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庫存】NT售價: 595 元
本書包括三個部分,首先探討信息安全的概念、關鍵術語等;接著講述了常用的網絡攻防技術和工具,包括端口掃描、惡意軟件、嗅探器、拒絕服務和社會工程等;第三部分介紹了事件響應和網絡防御技術,幫助讀者掌握應對網絡攻擊的方法。
第一部分 黑客技術與工具第1章 黑客行為的演變 21.1 不同類型的黑客及其動機 31.1.1 控制措施 41.1.2 黑客的觀念模式 51.1.3 動機 61.2 回顧計算機黑客的歷史 71.3 道德黑客和滲透測試 81.3.1 道德黑客的角色 91.3.2 道德黑客和CIA三原則 111.4 常用的黑客方法 121.5 開展滲透測試 131.6 法律和道德標準的作用 151.7 測試題 17第2章 TCP/IP 182.1 探索OSI參考模型 192.2 協議的作用 202.2.1 第1層:物理層 202.2.2 第2層:數據鏈路層 212.2.3 第3層:網絡層 222.2.4 第4層:傳輸層 232.2.5 第5層:會話層 232.2.6 第6層:表示層 242.2.7 第7層:應用層 242.2.8 將OSI模型對應到功能和協議 252.3 TCP/IP逐層闡述 262.3.1 物理或網絡接口層 272.3.2 網絡或因特網層 292.3.3 主機到主機層 352.3.4 應用層 372.4 測試題 41第3章 密碼學基本概念 423.1 密碼學的基本知識 433.1.1 身份驗證 443.1.2 完整性 453.1.3 不可否認性 453.1.4 對稱加密及非對稱加密 463.1.5 密碼學的歷史 473.2 什么是算法或密碼 493.3 對稱加密 503.4 非對稱加密 533.4.1 數字簽名 553.5 公鑰基礎設施的用途 563.5.1 認證機構的職責 583.5.2 PKI攻擊 603.6 哈希 603.7 常見的加密系統 623.8 密碼分析 633.9 未來的密碼形式 663.10 測試題 67第4章 物理安全 684.1 基本設備控制 694.1.1 硬盤和移動設備加密 694.1.2 傳真機和打印機 724.1.3 IP電話 724.2 物理區域控制 734.2.1 圍墻 734.2.2 邊界入侵和檢測評估系統 744.2.3 大門 744.2.4 路樁 744.3 設施控制 754.3.1 門、單人進出門和旋轉柵門 764.3.2 墻壁、屋頂和地板 774.3.3 窗戶 774.3.4 保安與看守犬 784.3.5 設施建設 784.4 個人安全控制 784.4.1 照明 794.4.2 報警器和入侵檢測 794.4.3 閉路電視和遠程監控 804.5 物理訪問控制 804.5.1 鎖 804.5.2 開鎖 814.5.3 標識牌和生物識別 814.6 避免物理安全的常見威脅 824.6.1 自然、人為和技術威脅 824.6.2 物理鍵盤記錄器和嗅探器 834.6.3 無線攔截和惡意訪問點 844.7 深度防御 854.8 測試題 86第二部分 從技術與社會角度了解黑客攻擊第5章 踩點工具與技術 905.1 信息搜集過程 915.2 公司網站上的信息 925.3 查找財務信息 955.4 Google Hacking 965.5 發現域名信息泄露 995.5.1 手動注冊查詢 995.5.2 自動注冊查詢 1035.5.3 Whois 1035.5.4 nslookup 1045.5.5 IANA 1055.5.6 確定網絡范圍 1075.6 跟蹤組織機構員工 1085.7 利用不安全的應用程序 1115.8 利用社交網絡 1115.9 基本對策 1125.10 測試題 115第6章 端口掃描 1166.1 確定網絡范圍 1176.2 識別活躍主機 1176.2.1 Wardialing 1176.2.2 Wardriving及相關活動 1186.2.3 ping檢測 1196.2.4 端口掃描 1206.3 掃描開放端口 1236.3.1 Nmap 1236.3.2 SuperScan 1256.3.3 Scanrand 1266.3.4 THC-Amap 1266.4 操作系統指紋識別 1266.4.1 主動OS指紋識別 1276.4.2 被動OS指紋識別 1296.5 繪制網絡地圖 1306.6 分析結果 1316.7 測試題 133第7章 查點和計算機系統入侵 1347.1 Windows基礎術語 1357.1.1 控制訪問權限 1357.1.2 用戶 1357.1.3 組 1377.1.4 安全標識符 1387.2 常被攻擊和利用的服務 1387.3 查點 1397.3.1 如何進行查點 1407.3.2 NULL會話 1417.3.3 