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10/8 新書到! 10/1 新書到! 9/24 新書到! 9/18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TensorFlow與卷積神經網絡從算法入門到項目實戰

( 簡體 字)
作者:華超類別:1. -> 程式設計 -> 機器學習
譯者: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TensorFlow與卷積神經網絡從算法入門到項目實戰 3dWoo書號: 51571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有庫存
NT售價: 495

出版日:9/1/2019
頁數:396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ISBN:9787121370786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深度學習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越來越多的開發人員準備或者正在轉入這個領域。不過這方面大部分的網絡資源都是從理論方面講解卷積神經網絡中網絡層(如卷積、反卷積等)原理的,很少以簡單例子并通過代碼實現的方式介紹。初學者希望能快速理解抽象的理論原理,親自動手設計網絡結構并能完成模型的訓練;有一定基礎的人員希望能夠對網絡層節點原理有進一步理解。本書從最基礎的內容出發,將實際項目中卷積神經網絡用到的大部分函數和原理進行講解并實踐。
初入卷積神經網絡領域的人員對高維數組(Tensor)的相關維度計算操作難以理解,閱讀理論原理后也是一知半解。本書從TensorFlow基礎開始講解,再介紹卷積神經網絡,然后介紹TensorFlow的進階內容。在每一個知識點后均會附加示例代碼以加深理解,最后以實際項目“中文手寫字識別”對整本書內容進行綜合運用。不管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經驗的深度卷積神經網絡開發人員,相信在閱讀完本書后一定會收獲頗豐。
因受作者水平和成書時間所限,書中難免存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特色
1. 內容由淺入深,TensorFlow的使用從基礎到進階
本書內容包含TensorFlow訓練模型期間所用到的大部分函數和場景,也包括通過實例詳細講解的TensorFlow函數和模型訓練技巧,這些都是筆者在實際項目中經驗的提煉。
2. 手寫代碼實現卷積、反卷積等操作,讓抽象的理論更容易理解
本書介紹了卷積神經網絡中所使用到的大部分計算節點,并使用Python代碼實現其等價算法。大部分關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資料介紹都過于抽象,往往使得讀者一知半解。本書從實際代碼搭配實際數據例子的角度介紹卷積神經網絡,使卷積神經網絡簡單化、具體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掌握。
3. 手寫代碼實現當前先進的卷積神經網絡
大部分官方提供的現代先進的卷積神經網絡結構源碼封裝太深,初學者往往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理解。本書以簡單的代碼引導讀者動手實現先進的網絡結構,幫助讀者理解。
4. 實現手寫漢字識別,并移植到服務器端和移動端
運用本書知識點,帶領讀者完成了中文手寫字識別模型訓練。完成模型訓練后最重要的事情是投入平臺使用,本書介紹了將模型移植到服務器端、Android端和iOS端的詳細操作,基本涵蓋所有的實際部署平臺。
本書內容及體系結構
本書分為4篇,共13章內容,包括TensorFlow基礎篇、卷積神經網絡篇、TensorFlow進階篇及卷積神經網絡實戰篇。
第1章 緒論
人工智能在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等領域中,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本章介紹人工智能發展史和TensorFlow等的安裝。
第2章 TensorFlow基礎入門
本章涵蓋了TensorFlow框架的數值計算的基本使用方法,主要包括TensorFlow中的圖的概念,TensorFlow中的Tensor對象,TensorFlow中的常量與變量,TensorFlow中的流程控制,TensorFlow中的位運算及TensorFlow中的字符串處理等基礎主題。
第3章 高維Tensor對象的工具函數
對于一維、二維和三維數組我們比較容易理解,但是一旦數據的維度上升到四維甚至更高維度時,往往比較抽象。在本章中,我們學習高維Tensor對象常用的操作函數。
第4章 前饋網絡
前饋網絡不需要關心梯度和參數更新問題,只需關心輸入、輸出和當前節點的參數。相比反向傳播,前饋網絡(也稱為前向網絡)更容易理解。本章我們介紹前饋網絡計算的各個常見網絡層原理,以及使用TensorFlow框架實現各個層的方法,并且同時使用Python代碼實現。
第5章 常見網絡
