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庫存】NT售價: 445 元
全書以Cadence為平臺,全面講解了電路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全書共15章,內容包括Cadence概述、原理圖設計概述、原理圖編輯環境、原理圖設計基礎、原理圖的繪制、原理圖的后續處理、高級原理圖設計、創建元器件庫、創建PCB封裝庫、Allegro PCB設計平臺、PCB設計基礎、印制電路板設計、電路板后期處理、仿真電路原理圖設計和仿真電路電路板設計。在講解的過程中,內容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各章節既相對獨立又前后關聯。全書解說翔實,圖文并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本書隨書配送多媒體電子資料,包含全書實例操作過程錄屏AVI文件和實例源文件,讀者可以通過多媒體光盤方便直觀地學習本書內容。本書既可作為初學者的入門與提高教材,也可作為相關行業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各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學習參考。
前言第1章 Cadence概述1.1 Cadence簡介1.1.1 Cadence特點1.1.2 Cadence新功能1.2 Cadence軟件的安裝1.3 電路板總體設計流程1.4 Cadence SPB 17.2的啟動1.4.1 原理圖開發環境1.4.2 印制板電路的開發環境1.4.3 信號分析環境1.4.4 仿真編輯環境1.4.5 編程編輯環境第2章 原理圖設計概述2.1 電路設計的概念2.2 原理圖功能簡介2.3 原理圖設計平臺2.4 Design Entry CIS原理圖圖形界面2.4.1 OrCAD Capture CIS界面簡介2.4.2 項目管理器2.4.3 菜單欄2.4.4 工具欄2.5 Design Entry HDL原理圖圖形界面2.5.1 OrCAD Capture HDL界面簡介2.5.2 OrCAD Capture HDL特性2.5.3 項目管理器2.5.4 菜單欄2.5.5 工具欄第3章 原理圖編輯環境3.1 電路原理圖的設計步驟3.2 原理圖類型簡介3.3 文件管理系統3.3.1 新建文件3.3.2 保存文件3.3.3 打開文件3.3.4 刪除文件3.3.5 重命名文件3.3.6 移動文件3.3.7 更改文件類型3.4 配置系統屬性3.4.1 顏色設置3.4.2 格點屬性3.4.3 設置縮放窗口3.4.4 選取模式3.4.5 雜項3.4.6 文字編輯3.4.7 電路板仿真3.5 設置設計環境3.5.1 字體的設置3.5.2 標題欄的設置3.5.3 頁面尺寸的設置3.5.4 網格屬性3.5.5 層次圖參數的設置3.5.6 SDT兼容性的設置3.6 原理圖頁屬性設置3.7 視圖操作3.7.1 窗口顯示3.7.2 圖紙顯示第4章 原理圖設計基礎4.1 原理圖分類4.2 原理圖設計的一般流程4.3 原理圖的組成4.4 原理圖圖紙設置4.5 加載元器件庫4.5.1 元器件庫的分類4.5.2 打開“Place Part(放置元件)”面板4.5.3 加載和卸載元器件庫4.6 放置元器件4.6.1 搜索元器件4.6.2 元器件操作4.6.3 放置元器件4.6.4 調整元器件位置4.6.5 元器件的復制和刪除4.6.6 元器件的固定4.7 元器件的屬性設置4.7.1 屬性設置4.7.2 參數設置4.7.3 編輯元件外觀4.8 原理圖連接工具4.9 元器件的電氣連接4.9.1 導線的繪制4.9.2 總線的繪制4.9.3 總線分支線的繪制4.9.4 自動連線4.9.5 放置手動連接4.9.6 放置電源符號4.9.7 放置接地符號4.9.8 放置網絡標簽4.9.9 放置不連接符號4.10 操作實例4.10.1 實用門鈴電路設計4.10.2 看門狗電路設計4.10.3 定時開關電路設計4.10.4 A/D轉換電路設計第5章 原理圖的繪制5.1 繪圖工具5.1.1 繪制直線5.1.2 繪制多段線5.1.3 繪制矩形5.1.4 繪制橢圓5.1.5 繪制橢圓弧5.1.6 繪制圓弧5.1.7 繪制貝塞爾曲線5.1.8 放置文本5.1.9 放置圖片5.2 標題欄的設置5.3 原理圖庫5.3.1 新建庫文件5.3.2 加載庫文件5.3.3 繪制庫元件5.3.4 繪制含有子部件的庫元件5.4 操作實例5.4.1 音樂閃光燈電路5.4.2 時鐘電路第6章 原理圖的后續處理6.1 元器件的常用操作6.1.1 