了比特幣如何通過組合這些技術實現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第8章 介紹了以太坊的出現背景、關鍵概念,詳細說明了以太坊的核心架構。同時對以太坊智能合約和流行的高級合約語言Solidity也做了詳細說明,構建了一個以太坊測試網絡,并在網絡上編譯、部署和運行智能合約的案例。
第9章 主要闡述了超級賬本權限鏈Fabric項目的架構原理和應用開發流程,并用實例講解如何使用Fabric開發應用。
第三篇為進階篇,講解區塊鏈的發展方向、潛力框架、常見問題,以及測評方法,包括以下3章內容。
第10章 總結了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簡單介紹了主流平臺以外一些富有特色的區塊鏈平臺以及它們的特點和應用,包括EOS、Cardano、IOTA等。
第11章 介紹了許多區塊鏈領域內的常見問題,包括區塊鏈的技術局限、數據冗余、安全性、各種共識協議的弱點、交易速度、51%攻擊問題、女巫攻擊、交易所及以太坊智能合約安全漏洞,并討論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第12章 從區塊鏈系統整體出發,采用正交分析法,從6個層面和8大類質量指標來設計評測點和測試用例。
如果你沒有充足的時間完成整本書的閱讀,可以選擇性地進行重點章節的閱讀。如果你是區塊鏈初學者,可以重點學習第一篇。如果你是一位有著一定經驗的資深人員,本書可能會是一本可提供參考的案前書,你可以直接跳到第二、三篇讀你所感興趣的章節,如比特幣、以太坊或超級賬本Fabric等章節。
勘誤和支持
由于筆者的水平有限,加之編寫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懇請讀者批評指正。如果你有更多的寶貴意見或希望和筆者溝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加入微信群“區塊鏈核心技術讀者交流群”,添加微信號zhixinglian23或liandajun3986入群。
2)關注微信公眾號“鏈信Chain2Trust”。
期待能夠得到你們的真摯反饋,讓我們在技術之路上互勉共進。
致謝
這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首先感謝參與策劃和寫作的伙伴們。他們是北郵在線董事長于斌博士、IBM架構師莊鵬先生、清華大學信息學院邢春曉院長、 贛州新鏈總經理范金剛先生、VMware應用開發首席架構師張海寧先生、《白話區塊鏈》第一作者蔣勇先生、亞投行IT戰略顧問邵周先生、廣州大學唐屹教授、IBM架構師郭瑩城先生、聯動優勢首席架構師劉勝先生、清華大學張桂剛博士、VMware程序員陳家豪。他們花了很多心血,犧牲了大量的業余時間來收集資料、寫作,貢獻他們各自的章節,體現了他們的專業精神。特別是莊鵬先生,不單提供了全面、翔實的內容,還協助筆者做審校。另外要鳴謝聯動優勢的向崢嶸博士,他協助筆者做本書的審校、統稿,為本書的順利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同時需要感謝北京大學密碼學研究員陳宇教授,美國Visa 研究員、波士頓大學密碼學博士陳一鐳,他們對密碼學章節進行審稿并提供了寶貴意見。另外要感謝本書的特約策劃、北郵在線的張權主任,他不斷地跟進本書進度,使筆者不敢有些許松懈。
筆者衷心感謝為本書作序的各位前輩和大師。其中中國數字資產研究院朱嘉明院長在筆者寫書過程中一直給予很多鼓勵,并為本書初稿提供了寶貴的意見。他另外用近一個月的時間為本書作了一個長達萬言,極具思想深度和原創觀點的序言。序言中涉及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朱教授都反復和各領域專家進行討論、充分論證,力求做到準確無誤。朱教授的嚴謹治學態度堪稱學術界的楷模。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姚前所長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本書作序,指出需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區塊鏈和區塊鏈技術;中國區塊鏈基礎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協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復旦大學斯雪明教授也在繁忙的教學、科研工作中抽出時間為本書作序。大師們嚴謹治學、樂于幫助后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感謝區塊鏈項目的官網文檔和開源社區,在寫作期間提供給我們準確的參考材料。
