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Kubernetes權威指南:從Docker到Kubernetes實踐全接觸(第5版)

( 簡體 字)
作者:龔正 等類別:1. -> 作業系統 -> Docker
譯者: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Kubernetes權威指南:從Docker到Kubernetes實踐全接觸(第5版) 3dWoo書號: 54484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NT售價: 1200

出版日:5/1/2021
頁數:992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ISBN:9787121409981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推 薦 序
經過作者們多年的實踐經驗積累及長期以來的持續更新,本書終于和我們見面了。我有幸作為首批讀者,提前學習了這本云計算技術領域的經典大作。
這一次的版本修訂,增加了很多Kubernetes新特性介紹,幾乎每一章都有較多的內容補充和更新。本版的章節結構繼承了上一版的整體編排順序和風格,以方便讀者閱讀。在我看來,本書的內容非常全面:從概念和基礎入門到架構原理,從運行機制到開發源碼,再從系統運維到應用實踐,都有全面、細致的講解。本書圖文并茂、內容豐富、由淺入深,對基本原理闡述清晰,對系統架構分析透徹,對實踐經驗講解深刻,充分講解了Kubernetes的核心技術原理和實現,是學習Kubernetes技術的必備書籍,也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紅寶書”。
本書非常值得閱讀的原因還有以下幾點。
首先,本書作者都在云計算行業深耕十年以上,擁有大量豐富的一線實踐經驗。書中的觀點和經驗,均是由本書作者在多年建設、維護大型應用系統的實踐過程中積累而成的,具有很高的借鑒性和普適性。通過學習書中的Kubernetes開發指南、集群管理等內容,讀者不僅可以提高個人的開發技能,還可以解決在實踐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各種問題。
然后,本書通過大量的實例操作來幫助讀者深刻理解Kubernetes中的各種概念和技能。例如,書中介紹了使用Java訪問Kubernetes API的例子,讀者在結合自己的實際應用需求對其稍做調整和配置修改后,就可以將這些方法用于正在開發的項目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對有一定Java基礎的專業人士快速學習Kubernetes的各種細節和實踐操作十分有利,能夠幫助開發者節省大量的時間。
再次,為了讓初學者快速入門,本書在技術語言中穿插了大量的圖表和應用場景示例,以案例、流程、圖示等多種方式幫助讀者加深理解。本書還配備了即時在線交流工具和專業的后臺技術支持團隊。如果您在開發和應用過程中遇到各類相關問題,則均可直接聯系該團隊的開發支持專家。
最后,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為云而生的云原生架構和思想已被大量企業所接受。容器云、微服務、DevOps、Serverless已成為企業落地云原生的關鍵技術,而Kubernetes作為容器云的核心基礎和事實標準,已成為當今互聯網企業和傳統IT企業的云基礎設施要素,例如中國移動、谷歌、VMware、華為、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Kubernetes站在了容器新技術變革的浪潮之巔,將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和商業價值。
無論您是技術經理、架構師、以技術為主的售前工作人員、網紅講師、開發人員、運維人員,還是對容器技術有興趣的讀者,本書都能為您提供很好的幫助,讓您受益匪淺!