查找6.1.2 替換6.1.3 定位6.1.4 建立壓縮文檔6.2 差分對的建立6.3 信號屬性6.3.1 網絡分配屬性6.3.2 Footprint屬性6.3.3 Room屬性6.4 電路圖的檢查6.5 設計規則檢查6.6 元器件編號管理6.6.1 自動編號6.6.2 反向標注6.7 自動更新屬性6.8 報表輸出6.8.1 生成網絡表6.8.2 元器件報表6.8.3 交叉引用元件報表6.8.4 屬性參數文件6.9 打印輸出6.9.1 設置打印屬性6.9.2 打印區域6.9.3 打印預覽6.9.4 打印6.10 操作實例6.10.1 模擬電路設計6.10.2 晶體管電路圖設計6.10.3 時鐘電路設計第7章 高級原理圖設計7.1 高級原理圖設計7.2 平坦式電路7.2.1 平坦式電路圖特點7.2.2 平坦式電路圖結構7.3 層次式電路7.3.1 層次式電路圖特點7.3.2 層次式電路圖結構7.3.3 層次式電路圖分類7.4 圖紙的電氣連接7.4.1 放置電路端口7.4.2 放置頁間連接符7.4.3 放置圖表符7.4.4 放置圖紙入口7.5 層次電路的設計方法7.5.1 自上而下的層次原理圖設計7.5.2 自下而上的層次原理圖設計7.6 操作實例7.6.1 過零調功電路7.6.2 自上而下繪制單片機多通道電路7.6.3 自下而上繪制單片機多通道電路第8章 創建元器件庫8.1 原理圖元器件庫編輯器8.1.1 啟動Library Explorer8.1.2 Library Explorer圖形界面8.1.3 新建庫文件8.1.4 導入庫文件8.1.5 新建庫元件8.2 元器件編輯器8.2.1 庫元器件編輯器8.2.2 封裝編輯8.2.3 元器件符號編輯8.2.4 加載元器件封裝8.2.5 編譯元器件8.3 元器件編輯器環境設置8.4 元器件的創建8.4.1 創建封裝8.4.2 創建管腳第9章 創建PCB封裝庫9.1 封裝的基本概念9.1.1 常用封裝介紹9.1.2 封裝文件9.2 元器件封裝概述9.3 常用元器件的封裝介紹9.3.1 分立元器件的封裝9.3.2 集成電路的封裝9.4 Allegro Package圖形界面9.4.1 標題欄9.4.2 菜單欄9.4.3 工具欄9.4.4 視圖9.5 設置工作環境9.6 元器件的封裝設計9.6.1 使用向導建立封裝零件9.6.2 手動建立零件封裝9.7 焊盤的概述9.7.1 焊盤的基本概念9.7.2 焊盤設計原則9.8 Pad Designer圖形編輯器9.8.1 菜單欄9.8.2 工作區9.9 焊盤設計9.9.1 鉆孔焊盤9.9.2 熱風焊盤設計9.9.3 貼片焊盤設計9.10 過孔設計9.10.1 通孔設計9.10.2 盲孔設計9.10.3 埋孔設計9.11 報表文件9.12 操作實例9.12.1 正方形有鉆孔焊盤9.12.2 圓形有鉆孔焊盤9.12.3 橢圓形有鉆孔焊盤第10章 Allegro PCB 設計平臺10.1 PCB編輯器界面簡介10.1.1 標題欄10.1.2 菜單欄10.1.3 工具欄10.1.4 控制面板10.1.5 視窗10.1.6 狀態欄10.1.7 命令窗口10.1.8 工作區10.2 文件管理系統10.2.1 新建文件10.2.2 打開文件10.2.3 保存文件10.2.4 打印文件10.3 參數設置10.3.1 設計參數設置10.3.2 設置子集選項10.3.3 設置盲孔屬性10.4 信息顯示10.5 用戶屬性設置10.6 快捷操作10.6.1 視圖顯示10.6.2 Script功能10.6.3 Strokes功能第11章 PCB設計基礎11.1 印制電路板概述11.1.1 印制電路板的概念11.1.2 PCB設計流程11.1.3 文件類型11.1.4 印制電路板設計的基本原則11.2 建立電路板文件11.2.1 使用向導創建電路板11.2.2 手動創建電路板11.3 電路板物理結構及環境參數設置11.3.1 圖紙參數設置11.3.2 電路板的物理邊界11.3.3 編輯物理邊界11.3.4 放置定位孔11.3.5 設定層面11.3.6 設置柵格11.3.7 顏色設置11.3.8 板約束區域11.4 在PCB文件中導入原理圖網絡表信息11.5 元件布局屬性11.5.1 添加Room屬性11.5.2 添加Place_Tag屬性11.6 擺放封裝元件11.6.1 元件的手工擺放11.6.2 元件的快速擺放11.7 PCB編輯環境顯示11.7.1 飛線的顯示11.7.2 對象的交換11.8 布局11.8.1 自動布局11.8.2 交互式布局11.9 PCB編輯器的編輯功能11.9.1 對象的選取和取消選取11.9.2 對象的移動11.9.3 對象的刪除11.9.4 對象的復制11.9.5 對象的鏡像11.9.6 對象的旋轉11.9.7 文字的調整11.9.8 