感謝中國可信計算創立者、中國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對本書提出了寶貴的建設性批評意見;也感謝中國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聯盟副理事長趙平生先生、狗狗幣中國區社區創始人周朝暉先生、中國數字資產研究院秘書長林茜女士、馮永強律師、OFBank創始人劉大鴻先生、PPKPub創始人陳暉先生、零壹財經CEO柏亮先生、零壹財經編輯孫爽女士、青島鏈灣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閆祖德、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聯盟秘書長陳曉華教授、布比CEO蔣海博士、中科院百人計劃賀海武教授、太一云總裁鄧迪博士、太一云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甘國亮博士、愛立示CEO談健博士、OFBank運營副總王飛先生為本書的成書提供了幫助和指導。另外要感謝中國數字資產研究院的張宇先生、中國數字資產研究院秘書王婉卿女士、中國數字資產研究院鄭延偉先生、博彥科技的趙丹女士、知行鏈總經理曾健先生、知行鏈CTO盛義東先生和知行鏈市場總監張娜女士對出版該書的幫助。
最后感謝巴比特和CSDN社區的各位技術專家們的博客文章,每次閱讀必有所獲,有所啟發。
最后要鳴謝中國數字資產研究院、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委會、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聯盟和中國計算機協會區塊鏈專委會的大力支持!
特別致謝
最后,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太太Annie、女兒Beverley和兒子Skyler,我為寫作這本書,犧牲了很多陪伴他們的時間,但也正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與支持,我才能堅持寫下去。
同時,感謝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雖然幼時家境艱難,但兒時良好的家教以及和睦互助的家庭環境使我具備了健康的心智,并受用無窮。
謹以此書獻給我最親愛的家人,以及眾多熱愛區塊鏈技術的朋友們!
鄒 均 |
內容簡介:知名專家聯袂推薦,實力專家聯合撰寫,全面性、透徹性毋庸置疑。深度講解區塊鏈核心技術、平臺與應用開發,涵蓋架構、共識、加密、P2P、比特幣、以太坊、Hyperledger、EOS、潛力框架、問題與測評等。本書分為三篇,內容解讀如下。
基礎篇(第1∼6章),著重講解區塊鏈技術思想、通用架構和核心技術。該部分寫作時注意通俗易懂且兼顧全局,是學習基石與藍圖,涵蓋區塊鏈思想與價值、通用架構模型、基礎概念與核心技術(加密、共識、P2P網絡等)。
實戰篇(第7∼9章),講解主流區塊鏈開發平臺(比特幣、以太坊、Hyperledger Fabric)的核心機制、技術細節,并給出電子現金系統、智能合約開發、完整Fabric網絡構建與應用三個案例。
進階篇(第10∼12章),為進一步提升讀者開發能力、眼界與研究方向,涵蓋三個方面:
? 可能的發展方向,以及一些富有潛力、特色的區塊鏈平臺(EOS、Cardano、IOTA等);
? 區塊鏈開發需要考慮的各種問題,包括技術局限、各種安全問題與漏洞、應對措施;
? 區塊鏈測評,從6個層面和8大類質量指標來設計區塊鏈項目測評點和測試用例。 |