張春
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研發創新中心(平臺能力共享中心)副總經理

前言
為什么寫作本書
本書第1版出版于2016年,短短幾年,Kubernetes已從一個新生事物發展成為一個影響全球IT技術的基礎設施平臺,成功推動了云原生應用、微服務架構、Service Mesh、Serverless等熱門技術的普及和落地,一躍成為云原生應用的全球級基礎平臺。現在,Kubernetes已經成為軟件基礎設施領域中耀眼的明星項目,在GitHub上已有超過兩萬名開源志愿者參與此項目,成為開源歷史上發展速度超快的項目之一。
在這幾年里:
? Kubernetes背后的重要開源公司RedHat被IBM大手筆收購,使RedHat基于Kubernetes架構的先進PaaS平臺——OpenShift成為IBM在云計算基礎設施中的重要籌碼;
? Kubernetes的兩位核心創始人Joe Beda和Craig McLuckie所創立的提供Kubernetes咨詢和技術支持的初創公司Heptio也被虛擬化領域的巨頭VMware收購,VMware決定全力擁抱Kubernetes,而且計劃直接以Kubernetes為底層核心重新打造全新版的vSphere;
? Oracle收購了丹麥的一家初創公司Wercker,然后開發了Click2Kube,這是面向Oracle裸機云(Oracle Bare Metal Cloud)的一鍵式Kubernetes集群安裝工具;
? 世界500強中的一些大型企業也決定以Kubernetes為基礎重構內部IT平臺架構,大數據系統的一些用戶也在努力將其生產系統從龐大的大數據專有技術棧中剝離出來靠攏Kubernetes。
谷歌憑借幾十年大規模容器應用的豐富經驗,首次投入大量人力、財力來開源并主導了Kubernetes這個重要的開源項目,可以預測,Kubernetes的影響力可能超過數十年,所以,我們每個IT人都有理由重視這門新技術。當年,慧與中國通信和媒體解決方案領域的資深專家團一起分工協作、并行研究,并廢寢忘食地合力撰寫,才促成了這部巨著的出版。當然,本書也對Kubernetes在國內的普及和推廣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書讀者對象
本書讀者對象范圍很廣,甚至某些高校也采購了本書。考慮到Kubernetes的技術定位,我們強烈建議這些人群購買和閱讀本書:資深IT從業者、研發部門主管、架構師(語言不限)、研發工程師(經驗不限)、運維工程師(經驗不限)、軟件QA和測試工程師(兩年以上經驗)、以技術為主的售前工作人員(兩年以上經驗)。
建議在本機上安裝合適的虛擬軟件,部署Kubernetes環境并能動手實踐本書的大部分示例,甚至可以直接在公有云上部署或者使用現成的Kubernetes環境,從而降低入門的復雜度。
本書概要
這些年,Kubernetes高速發展,先后發布了十幾個大版本,每個版本都帶來了大量的新特性,能夠處理的應用場景也越來越豐富。
本書遵循從入門到精通的學習路線,涵蓋了入門、安裝指南、實踐指南、核心原理、開發指南、運維指南、新特性演進等內容,內容翔實、圖文并茂,幾乎囊括了Kubernetes當前主流版本的方方面面。
第1章首先從一個簡單的實例開始,讓讀者通過動手實踐來感受Kubernetes的強大能力;然后講解Kubernetes的概念、術語,考慮到Kubernetes的概念、術語特別多,所以特別從它們的用途及相互關系入手來講解,以期初學者很快能全面、準確、深刻地理解這部分內容。
第2章圍繞Kubernetes的安裝和配置展開講解,如果要在生產級應用中部署Kubernetes,則建議讀者將本章內容全部實戰一遍;如果不是,則可以選擇部分內容實戰,比較重要的是Kubernetes的命令行部分,這部分越熟練,后面進行研發或運維就越輕松。
第3章、第4章對于大部分讀者來說,都是很關鍵的內容,也是學會Kubernetes應用建模的關鍵章節。第3章全面、深入地講解了Pod的方方面面,其中非常有挑戰性的是Pod調度這部分內容,它也是生產實踐中相當實用的知識和技能。第4章圍繞Service展開深入講解,涉及相關的服務發現、DNS及Ingress等高級特性。
第5章對Kubernetes的運行機制和原理全面、深入地進行講解,通過對API Server、Controller、Scheduler、kubelet、kube-proxy等幾個核心進程的作用、原理、實現方式等的深入講解,可以讓讀者加深對Kubernetes的認知,所以建議讀者全面閱讀本章。
第6章專門講解Kubernetes安全方面的內容,因為內容比較復雜,所以涉及的知識點也多,建議讀者選擇性閱讀和實戰。
第7章講解Kubernetes相對復雜的內容之一——網絡部分,涉及的知識面相對較廣,包括Kubernetes網絡模型、Docker網絡基礎、Service虛擬網絡、CNI網絡模型、開源容器網絡方案、Kubernetes網絡策略及IPv4、IPv6雙棧協議等內容,學習曲線和理解曲線都較陡,建議讀者多花時間鉆研,因為網絡也屬于容器領域里很重要的基礎知識。
第8章講解Kubernetes存儲方面的內容,動態存儲管理實踐部分的內容對于Kubernetes企業應用落地很有價值,建議讀者動手實踐完成這部分內容。
第9章是為程序員特別準備的,以Java(未來會增加Go語言)為例舉例說明如何通過編程方式調用Kubernetes的API,這也是開發基于Kubernetes的PaaS管理平臺的重要基礎技能之一。
第10∼12章側重于講解Kubernetes運維方面的技能和知識,包括Windows上的Kubernetes部署、安裝等內容,建議需要在生產環境中部署Kubernetes的讀者全面閱讀并動手實踐這幾章的內容。
相關資源
本書提供了兩個GitHub應用項目供讀者學習和實踐,其中包括sleep客戶端應用項目和flaskapp服務端應用項目。另外,本書作者之一深度參與的Istio官方文檔漢化項目也已上線。
本書也提供了QQ群和微信群供讀者交流,還提供了勘誤反饋和獲取渠道。
對于以上內容,請在本書封底的“讀者服務”處獲取。如有資源更新,則也可通過此處獲取。
致 謝
感謝讀者對本書的期待和支持;感謝各位領導和同事對本書出版提供幫助;感謝家人、朋友的無私奉獻;感謝出版社各位編輯對本書出版的支持和幫助!感謝大家!
內容簡介:

Kubernetes是由谷歌開源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統,為容器化應用提供了資源調度、部署運行、服務發現、擴縮容等一整套功能。Kubernetes也是將“一切以服務(Service)為中心,一切圍繞服務運轉”作為指導思想的創新型產品,它的功能和架構設計自始至終地遵循了這一指導思想。構建在Kubernetes上的系統不僅可以獨立運行在物理機、虛擬機集群或者企業私有云上,也可以被托管在公有云上。本書總計12章,分別講解Kubernetes的基本概念、實踐指南、核心原理、開發指南、網絡與存儲、運維指南、新特性演進等內容。全書圖文并茂、內容豐富、由淺入深、講解全面,并圍繞在生產環境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給出了大量典型案例,比如安全配置方案、網絡方案、共享存儲方案、高可用方案及Trouble Shooting技巧等,有很強的實戰指導意義。本書的內容也隨著Kubernetes的版本更新不斷完善,目前涵蓋了Kubernetes從1.0到1.19版本的主要特性,努力為Kubernetes用戶提供全方位的Kubernetes技術指南。無論是對于軟件工程師、軟件架構師、測試工程師、運維工程師、技術經理,還是對于資深IT人士,本書都極具參考價值。
目錄:

第1章 Kubernetes入門 1
1.1 了解Kubernetes 2
1.2 為什么要用Kubernetes 5
1.3 從一個簡單的例子開始 7
1.3.1 環境準備 8
1.3.2 啟動MySQL服務 8
1.3.3 啟動Tomcat應用 11
1.3.4 通過瀏覽器訪問網頁 12
1.4 Kubernetes的基本概念和術語 14
1.4.1 資源對象概述 14
1.4.2 集群類 15
1.4.3 應用類 19
1.4.4 存儲類 40
1.4.5 安全類 44

第2章 Kubernetes安裝配置指南 47
2.1 系統要求 48
2.2 使用kubeadm工具快速安裝Kubernetes集群 49
2.2.1 安裝kubeadm 50
2.2.2 修改kubeadm的默認配置 50
2.2.3 下載Kubernetes的相關鏡像 51
2.2.4 運行kubeadm init命令安裝Master節點 52
2.2.5 將新的Node加入集群 57
2.2.6 安裝CNI網絡插件 59
2.2.7 驗證Kubernetes集群是否工作正常 60
2.3 以二進制文件方式安裝Kubernetes安全高可用集群 61
2.3.1 Master高可用部署架構 61
2.3.2 創建CA根證書 62
2.3.3 部署安全的etcd高可用集群 63
2.3.4 部署安全的Kubernetes Master高可用集群 68
2.3.5 部署Node的服務 85
2.3.6 kube-apiserver基于token的認證機制 89
2.4 使用私有鏡像庫的相關配置 90
2.5 Kubernetes的版本升級 91
2.5.1 二進制文件升級 91
2.5.2 使用kubeadm進行集群升級 92
2.6 CRI(容器運行時接口)詳解 94
2.6.1 CRI概述 94
2.6.2 CRI的主要組件 94
2.6.3 Pod和容器的生命周期管理 95
2.6.4 面向容器級別的設計思路 96
2.6.5 嘗試使用新的Docker-CRI來創建容器 97
2.6.6 CRI的進展 98
2.7 kubectl命令行工具用法詳解 98
2.7.1 kubectl用法概述 99
2.7.2 kubectl子命令詳解 99
2.7.3 kubectl可操作的資源對象詳解 103
2.7.4 kubectl的公共參數說明 105
2.7.5 kubectl格式化輸出 106
2.7.6 kubectl常用操作示例 108