近年來,卷積神經網絡經歷了高速發展。相關研究人員開發了一些擁有高效、快速及易收斂等特性的卷積神經網絡結構,如MobileNet、ResNet、DenseNet等。本章就來學習這些常用的網絡結構,以及這些網絡的優勢與運用。
第6章 TensorFlow數據存取
本章學習數據的存取方法,包括訓練集數據和模型數據的存取。
第7章 TensorFlow數據預處理
在讀取圖片數據后,通過對圖片做隨機光線變化、隨機裁剪、隨機旋轉等預處理操作可以擴充訓練集。本章學習使用TensorFlow框架中的圖像處理函數,以及在TensorFlow框架中調用OpenCV接口的方法。
第8章 TensorFlow模型訓練
使用TensorFlow模型訓練需要掌握一些常見功能的實現,本章主要介紹在模型訓練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內容。
第9章 TensorBoard可視化工具
在模型訓練過程中,可以借助TensorBoard可視化工具對誤差值loss的變化曲線、學習率變化曲線、參數變量變化及圖像中間結果等實現可視化監控。本章就來介紹在卷積神經網絡中常用的TensorBoard內置功能。
第10章 中文手寫字識別
本章以中文手寫字識別項目來綜合使用前面章節的內容。中文手寫字識別也可以看成一個分類問題,即識別出輸入圖像所屬的分類,每一種分類對應一個漢字。
第11章 移植模型到TensorFlow Serving端
本章學習將訓練保存的模型轉為服務器端可執行的模型,在服務器端部署模型及其代碼實現,并且提供一個HTTP服務接口,實現手寫字識別。
第12章 移植TensorFlow模型到Android端
本章分別介紹使用TensorFlow Mobile和TensorFlow Lite庫將TensorFlow 模型移植到Android端的方法。
第13章 移植TensorFlow模型到iOS端
本章介紹將TensorFlow模型轉為CoreML模型,并部署到iOS端使用的方法。
本書讀者對象
? Python程序員。
? 卷積神經網絡愛好者。
? TensorFlow編程人員。
? 人工智能開發人員。
? 機器學習相關人員。
內容簡介:

本書從TensorFlow基礎講起,逐步深入TensorFlow進階實戰,最后配合項目實戰案例,重點介紹了實用TensorFlow庫訓練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并將模型移植到服務器端、Android端和iOS端的知識。讀者不但可以系統地學習TensorFlow庫的使用,還能加深對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理解。本書分為4篇,共13章,涵蓋的主要內容有人工智能發展歷程,TensorFlow基礎入門,高維Tensor對象的工具函數,前饋網絡,常見網絡,TensorFlow數據存取,TensorFlow數據預處理,TensorFlow模型訓練,TensorBoard可視化工具,中文手寫字識別,移植模型到TensorFlow Serving端,移植TensorFlow模型到Android端,移植TensorFlow模型到iOS端。
目錄:

第一篇 TensorFlow基礎篇
第1章 緒論 2
1.1 人工智能簡介 2
1.2 卷積神經網絡 3
1.3 搭建TensorFlow框架環境 5
1.3.1 安裝Anaconda 5
1.3.2 安裝TensorFlow 7
第2章 TensorFlow基礎入門 9
2.1 第一個TensorFlow程序 9
2.1.1 TensorFlow中的hello world 9
2.1.2 TensorFlow中的圖 11
2.1.3 靜態圖與動態圖 14
2.2 初識Session 15
2.2.1 將Session對象關聯Graph對象 15
2.2.2 Session參數配置 17
2.3 常量與變量 18
2.3.1 TensorFlow中的常量 18
2.3.2 TensorFlow中的變量 20
2.3.3 TensorFlow中的tf.placeholder 28
2.4 Tensor對象 29
2.4.1 什么是Tensor對象 29
2.4.2 Python對象轉Tensor對象 31
2.4.3 Tensor對象轉Python對象 32
2.4.4 SparseTensor對象 34
2.4.5 強制轉換Tensor對象數據類型 35
2.5 Operation對象 37
2.5.1 什么是Operation對象 37
2.5.2 獲取并執行Operation對象 37
2.6 TensorFlow流程控制 40
2.6.1 條件判斷tf.cond與tf.where 40
2.6.2 TensorFlow比較判斷 43
2.6.3 TensorFlow邏輯運算 44
2.6.4 循環tf.while_loop 45
2.7 TensorFlow位運算 48
2.7.1 且位運算 48
2.7.2 或位運算 49
2.7.3 異或位運算 50
2.7.4 取反位運算 51
2.8 TensorFlow字符串 52
2.8.1 字符串的定義與轉換 53
2.8.2 字符串拆分 55
2.8.3 字符串拼接 56
第3章 高維Tensor對象的工具函數 58
3.1 重定義Shape 58
3.1.1 Reshape原理 58