目錄:作者簡介 序一 處于“十字路口”的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 序二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區塊鏈 序三 區塊鏈與系統安全 前言 第一篇 核心技術篇 第1章 互聯網下半場的主角——區塊鏈 2 1.1 當代互聯網的局限 3 1.2 計算模式的演變 4 1.2.1 分布式計算的出現 4 1.2.2 分布式計算的挑戰 5 1.2.3 比特幣“突圍” 6 1.2.4 比特幣的局限 8 1.3 區塊鏈的演化路徑 9 1.3.1 區塊鏈與互聯網意義 9 1.3.2 區塊鏈概念的提出 9 1.3.3 區塊鏈的社會價值和意義 9 1.4 小結 12 第2章 區塊鏈基本概念 13 2.1 區塊鏈技術研究緣由 13 2.1.1 區塊鏈用例描述:比特幣 14 2.1.2 區塊鏈需要研究哪些關鍵技術 17 2.2 區塊鏈模型 18 2.2.1 數據區塊 20 2.2.2 鏈式結構 21 2.2.3 Merkle樹 22 2.3 網絡通信層關鍵技術 22 2.4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關鍵技術 26 2.5 共識層關鍵技術 32 2.6 區塊鏈技術標準 33 2.7 小結 34 第3章 區塊鏈架構 36 3.1 區塊鏈架構和傳統IT架構的異同 36 3.2 區塊鏈架構模型 37 3.2.1 區塊鏈系統的共性 37 3.2.2 區塊鏈的差異性 40 3.3 區塊鏈的參考模型 42 3.3.1 一個參考架構 42 3.3.2 區塊鏈高階架構模型 43 3.3.3 區塊鏈跨鏈本質與架構模型 52 3.3.4 區塊鏈部署模型 56 3.4 區塊鏈的數據模型 58 3.5 區塊鏈的能力模型 62 3.6 小結 64 第4章 密碼學 65 4.1 哈希算法 66 4.1.1 密碼學哈希函數簡介 66 4.1.2 哈希函數的性質及應用 67 4.1.3 區塊鏈中的哈希函數 69 4.2 Merkle樹 70 4.2.1 哈希指針 70 4.2.2 Merkle哈希樹 72 4.3 公鑰密碼算法 73 4.3.1 密碼算法簡介 73 4.3.2 公鑰密碼算法 74 4.3.3 區塊鏈中使用的橢圓曲線 75 4.3.4 數字證書 75 4.4 數字簽名 76 4.4.1 數字簽名簡介 76 4.4.2 數字簽名標準與ECDSA算法 77 4.4.3 其他的數字簽名方法 78 4.5 零知識證明 79 4.6 區塊鏈中的隱私問題 80 4.7 小結 82 第5章 共識算法 83 5.1 分布式共識算法背景 83 5.1.1 拜占庭將軍問題 85 5.1.2 共識系統的基本定義 88 5.1.3 Fisher-Lynch-Paterson定理 89 5.1.4 CAP定理 91 5.2 強一致性非拜占庭共識算法 93 5.2.1 Viewstamped Replicaton 93 5.2.2 Paxos共識算法 96 5.2.3 其他類Paxos共識協議 98 5.2.4 強一致性非拜占庭共識算法小結 100 5.3 強一致性拜占庭容錯共識算法 101 5.4 非強一致共識算法 PoW機制 104 5.5 PoS機制 110 5.5.1 點點幣PoS機制 111 5.5.2 NXT PoS機制 112 5.5.3 Tendermint PoS機制 113 5.5.4 Ethereum Casper PoS機制 116 5.5.5 LPoS機制 117 5.5.6 DPoS機制 117 5.6 Ripple共識算法 118 5.7 小結 120 第6章 P2P網絡 122 6.1 P2P網絡簡介 122 6.2 P2P網絡核心數據結構與算法 127 6.2.1 P2P網絡數據結構與算法 127 6.2.2 主流數據結構DHT與算法 128 6.2.3 區塊鏈P2P網絡協議 136 6.3 小結 147 第二篇 實戰篇 第7章 比特幣 150 7.1 比特幣的特點 150 7.2 比特幣的P2P網絡 153 7.2.1 點對點的錢包節點分類 153 7.2.2 全節點的分布式存儲 154 7.2.3 交易和區塊在節點間的傳播同步 156 7.3 比特幣的發行機制 157 7.3.1 總量上限2100萬的實現 157 7.3.2 打包區塊的原理 158 7.3.3 礦池與礦工的關系 161 7.4 比特幣的賬號系統 163 7.4.1 私鑰與公鑰 163 7.4.2 簽名信息與校驗簽名 165 7.4.3 腦口令 165 7.4.4 榮耀地址與批量地址 167 7.4.5 多重簽名地址 168 7.4.6 隔離驗證SW地址 177 7.5 比特幣的生態系統 177 7.6 開發實施一個比特幣存證應用 179 7.6.1 環境準備 179 7.6.2 