第3章 深入掌握Pod 113
3.1 Pod定義詳解 114
3.2 Pod的基本用法 120
3.3 靜態Pod 125
3.4 Pod容器共享Volume 126
3.5 Pod的配置管理 129
3.5.1 ConfigMap概述 129
3.5.2 創建ConfigMap資源對象 129
3.5.3 在Pod中使用ConfigMap 137
3.5.4 使用ConfigMap的限制條件 143
3.6 在容器內獲取Pod信息(Downward API) 144
3.6.1 環境變量方式 144
3.6.2 Volume掛載方式 148
3.6.3 Downward API支持設置的Pod和Container信息 153
3.7 Pod生命周期和重啟策略 154
3.8 Pod健康檢查和服務可用性檢查 155
3.9 玩轉Pod調度 159
3.9.1 Deployment或RC:全自動調度 162
3.9.2 NodeSelector:定向調度 163
3.9.3 NodeAffinity:Node親和性調度 165
3.9.4 PodAffinity:Pod親和與互斥調度策略 167
3.9.5 Taints和Tolerations(污點和容忍) 171
3.9.6 Pod Priority Preemption:Pod優先級調度 176
3.9.7 DaemonSet:在每個Node上都調度一個Pod 178
3.9.8 Job:批處理調度 181
3.9.9 Cronjob:定時任務 185
3.9.10 自定義調度器 188
3.9.11 Pod容災調度 190
3.10 Init Container(初始化容器) 192
3.11 Pod的升級和回滾 196
3.11.1 Deployment的升級 196
3.11.2 Deployment的回滾 203
3.11.3 暫停和恢復Deployment的部署操作 205
3.11.4 其他管理對象的更新策略 207
3.12 Pod的擴縮容 209
3.12.1 手動擴縮容機制 209
3.12.2 自動擴縮容機制 211
3.13 使用StatefulSet搭建MongoDB集群 233
3.13.1 前提條件 234
3.13.2 部署StatefulSet 234
3.13.3 查看MongoDB集群的狀態 238
3.13.4 StatefulSet的常見應用場景 241

第4章 深入掌握Service 245
4.1 Service定義詳解 246
4.2 Service的概念和原理 248
4.2.1 Service的概念 248
4.2.2 Service的負載均衡機制 252
4.2.3 Service的多端口設置 254
4.2.4 將外部服務定義為Service 256
4.2.5 將Service暴露到集群外部 257
4.2.6 Service支持的網絡協議 260
4.2.7 Kubernetes的服務發現機制 261
4.2.8 Headless Service的概念和應用 263
4.2.9 端點分片與服務拓撲 265
4.3 DNS服務搭建和配置指南 274
4.3.1 修改每個Node上kubelet的DNS啟動參數 276
4.3.2 部署CoreDNS服務 276
4.3.3 服務名的DNS解析 280
4.3.4 CoreDNS的配置說明 282
4.4 Node本地DNS緩存 284
4.5 Pod的DNS域名相關特性 291
4.5.1 Pod的DNS域名 291
4.5.2 為Pod自定義hostname和subdomain 292
4.5.3 Pod的DNS策略 294
4.5.4 Pod中的自定義DNS配置 295
4.6 Ingress 7層路由機制 297
4.6.1 一個完整的例子(Ingress Controller+Ingress策略+客戶端訪問) 298
4.6.2 Ingress資源對象詳解 309
4.6.3 Ingress策略配置詳解 315
4.6.4 Ingress的TLS安全設置 319

第5章 核心組件的運行機制 326
5.1 Kubernetes API Server原理解析 327
5.1.1 Kubernetes API Server概述 327
5.1.2 API Server架構解析 330
5.1.3 獨特的Kubernetes Proxy API接口 335
5.1.4 集群功能模塊之間的通信 336
5.1.5 API Server網絡隔離的設計 338
5.2 Controller Manager原理解析 339
5.2.1 副本調度控制器 340
5.2.2 Node Controller 342
5.2.3 ResourceQuota Controller 343
5.2.4 Namespace Controller 345
5.2.5 Service Controller與Endpoints Controller 345
5.3 Scheduler原理解析 346
5.3.1 Scheduler的調度流程 347
5.3.2 Scheduler Framework 349
5.3.3 多調度器特性 351
5.4 kubelet運行機制解析 352
5.4.1 節點管理 352
5.4.2 Pod管理 353
5.4.3 容器健康檢查 354
5.4.4 cAdvisor資源監控 355
5.4.5 容器運行時 357
5.5 kube-proxy運行機制解析 359
5.5.1 第一代Proxy 360
5.5.2 第二代Proxy 361
5.5.2 第三代Proxy 362