3.1.2 函數tf.reshape 59
3.1.3 使用Python實現Reshape 60
3.2 維度交換函數 62
3.2.1 Transpose原理 62
3.2.2 函數tf.transpose 63
3.2.3 使用Python實現Transpose 64
3.3 維度擴充與消除 65
3.3.1 函數tf.expand_dims 65
3.3.2 函數tf.squeeze 66
3.4 Tensor對象裁剪 68
3.4.1 Tensor對象裁剪原理 68
3.4.2 函數tf.slice 69
3.5 Tensor對象拼接 70
3.5.1 Tensor對象拼接原理 70
3.5.2 函數tf.concat使用 71
3.6 tf.stack與tf.unstack 72
3.6.1 函數tf.stack的原理 72
3.6.2 函數tf.stack的使用 73
3.6.3 函數tf.unstack的使用 76
3.7 tf.argmax與tf.argmin 79
3.7.1 函數tf.argmax與tf.argmin的原理 79
3.7.2 函數tf.argmax與tf.argmin的使用 79
第二篇 卷積神經網絡篇
第4章 前饋網絡 83
4.1 卷積 83
4.1.1 卷積的原理 83
4.1.2 輸出寬高與輸入、Stride、卷積核及Padding之間的關系 90
4.1.3 空洞卷積 92
4.1.4 在TensorFlow中使用卷積 93
4.1.5 用Python語言實現卷積算法 95
4.2 反卷積 97
4.2.1 反卷積的原理 97
4.2.2 輸出寬高與輸入、Stride、反卷積核及Padding之間的關系 103
4.2.3 在TensorFlow中使用反卷積 105
4.2.4 用Python語言實現反卷積算法 110
4.3 Batch Normalization 113
4.3.1 Batch Normalization的原理 113
4.3.2 在TensorFlow中使用Batch Normalization 114
4.3.3 用Python語言實現Batch Normalization 122
4.3.4 在TensorFlow中使用Batch Normalization時的注意事項 123
4.4 Instance Normalization 125
4.4.1 Instance Normalization的原理 125
4.4.2 在TensorFlow中使用Instance Normalization 126
4.4.3 用Python語言實現Instance Normalization 130
4.5 全連接層 132
4.5.1 全連接層的原理 132
4.5.2 在TensorFlow中使用全連接層 133
4.5.3 用Python語言實現全連接層 134
4.6 激活函數 135
4.6.1 激活函數的作用 135
4.6.2 Sigmoid函數 136
4.6.3 Tanh函數 138
4.6.4 ReLU函數 140
4.7 池化層 142
4.7.1 池化層的原理 142
4.7.2 在TensorFlow中使用池化層 146
4.7.3 用Python語言實現池化層 150
4.8 Dropout 153
4.8.1 Dropout的作用 153
4.8.2 在TensorFlow中使用Dropout 154
第5章 常見網絡 156
5.1 移動端定制卷積神經網絡——MobileNet 156
5.1.1 MobileNet的原理與優勢 156
5.1.2 在TensorFlow中實現MobileNet卷積 158
5.1.3 用Python語言實現Depthwise卷積 164
5.1.4 MobileNet完整的網絡結構 167
5.1.5 MobileNet V2進一步裁剪加速 168
5.2 深度殘差網絡——ResNet 171
5.2.1 ResNet的結構與優勢 171
5.2.2 在TensorFlow中實現ResNet 172
5.2.3 完整的ResNet網絡結構 175
5.3 DenseNet 176
5.3.1 DenseNet的結構與優勢 176
5.3.2 在TensorFlow中實現DenseNet 177
5.3.3 完整的DenseNet網絡結構 180
第三篇 TensorFlow進階篇
第6章 TensorFlow數據存取 183
6.1 隊列 183
6.1.1 構建隊列 183
6.1.2 Queue、QueueRunner及Coordinator 190
6.1.3 在隊列中批量讀取數據 194
6.2 文件存取 200
6.2.1 讀取文本文件 200
6.2.2 讀取定長字節文件 202
6.2.3 讀取圖片 205
6.3 從CSV文件中讀取訓練集 207
6.3.1 解析CSV格式文件 207
6.3.2 封裝CSV文件讀取類 209
6.4 從自定義文本格式文件中讀取訓練集 210
6.4.1 解析自定義文本格式文件 211
6.4.2 封裝自定義文本格式文件讀取類 212
6.5 TFRecord方式存取數據 213
6.5.1 將數據寫入TFRecord文件 214
6.5.2 從TFRecord文件中讀取數據 215
6.6 模型存取 217
6.6.1 存儲模型 217
6.6.2 從checkpoint文件中加載模型 220
6.6.3 從meta文件中加載模型 222
