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a特效技術實戰完全攻略(第2版) ( 簡體 字) |
作者:來陽 | 類別:1. -> 多媒體 -> MAYA |
譯者: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3dWoo書號: 55925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缺書】 NT售價: 395 元 |
出版日:7/1/2022 |
頁數:184 |
光碟數:0 |
|
站長推薦:  |
印刷:全彩印刷 | 語系: ( 簡體 版 ) |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
ISBN:9787302608325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序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撰寫三維特效動畫方面的圖書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通常比較多,一是因為市面上相似題材的圖書較少,可借鑒的不多;二是動畫技術相較于單幀的圖像渲染技術更加復雜。制作三維特效動畫時,動畫師不僅要熟知所要制作動畫的相關運動規律知識,還要掌握更多的動畫技術來支撐整個特效動畫項目的完成,并且,在最終的三維動畫模擬計算中,特效動畫師還不得不在參數的設置上和動畫結果的計算時間上去尋找一個平衡點,盡量用最少的時間得到一個較為理想的特效動畫模擬計算結果。相信許多學習過圖像渲染技術的讀者都知道渲染一張高品質的三維圖像需要多少時間,同樣,三維特效動畫模擬也需要耗費大量的計算時間。在本書中,我力求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將我在工作中所接觸到的項目融入書中,希望讀者通過閱讀本書,能夠更加熟悉這一行業對一線項目制作人員的技術要求,并掌握解決這些技術問題的方法。
動畫特效技術主要包括粒子、流體、Bifrost流體和布料動力學。本書共12章,每章都是一個獨立的特效動畫案例,所以讀者可按照自己的喜好直接閱讀自己感興趣的章節來進行學習制作。 本書注重實際操作,每章均配有詳細的教學視頻。每個案例在講解之前,都會向讀者展示案例渲染完成后的動畫效果,方便讀者了解學習完本章內容后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然后再開始講解案例制作流程,對于一些技術難點,書中還單獨設置了技術專題板塊來輔助讀者學習制作。此外,Maya軟件的參數值顯示會自動精確到小數點后三位,我們在輸入數值的時候按整數輸入即可。
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編輯為圖書的 出版做了很多工作,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本書的工程文件和視頻教學文件請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進行下載,如果在下載過程 中碰到問題,請聯系陳老師,郵箱。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如果有任何技術問題請掃描下面的 二維碼聯系相關技術人員解決。
來 陽
2022年5月 |
內容簡介:《Maya特效技術實戰完全攻略(第2版)》是一本主講如何使用中文版Maya 2022軟件來進行三維動畫制作的技術書籍。全書共12章,包含了Maya 2022軟件的界面組成、模型制作、燈光技術、攝影機技術、材質貼圖、渲染技術、粒子系統、流體特效等一系列三維動畫制作技術。本書結構清晰,內容全面,通俗易懂,各章均設計了相對應的實用案例,并詳細闡述了制作原理及操作步驟,注重提升讀者的軟件實際操作能力。另外,本書附帶的教學資源內容豐富,包括本書所有案例的工程文件、貼圖文件和多媒體教學錄像,便于讀者學以致用。 《Maya特效技術實戰完全攻略(第2版)》非常適合作為高校動畫專業和培訓機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廣大三維動畫愛好者的自學參考用書。 |
目錄:第1章樹葉飄落動畫技術 1.1效果展示·1 1.2制作流程·1 1.2.1使用粒子系統創建樹葉飄落動畫·1 1.2.2使用表達式設置葉片的形態·4 1.2.3渲染設置·6 1.3技術專題·7 1.3.1“基本發射器屬性”卷展欄參數解析7 1.3.2“著色”卷展欄參數解析·8 1.4本章小結·9 第2章蝴蝶飛舞動畫技術 2.1效果展示·10 2.2制作流程·10 2.2.1制作蝴蝶模型及材質·10 2.2.2為蝴蝶模型設置關鍵幀動畫·13 2.2.3創建粒子及體積曲線·14 2.2.4使用表達式控制蝴蝶的大小隨機變化·18 2.2.5使用表達式制作蝴蝶飛舞的細節效果·19 2.2.6渲染輸出·23 2.3技術專題·24 2.3.1調整蝴蝶翅膀扇動的速度·24 2.3.2調整蝴蝶前進的方向·25 2.4本章小結·26 第3章雨滴滑落動畫技術 3.1效果展示·27 3.2制作流程·27 3.2.1使用漸變控制粒子的發射位置·27 3.2.2使用表達式控制粒子的運動·31 3.2.3使用粒子模擬雨滴拖尾效果·33 3.2.4使用表達式為雨滴動畫添加細節·35 3.2.5使用粒子模擬玻璃上靜止的雨滴·38 3.2.6制作雨滴和玻璃材質·40 3.2.7使用標準曲面材質制作窗外效果·41 3.2.8渲染設置·43 3.3技術專題·43 3.3.1調整雨滴的形態·43 3.3.2如何顯示已經網格化的粒子對象·45 3.4本章小結·46