第6章 深入分析集群安全機制 364
6.1 API Server認證管理 365
6.1.1 HTTPS證書認證 366
6.1.2 HTTP Bearer Token認證 367
6.1.3 OpenID Connect Token第三方認證 368
6.1.4 Authenticating Proxy(認證代理) 372
6.2 API Server授權管理 373
6.2.1 ABAC授權模式詳解 374
6.2.2 Webhook授權模式詳解 377
6.2.3 RBAC授權模式詳解 380
6.2.4 Node授權模式詳解 405
6.3 Admission Control 406
6.4 Service Account 410
6.5 Secret私密憑據 415
6.6 Pod安全策略 419
6.6.1 PodSecurityPolicy的工作機制 419
6.6.2 PodSecurityPolicy配置詳解 421
6.6.3 PodSecurityPolicy策略示例 427
6.6.4 PodSecurityPolicy的RBAC授權 431
6.6.5 Pod安全設置(Security Context)詳解 436

第7章 網絡原理 445
7.1 Kubernetes網絡模型 446
7.2 Docker網絡基礎 448
7.2.1 網絡命名空間 448
7.2.2 Veth設備對 451
7.2.3 網橋 454
7.2.4 iptables和Netfilter 456
7.2.5 路由 459
7.3 Docker的網絡實現 461
7.3.1 查看Docker啟動后的系統情況 463
7.3.2 查看容器啟動后的網絡配置(容器無端口映射) 465
7.3.3 查看容器啟動后的網絡配置(容器有端口映射) 468
7.3.4 Docker的網絡局限性 469
7.4 Kubernetes的網絡實現 470
7.4.1 容器到容器的通信 470
7.4.2 Pod之間的通信 471
7.5 Pod和Service網絡實戰 474
7.5.1 部署一個RC/Pod 476
7.5.2 發布一個服務 481
7.6 CNI網絡模型 489
7.6.1 CNM網絡模型簡介 489
7.6.2 CNI網絡模型詳解 490
7.6.3 在Kubernetes中使用網絡插件 507
7.7 開源容器網絡方案 508
7.7.1 Flannel插件的原理和部署示例 508
7.7.2 Open vSwitch插件的原理和部署示例 513
7.7.3 直接路由的原理和部署示例 518
7.7.4 Calico插件的原理和部署示例 521
7.8 Kubernetes的網絡策略 541
7.8.1 網絡策略設置說明 542
7.8.2 Selector功能說明 544
7.8.3 為命名空間配置默認的網絡策略 545
7.8.4 網絡策略應用示例 547
7.8.5 NetworkPolicy的發展 550
7.9 Kubernetes對IPv4和IPv6雙棧的支持 551
7.9.1 為Kubernetes集群啟用IPv4和IPv6雙棧 551
7.9.2 Pod雙棧IP地址驗證 554
7.9.3 Service雙棧IP地址驗證 557

第8章 存儲原理和應用 560
8.1 Kubernetes存儲機制概述 561
8.1.1 將資源對象映射為存儲卷 562
8.1.2 Node本地存儲卷 569
8.2 持久卷(Persistent Volume)詳解 573
8.2.1 PV和PVC的工作原理 574
8.2.2 PV詳解 581
8.2.3 PVC詳解 587
8.2.4 Pod使用PVC 589
8.2.5 StorageClass詳解 593
8.3 動態存儲管理實戰:GlusterFS 600
8.3.1 準備工作 600
8.3.2 創建GlusterFS管理服務容器集群 600
8.3.3 創建Heketi服務 603
8.3.4 通過Heketi管理GlusterFS集群 607
8.3.5 定義StorageClass 610
8.3.6 定義PVC 610
8.3.7 Pod使用PVC的存儲資源 613
8.4 CSI存儲機制詳解 614
8.4.1 CSI的設計背景 614
8.4.2 CSI的核心組件和部署架構 615
8.4.3 CSI存儲插件應用實戰 617
8.4.4 CSI存儲快照管理 632
8.4.5 CSI的發展 638