nbtstat 1427.3.4 SuperScan 1427.3.5 Angry IP Scanner 1437.3.6 SNScan 1437.4 系統入侵 1447.5 密碼破解方式 1457.5.1 被動在線攻擊 1457.5.2 主動在線攻擊 1467.5.3 離線攻擊 1467.5.4 非技術性攻擊 1497.6 破解密碼 1497.6.1 權限提升 1507.6.2 植入后門 1537.7 PsTools 1547.8 rootkit 1547.9 隱藏痕跡 1567.9.1 禁用審計 1567.9.2 數據隱藏 1577.10 測試題 159第8章 無線網絡安全漏洞 1618.1 無線安全的重要性 1628.1.1 發射 1628.1.2 通用的支持設備 1638.1.3 無線技術簡史 1648.1.4 802.11 1648.1.5 802.11b 1648.1.6 802.11a 1658.1.7 802.11g 1658.1.8 802.11n 1668.1.9 802.11ac 1668.1.10 其他802.11標準 1668.1.11 其他無線技術 1678.2 使用藍牙和保護藍牙安全 1678.2.1 藍牙安全 1688.3 無線局域網的使用 1718.3.1 CSMA/CD和CSMA/CA 1718.3.2 訪問接入點的功能 1728.3.3 服務集標識符 1728.3.4 關聯訪問接入點 1728.3.5 認證的重要性 1728.3.6 使用RADIUS 1738.3.7 網絡設置方案 1738.4 無線局域網的風險 1748.4.1 Wardriving 1748.4.2 配置錯誤的安全設置 1748.4.3 不安全的連接 1758.4.4 非法AP 1758.4.5 混雜客戶端 1778.4.6 無線網絡病毒 1778.4.7 應對措施 1778.5 物聯網 1788.6 無線入侵工具 1788.6.1 NetStumbler 1798.6.2 inSSIDer程序 1798.7 保護無線網絡 1818.7.1 默認AP安全設置 1818.7.2 安裝位置 1818.7.3 解決發射問題 1818.7.4 處理非法AP 1818.7.5 對傳輸數據的保護 1828.7.6 MAC過濾 1828.8 測試題 183第9章 網絡與數據庫攻擊 1859.1 攻擊Web服務器 1869.1.1 風險類別 1879.1.2 Web服務器的漏洞 1879.1.3 網絡設計不當或不佳 1879.1.4 緩沖區溢出 1889.1.5 拒絕服務攻擊 1899.1.6 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 1899.1.7 公告信息 1909.1.8 許可權 1919.1.9 錯誤消息 1919.1.10 不必要的功能 1929.1.11 用戶賬戶 1929.1.12 結構化查詢語言注入 1929.2 檢查SQL注入 1939.3 破壞Web服務器 1949.3.1 輸入驗證 1959.3.2 跨站點腳本攻擊 1959.3.3 網絡應用程序剖析 1969.3.4 不安全的登錄系統 1969.3.5 腳本錯誤 1979.3.6 會話管理問題 1989.3.7 加密的弱點 1989.4 數據庫漏洞 1999.4.1 數據庫類型 1999.4.2 漏洞 2019.4.3 鎖定網絡中的數據庫 2019.4.4 數據庫服務器密碼破解 2029.4.5 找出數據庫中的漏洞 2039.4.6 眼不見,心不煩 2039.5 云計算 2049.6 測試題 206第10章 惡意軟件 20710.1 惡意軟件概述 20810.1.1 惡意軟件的法律問題 21010.1.2 惡意軟件的類型 21110.1.3 惡意軟件的目標 21110.2 病毒及其工作原理 21210.2.1 病毒史 21210.2.2 病毒種類 21310.2.3 防范技術 21610.3 蠕蟲及其工作原理 21710.3.1 蠕蟲的工作原理 21710.3.2 阻止蠕蟲 21910.3.3 教育的重要性 21910.3.4 殺毒軟件和防火墻 22010.4 特洛伊木馬的作用 22010.4.1 在系統上放置木馬的辦法 22110.4.2 木馬的目標 22210.4.3 已知的感染癥狀 22210.5 檢測木馬和病毒 22310.5.1 漏洞掃描器 22410.5.2 殺毒/反惡意程序軟件 22510.6 木馬工具 22510.7 傳播方式 22610.7.1 利用包裝器安裝木馬 22610.8 木馬構建工具包 22710.9 后門 22810.10 隱蔽通信 22810.10.1 鍵盤記錄器的作用 22910.10.2 軟件 23010.10.3 端口重定向 23110.11 