6.6.4 將模型導出為單個pb文件 223
第7章 TensorFlow數據預處理 226
7.1 隨機光照變化 226
7.1.1 隨機飽和度變化 226
7.1.2 隨機色相變化 228
7.1.3 隨機對比度變化 230
7.1.4 隨機亮度變化 232
7.1.5 隨機伽瑪變化 234
7.2 翻轉、轉置與旋轉 237
7.2.1 隨機上下、左右翻轉 237
7.2.2 隨機圖像轉置 239
7.2.3 隨機旋轉 241
7.3 裁剪與Resize 245
7.3.1 圖像裁剪 245
7.3.2 圖像Resize 249
7.3.3 其他Resize函數 254
7.4 用OpenCV對圖像進行動態預處理 256
7.4.1 靜態預處理與動態預處理 256
7.4.2 在TensorFlow中調用OpenCV 257
第8章 TensorFlow模型訓練 260
8.1 反向傳播中的優化器與學習率 260
8.1.1 Global Step與Epoch 260
8.1.2 梯度理論 260
8.1.3 使用學習率與梯度下降法求最優值 262
8.1.4 TensorFlow中的優化器 265
8.1.5 優化器中常用的函數 265
8.1.6 在TensorFlow中動態調整學習率 269
8.2 模型數據與參數名稱映射 273
8.2.1 通過名稱映射加載 273
8.2.2 以pickle文件為中介加載模型 275
8.3 凍結指定參數 277
8.3.1 從模型中加載部分參數 277
8.3.2 指定網絡層參數不參與更新 278
8.3.3 兩個學習率同時訓練 280
8.4 TensorFlow中的命名空間 282
8.4.1 使用tf.variable_scope添加名稱前綴 282
8.4.2 使用tf.name_scope添加名稱前綴 284
8.4.3 tf.variable_scope與tf.name_scope的混合使用 285
8.5 TensorFlow多GPU訓練 286
8.5.1 多GPU訓練讀取數據 286
8.5.2 平均梯度與參數更新 289
第9章 TensorBoard可視化工具 293
9.1 可視化靜態圖 293
9.1.1 圖結構系列化并寫入文件 293
9.1.2 啟動TensorBoard 294
9.2 圖像顯示 296
9.2.1 系列化圖像Tensor并寫入文件 296
9.2.2 用TensorBoard查看圖像 299
9.3 標量曲線 301
9.3.1 系列化標量Tensor并寫入文件 301
9.3.2 用TensorBoard查看標量曲線 302
9.4 參數直方圖 303
9.4.1 系列化參數Tensor并寫入文件 303
9.4.2 用TensorBoard查看參數直方圖 304
9.5 文本顯示 306
9.5.1 系列化文本Tensor并寫入文件 306
9.5.2 用TensorBoard查看文本 307
第四篇 卷積神經網絡實戰篇
第10章 中文手寫字識別 310
10.1 網絡結構及數據集 310
10.1.1 網絡結構 310
10.1.2 數據集 311
10.2 代碼實現 312
10.2.1 封裝通用網絡層 312
10.2.2 定義網絡結構 314
10.2.3 數據讀取 316
10.2.4 訓練代碼實現 318
10.3 模型訓練 321
10.4 模型精度測試 321
10.4.1 精度測試 322
10.4.2 代碼實現 322
第11章 移植模型到TensorFlow Serving端 324
11.1 模型轉換 324
11.1.1 轉換模型為TensorFlow Serving模型 324
11.1.2 代碼實現 327
11.2 模型部署 329
11.2.1 搭建TensorFlow Serving環境 329
11.2.2 啟動TensorFlow Serving服務 331
11.3 HTTP服務實現 333
11.3.1 使用gRPC調用TensorFlow Serving服務 333
11.3.2 實現HTTP服務 334
11.4 前端交互實現 336
11.4.1 界面布局 336
11.4.2 手寫板實現 337
11.4.3 數據交互 339
11.4.4 流程測試 340
第12章 移植TensorFlow模型到Android端 341
12.1 交互界面 341
12.1.1 頁面布局 341
12.1.2 實現手寫板 342
12.2 使用TensorFlow Mobile庫 346
12.2.1 模型轉換 347
12.2.2 模型調用 347
12.2.3 模型測試 351
12.3 使用TensorFlow Lite庫 354
12.3.1 模型轉換 354
12.3.2 模型調用 355
12.3.3 模型測試 360
第13章 移植TensorFlow模型到iOS端 361
13.1 界面布局 361
13.1.1 頁面布局 361
13.1.2 實現手寫板 362
13.1.3 界面布局代碼實現 366
13.2 TensorFlow 模型轉CoreML模型 369
13.2.1 模型轉換 369
13.2.2 分析模型對象的調用接口 370
13.3 模型調用 373
13.3.1 實現模型調用 373
13.3.2 模型測試 376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