元件的鎖定與解鎖11.10 回編11.11 3D效果圖11.12 操作實例11.12.1 創建電路板11.12.2 導入原理圖網絡表信息11.12.3 圖紙參數設置11.12.4 電路板的物理邊界11.12.5 放置定位孔11.12.6 放置工作格點11.12.7 電路板的電氣邊界11.12.8 編輯元件屬性11.12.9 擺放元件11.12.10 元件布局11.12.11 3D效果圖第12章 印制電路板設計12.1 PCB設計規則12.1.1 設置電氣規則12.1.2 設置間距規則12.1.3 設置物理規則12.1.4 設置其他設計規則12.2 覆銅12.2.1 覆銅分類12.2.2 覆銅區域12.2.3 覆銅參數設置12.2.4 為平面層繪制覆銅區域12.3 分割平面12.3.1 使用Anti Etch方法分割平面12.3.2 使用添加多邊形的方法進行分割平面12.4 布線12.4.1 設置柵格12.4.2 手動布線12.4.3 扇出12.4.4 群組布線12.4.5 設置自動布線的規則12.4.6 自動布線12.4.7 PCB Router布線器12.5 補淚滴12.6 操作實例12.6.1 時鐘電路12.6.2 電磁兼容電路第13章 電路板的后期處理13.1 電路板的報表輸出13.1.1 生成元件報告13.1.2 生成元件清單報表13.1.3 生成元件管腳信息報告13.1.4 生成網絡表報告13.1.5 生成符號管腳報告13.2 元件標號重命名13.2.1 分配元件序號13.2.2 自動重命名元件標號13.2.3 手動重命名元件標號13.3 DFA檢查13.4 測試點的生成13.4.1 自動加入測試點13.4.2 建立測試夾具鉆孔文件13.4.3 修改測試點13.5 標注尺寸13.5.1 尺寸樣式13.5.2 標注尺寸13.5.3 編輯尺寸標注13.6 絲印層調整13.7 制造數據的輸出13.8 鉆孔數據13.9 元件封裝符號的更新13.10 技術文件13.10.1 輸出技術文件13.10.2 查看技術文件13.10.3 導入技術文件13.11 env文件的修改操作13.12 操作實例第14章 仿真電路原理圖設計14.1 電路仿真的基本概念14.2 電路仿真的基本方法14.2.1 仿真原理圖文件14.2.2 仿真原理圖電路14.2.3 建立仿真描述文件14.3 仿真分析類型14.3.1 直流掃描分析(DC Sweep)14.3.2 交流分析14.3.3 噪聲分析(Noise Analysis)14.3.4 瞬態分析〔Time Domain(Transient)]14.3.5 傅里葉分析〔Time Domain(Transient)〕14.3.6 靜態工作點分析(Bias Point)14.3.7 蒙托卡羅分析(Monte Carlo Analysis)14.3.8 最壞情況分析14.3.9 參數分析(Parameter Sweep)14.3.10 溫度分析(Temperature Sweep)14.4 獨立激勵信號源14.4.1 直流激勵信號源14.4.2 正弦激勵信號源14.4.3 脈沖激勵信號源14.4.4 分段線性激勵信號源14.4.5 指數激勵信號源14.4.6 調頻激勵信號源14.5 數字信號源14.5.1 時鐘型信號源14.5.2 基本型信號源14.5.3 文件型激勵信號源14.5.4 圖形編輯型激勵信號源14.6 特殊仿真元器件的參數設置14.6.1 IC符號14.6.2 NODESET符號14.6.3 電容、電感初始值的設置14.7 仿真元器件的參數設置第15章 仿真電路板設計15.1 電路板仿真概述15.2 電路板仿真步驟15.3 IBIS模型的轉化15.3.1 Model Integrity界面簡介15.3.2 IBIS to DML轉換器15.3.3 解析的IBIS文件結果15.3.4 在Model Integrity中仿真IOCell模型15.3.5 Espice to Spice轉換器15.4 PCB仿真圖形界面15.5 提取網絡拓撲結構15.5.1 設置疊層15.5.2 直流電壓值的設置15.5.3 DML模型庫的加載15.5.4 模型分配15.5.5 網絡拓撲結構屬性設置15.5.6 提取網絡拓撲結構15.6 SigXplorer圖形編輯界面15.7 PCB前仿真15.7.1 設置仿真參數15.7.2 設置激勵源15.7.3 執行仿真15.7.4 分析仿真結果15.8 給拓撲加約束15.8.1 掃描運行參數15.8.2 添加、編輯拓撲約束15.8.3 將拓撲結構賦給相應的網絡15.9 后仿真附錄附錄1 PADS格式向Allegro格式的轉換附錄2 DXF格式向Allegro格式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