第9章 Kubernetes開發指南 647
9.1 REST簡述 648
9.2 Kubernetes API詳解 650
9.2.1 Kubernetes API概述 650
9.2.2 Kubernetes API版本的演進策略 658
9.2.3 API Groups(API組) 658
9.2.4 API REST的方法說明 661
9.2.5 API Server響應說明 663
9.3 使用Fabric8訪問Kubernetes API 665
9.3.1 具體應用示例 666
9.3.2 其他客戶端庫 679
9.4 Kubernetes API的擴展 680
9.4.1 使用CRD擴展API資源 681
9.4.2 使用API聚合機制擴展API資源 692

第10章 Kubernetes運維管理 702
10.1 Node管理 703
10.1.1 Node的隔離與恢復 703
10.1.2 Node的擴容 704
10.2 更新資源對象的Label 705
10.3 Namespace:集群環境共享與隔離 706
10.3.1 創建Namespace 706
10.3.2 定義Context 707
10.3.3 設置工作組在特定Context中工作 708
10.4 Kubernetes資源管理 710
10.4.1 計算資源管理 712
10.4.2 資源配置范圍管理(LimitRange) 722
10.4.3 資源服務質量管理(Resource QoS) 730
10.4.4 資源配額管理(Resource Quotas) 738
10.4.5 ResourceQuota和LimitRange實踐 744
10.4.6 Pod中多個容器共享進程命名空間 754
10.4.7 PID資源管理 757
10.4.8 節點的CPU管理策略 757
10.4.9 拓撲管理器 761
10.5 資源緊缺時的Pod驅逐機制 766
10.5.1 驅逐時機 766
10.5.2 驅逐閾值 767
10.5.3 節點狀態 768
10.5.4 節點狀態的振蕩 769
10.5.5 回收Node級別的資源 769
10.5.6 驅逐用戶的Pod 770
10.5.7 資源最少回收量 771
10.5.8 節點資源緊缺情況下的系統行為 772
10.5.9 可調度的資源和驅逐策略實踐 773
10.5.10 現階段的問題 773
10.6 Pod Disruption Budget(主動驅逐保護) 774
10.7 Kubernetes集群監控 778
10.7.1 使用Metrics Server監控Node和Pod的CPU和內存使用數據 778
10.7.2 Prometheus+Grafana集群性能監控平臺搭建 783
10.8 Kubernetes集群日志管理 803
10.8.1 容器應用和系統組件輸出日志的各種場景 803
10.8.2 Fluentd+Elasticsearch+Kibana日志系統部署 807
10.8.3 部署日志采集sidecar工具采集容器日志 821
10.9 Kubernetes的審計機制 822
10.10 使用Web UI(Dashboard)管理集群 826
10.11 Helm:Kubernetes應用包管理工具 839
10.11.1 Helm的整體架構 840
10.11.2 Helm版本說明 840
10.11.3 Helm的安裝 842
10.11.4 Helm的使用 843
10.11.5 Chart說明 857
10.11.6 搭建私有Chart倉庫 858

第11章 Trouble Shooting指南 862
11.1 查看系統Event 863
11.2 查看容器日志 865
11.3 查看Kubernetes服務日志 866
11.4 常見問題 868
11.4.1 由于無法下載pause鏡像導致Pod一直處于Pending狀態 868
11.4.2 Pod創建成功,但RESTARTS數量持續增加 870
11.4.3 通過服務名無法訪問服務 871
11.5 尋求幫助 872

第12章 Kubernetes開發中的新功能 875
12.1 對Windows容器的支持 876
12.1.1 在Windows Server上安裝Docker 876
12.1.2 在Windows Server上部署Kubernetes Node組件 877
12.1.3 在Windows Server上部署容器應用和服務 886
12.1.4 Kubernetes支持的Windows容器特性、限制和發展趨勢 892
12.2 對GPU的支持 896
12.2.1 環境準備 897
12.2.2 在容器中使用GPU資源 900
12.2.3 發展趨勢 902
12.3 Pod的垂直擴縮容 902
12.3.1 VPA詳解 903
12.3.2 安裝Vertical Pod Autoscaler 906
12.3.3 為Pod設置垂直擴縮容 906
12.3.4 注意事項 907
12.4 Kubernetes生態系統與演進路線 908
12.4.1 Kubernetes與CNCF 908
12.4.2 Kubernetes的演進路線 910
12.4.3 Kubernetes的開發模式 914

附錄A Kubernetes核心服務配置詳解 915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