間諜軟件 23210.11.1 感染方式 23310.11.2 捆綁軟件 23310.12 廣告軟件 23410.13 恐嚇軟件 23510.14 勒索軟件 23510.15 測試題 237第11章 嗅探器、會話劫持與拒絕服務攻擊 23911.1 嗅探器 24011.1.1 被動嗅探 24111.1.2 主動嗅探 24211.1.3 嗅探工具 24511.1.4 可以嗅探到什么 24611.2 會話劫持 24611.2.1 確定一個活躍會話 24711.2.2 控制會話 24911.2.3 會話劫持工具 24911.2.4 阻止會話劫持攻擊 24911.2.5 拒絕服務攻擊 25011.2.6 DoS攻擊的分類 25011.2.7 DoS攻擊工具 25211.3 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 25311.3.1 DDoS攻擊的特點 25311.3.2 DDoS攻擊工具 25411.4 僵尸網絡和物聯網 25511.5 測試題 257第12章 Linux操作系統與滲透測試 25812.1 Linux操作系統 25912.2 Kali Linux簡介 26112.3 關于Linux的基礎知識 26212.3.1 Linux界面 26312.3.2 Linux的基本導航 26312.3.3 Linux的重要目錄 26312.3.4 常用命令 26412.3.5 Linux的基本命令結構 26412.4 Live CD/DVD 26612.4.1 Live CD/DVD專門發行版 26712.5 虛擬機 26812.6 測試題 269第13章 社會工程學 27013.1 什么是社會工程學 27113.2 社會工程攻擊的類型 27113.2.1 基于電話的攻擊 27213.2.2 垃圾箱潛伏 27213.2.3 背后偷窺 27213.2.4 社交媒體攻擊 27213.2.5 說服/強迫 27213.2.6 反向社會工程學 27313.3 技術與社會工程學 27313.3.1 用瀏覽器防御社會工程攻擊 27313.3.2 其他安全使用計算機的良好習慣 27413.4 密碼設置的最佳實踐 27513.4.1 充分認識網絡上暴露的個人信息 27613.4.2 創建和管理密碼 27613.4.3 購買密碼管理器 27713.4.4 社會工程學與社交網絡 27713.4.5 在更新社交網絡動態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27713.4.6 社交網絡風險概述 27813.5 企業環境中的社交網絡 28013.5.1 企業環境下應特別關注的問題 28013.5.2 Meta安全 28313.6 測試題 284第三部分 事故響應與防御技術第14章 事故響應 28814.1 什么是安全事故 28914.2 事故響應過程 29014.2.1 事故響應策略、程序和指南 29014.2.2 事故響應的階段 29114.2.3 事故響應團隊 29214.3 事故響應計劃 29314.3.1 業務持續計劃的作用 29314.3.2 恢復系統 29614.3.3 業務影響分析 29614.4 災難恢復計劃 29714.4.1 測試與評估 29814.4.2 測試程序的準備與實施 29814.4.3 測試頻率 29914.4.4 測試結果分析 29914.5 證據處理與管理 30014.5.1 證據收集技術 30014.5.2 安全報告選項與指南 30214.6 受管制行業的要求 30314.7 測試題 304第15章 防御技術 30615.1 縱深防御 30715.2 入侵檢測系統 30815.2.1 IDS組件 31115.2.2 NIDS組件 31115.2.3 HIDS組件 31215.2.4 設定目標 31315.2.5 追根溯源 31315.2.6 IDS的局限性 31315.2.7 事件調查 31415.2.8 分析收集到的信息 31415.2.9 入侵防御系統 31515.3 防火墻 31515.3.1 防火墻是如何工作的 31615.3.2 防火墻的原理 31615.3.3 防火墻的局限性 31715.3.4 防火墻的部署 31715.3.5 定制防火墻策略 31915.4 蜜罐/蜜網 32015.4.1 蜜罐的目標 32015.4.2 法律問題 32115.5 控制機制 32115.5.1 管理類控制 32215.5.2 技術類控制 32215.5.3 物理類控制 32415.6 安全最佳實踐 32415.6.1 安全信息與事件管理 32515.6.2 指南來源 32515.7 測試題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