示例程序 182 7.7 小結 184 第8章 以太坊 185 8.1 以太坊關鍵概念 186 8.2 以太坊的架構 188 8.2.1 以太坊數據模型 189 8.2.2 以太坊的應用架構 195 8.3 以太坊智能合約 197 8.3.1 合約類型和調用示例 197 8.3.2 合約編譯和部署過程 199 8.3.3 Solidity高級合約語言 201 8.3.4 案例:構建、編譯與部署一個智能合約 203 8.4 以太坊適用場景剖析 216 8.5 小結 217 第9章 超級賬本Fabric 218 9.1 Fabric基礎架構 219 9.1.1 架構概述 219 9.1.2 主要組件 220 9.1.3 P2P網絡 221 9.1.4 通道 222 9.1.5 分布式賬本 222 9.1.6 共識機制 223 9.1.7 智能合約(鏈碼) 224 9.1.8 成員服務提供者 225 9.1.9 交易流程 225 9.2 架構詳細原理 227 9.2.1 成員身份管理 227 9.2.2 通道的結構 232 9.2.3 鏈碼 238 9.3 應用開發流程 245 9.3.1 前期準備 246 9.3.2 定義Fabric集群 246 9.3.3 啟動Fabric集群 248 9.3.4 鏈碼設計 248 9.3.5 鏈碼部署 251 9.3.6 SDK簡介 251 9.3.7 應用的API開發 254 9.3.8 界面開發 257 9.3.9 集成 260 9.3.10 測試應用 261 9.3.11 擴展應用中的組織數目 263 9.4 小結 271 第三篇 進階篇 第10章 其他區塊鏈平臺 274 10.1 區塊鏈架構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274 10.2 區塊鏈平臺的典型需求和發展方向 276 10.2.1 區塊鏈平臺的典型需求 276 10.2.2 區塊鏈平臺的發展方向 277 10.3 其他區塊鏈平臺 278 10.3.1 以太坊:區塊鏈龍頭的轉型升級 278 10.3.2 EOS:區塊鏈操作系統 281 10.3.3 Cardano:具有隱私和法規的區塊鏈 289 10.3.4 基于區塊鏈的支付協議:Ripple與Stellar 291 10.3.5 側鏈代表:RootStock、Polkadot和Cosmos 294 10.3.6 分片擴容:Zilliqa叫板Visa 296 10.3.7 垮鏈技術:價值互聯網的紐帶 297 10.3.8 DAG:區塊鏈的革新 300 10.3.9 Hashgraph:區塊鏈的新競爭者 304 10.3.10 區塊鏈存儲 306 10.3.11 安全和隱私保護 310 10.4 一句話解釋主要加密貨幣 310 10.5 小結 312 第11章 區塊鏈常見問題剖析 313 11.1 區塊鏈的技術局限 313 11.1.1 區塊鏈不可能三角 313 11.1.2 數據冗余 313 11.1.3 區塊鏈安全性 314 11.1.4 挖礦和其他共識協議的弱點 315 11.1.5 交易速度 316 11.2 區塊鏈的安全問題 317 11.2.1 51%攻擊問題 317 11.2.2 女巫攻擊 317 11.2.3 交易所 318 11.2.4 以太坊智能合約安全漏洞 320 11.2.5 區塊鏈安全性的測試指標 321 11.3 挖礦和共識協議的弱點 322 11.3.1 中本聰一失之慮 322 11.3.2 挖礦和算力集中困境 322 11.3.3 其他共識算法及其問題 323 11.4 交易效率問題 323 11.4.1 比特幣和以太坊的交易效率困境 323 11.4.2 比特幣擴容 324 11.4.3 比特幣的隔離驗證、閃電網絡與側鏈 324 11.4.4 基于DAG的提速技術 326 11.4.5 其他提速思路 328 11.5 系統升級維護問題 328 11.5.1 硬分叉史記 328 11.5.2 系統升級維護難題和分叉 329 11.6 小結 329 第12章 區塊鏈評測 330 12.1 評測的難點 331 12.2 評測的策略 333 12.3 應用層評測 337 12.4 合約層評測 338 12.5 激勵層評測 340 12.6 共識層評測 341 12.7 網絡層評測 345 12.8 數據層評測 345 12.9 輔助工具 347 12.10 小結 350 后記 351 |
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