第4章雕塑坍塌動畫技術 4.1效果展示·47 4.2制作流程·47 4.2.1使用粒子系統創建恐龍雕塑·47 4.2.2為粒子對象設置動力學約束·49 4.2.3為粒子動力學約束設置關鍵幀·53 4.2.4渲染設置·55 4.3技術專題·56 4.3.1“粒子填充選項”面板參數 4.3.2“地平面”卷展欄參數解析·57 4.4本章小結·57 第5章火焰燃燒特效技術 5.1效果展示·58 5.2制作流程·58 5.2.1創建3D流體容器58 5.2.2調整煙霧的細節·61 5.2.3設置火焰燃燒的模擬精度·65 5.2.4渲染設置·66 5.3技術專題·68 5.3.1“容器特性”卷展欄參數解析·68 5.3.2“顯示”卷展欄參數解析·68 5.4本章小結·71 第6章龍卷風特效技術 6.1效果展示·72 6.2制作流程·72 6.2.1使用NURBS圓柱體制作龍卷風模型72 6.2.2使用粒子系統制作氣流運動動畫·74 6.2.3使用粒子系統制作地面氣流動畫·80 6.2.4使用晶格為龍卷風添加扭動細節·81 6.2.5使用流體系統模擬龍卷風特效·83 6.2.6使用體積曲線提升龍卷風細節·86 6.2.7渲染設置·89 6.3技術專題·90 6.3.1“動力學模擬”卷展欄參數解析·90 6.3.2“自動調整大小”卷展欄參數解析·90 6.4本章小結·91 第7章爆炸煙霧特效技術 7.1效果展示·92 7.2制作流程·92 7.2.1使用粒子系統制作爆炸動畫·92 7.2.2使用流體系統模擬爆炸煙霧效果·95 7.2.3制作爆炸煙霧細節·98 7.2.4制作爆炸煙霧顏色·100 7.2.5使用粒子系統制作煙塵動畫·102 7.2.6使用流體系統模擬煙塵沖擊效果·104 7.2.7制作煙塵效果細節·106 7.2.8渲染設置·108 7.3技術專題·109 7.3.1提高粒子速率值測試·109 7.3.2高質量模擬效果測試·111 7.4本章小結·112 第8章無限海洋特效技術 8.1效果展示·113 8.2制作流程·113 8.2.1使用Boss系統創建海洋·113 8.2.2使用標準曲面材質制作海洋材質·116 8.2.3創建物理天空燈光·117 8.2.4為Boss海洋創建泡沫貼圖·117 8.2.5創建無限海洋動畫緩存文件·119 8.2.6使用置換貼圖制作無限海洋效果·121 8.2.7制作攝影機動畫·126 8.3技術專題·128 8.3.1“全局屬性”卷展欄參數解析·128 8.3.2“模擬屬性”卷展欄參數解析·128 8.4本章小結·130 8.4綜合實例:制作臥室日光直射表現 第9章潛水艇浮起特效技術 9.1效果展示·131 9.2制作流程·131 9.2.1場景分析·131 9.2.2使用Boss系統制作海洋動畫·132 9.2.3制作潛水艇關鍵幀動畫·135 9.2.4使用Boss系統計算波浪動畫·136 9.2.5使用Bifrost流體模擬海水飛濺動畫·138 9.2.6使用Bifrost流體模擬泡沫特效動畫·140 9.2.7使用標準曲面材質制作海洋材質·142 9.2.8渲染輸出·144 9.3技術專題·144 9.3.1“風屬性”卷展欄參數解析·144 9.3.2“反射波屬性”卷展欄參數解析·146 9.4本章小結·146 第10章游艇浪花動畫技術 10.1效果展示·147 10.2制作流程·147 10.2.1場景分析·147 10.2.2使用Boss系統制作海洋動畫·149 10.2.3制作游艇航行關鍵幀動畫·152 10.2.4設置游艇與海洋的碰撞計算·155 10.2.5使用Bifrost流體模擬浪花效果156 10.2.6使用Bifrost流體模擬泡沫效果160 10.2.7使用標準曲面材質制作海洋材質·162 10.2.8渲染設置·163 10.3技術專題·164 10.3.1豐富海洋的紋理細節·164 10.3.2浪花飛濺參數測試·165 10.4本章小結·166 第11章小旗飄動動畫技術 11.1效果展示·167 11.2制作流程·167 11.2.1使用多邊形平面制作小旗模型·167 11.2.2制作小旗飄動效果·168 11.3技術專題·172 11.3.1如何模擬較厚的布料動畫效果·172 11.3.2“動力學特性”卷展欄參數解析·174 11.4本章小結·175 第12章布料撕裂動畫技術 12.1效果展示·176 12.2制作流程·176 12.2.1使用多邊形平面模擬布料動畫·176 12.2.2使用粒子系統制作沙子·179 12.2.3調整布料撕裂的時間·181 12.3技術專題·184 12.3.1如何獲取更多布料動畫實例·184 12.3.2為布料創建緩存文件·184 12.4本章小結·184 |
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