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4/1 新書到! 3/25 新書到! 12/20新書到! 12/13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微控制器原理與應用(第5版)

( 簡體 字)
作者:[加]Peter Spasov 著 / 李小洪 譯類別:1. -> 教材 -> 系統分析與控制
   2. -> 電腦組織與體系結構 -> 嵌入式系統
   3. -> 電腦組織與體系結構 -> 單晶片
譯者: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微控制器原理與應用(第5版) 3dWoo書號: 1139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不接受訂購

出版日:1/1/2006
頁數:579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黑白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不接受訂購
ISBN:7302118000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內容簡介:

Microcontroller Technology——The 68HC 11 and 68HC 12(fifth Edition)
[加]Peter Spasov 著 / 李小洪 譯
本書以應用較廣的摩托羅拉68HC11和68HC12為例,全面介紹理解和使用微控制器必須瞭解的背景知識。這兩種微控制器易於使用,具備一個完整控制系統或嵌入式設備的基本特性。本書首先解釋微控制順的應用和基本原理。接著介紹如何從編程者的角度進行開發。最後描述硬體內容,讓讀者瞭解到如何為控制應用將設備連接到外部世界。原英文版已經被美國伊利諾斯州大學芝加哥分校、加拿大奎爾夫大學和科汀大學等院校使用。
本書具有以下特色:
同時提供C和組合語言程式清單;
學習目標、章末小結、例題和習題遍佈各章;
8個附錄進一步強化關鍵主題;
配套網站資源提供源代碼和THRSim11仿真程式的演示版;
選用本書作為教材的老師,可申請獲得教師手冊和題庫。
相較於前幾版,第5版新增網路通信方面的內容,介紹了乙太網和網際網路的介面連接。此外還概括介紹了68HC11和68HC12微控制器產品線的下一代產品HCS12系列。
對電腦類和通信類學生而言,本書是一本理想的教材,適合微控制器課程使用。對微控制器有興趣的業餘愛好者和有經驗的微控制器用戶也可參考本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介紹微控制器的原理及應用。全書共5部分。第1部分概述控制器技術,第2部分介紹如何從編程者的角度進行開發。第3部分著重介紹匯流排概念和操作模式、硬體和時鐘操作。第4部分側重於幾個主題:介面連接的概念、並行輸入/輸出、串列子系統、可編程計時器操作和類比轉換子系統。第5部分概述控制器的應用控制軟體、具體應用以及8位微控制器系列產品。最後提供8個很有參考價值的附錄。
本書是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編寫的教材,同時也可供從事微控制器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業餘愛好者自學參考。

【目錄】
第1部分 介紹微控制器技術
第1章 微控制器原理
1.1 微控制器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1.1.1 概況
1.1.2 術語和慣例
1.1.3 技術視角
1.1.4 特定視角
1.2 歷史
1.2.1 早期的電腦
1.2.2 數位電腦
1.2.3 微處理器
1.2.4 微控制器
1.2.5 摩托羅拉MC68HCll
1.3 自上而下看微控制器系統
1.3.1 微控制器系
1.3.2 微控制器單元(MCU)
1.3.3 中央處理單元(CPU)
1.4 記憶體概念
1.4.1 結構
1.4.2 半導體記憶體
1.5 微控制器記憶體分配圖
第2部分 軟體
第2章 編程
2.1 組合語言和其他編程語言
2.2 源代碼、目標代碼和彙編編譯器
2.2.1 機器語言
2.2.2 組合語言
2.2.3 例子
2.2.4 手工彙編
2.2.5 模擬器
2.3 使用高階語言
2.3.1 一般概念
2.3.2 微控制器的c語言
2.4 中央處理單元(cPU)的讀取/執行操作
2.5 指令集和定址模式
2.5.1 指令集參考
2.5.2 指令的類型
2.5.3 定址模式
2.5.4 首碼位元組
2.5.5 固有定址模式
2.5.6 列表和執行慣例
2.5.7 停止程式的執行
2.5.8 即時定位模式
2.5.9 直接定址和擴展定址模式
2.5.10 變址定址模式
2.5.11 記憶體堆慣例
2.5.12 定址模式復習
2.6 基本操作
2.6.1 資料處理
2.6.2 算術
2.6.3 邏輯
2.6.4 其他操作
2.6.5 C中的基本算術和邏輯操作
2.7 微控制器算術和條件代碼寄存器
2.7.1 2的補數和符號位元
2.7.2 進位、溢出、零和半進位
2.7.3 二進位編碼的十進位數字(BCD)算術
2.7.4 乘法
2.7.5 整數除法
2.7.6 小數除法
2.7.7 浮點數
2.8 用迴圈和分支控制程式流程
2.8.1 流程控制
2.8.2 條件分支
2.8.3 相對定址
2.8.4 二級記憶體訪問指令
2.8.5 跳轉指令
2.8.6 浮動程式
2.9 總結
練習題
第3章 堆疊、副程式、中斷和重定
3.1 堆疊介紹
3.2 使用堆疊保存資料
3.3 使用副程式
3.4 利用副程式進行模組化編程
3.4.1 自上而下解決問題
3.4.2 副程式庫
3.4.3 檔和使用副程式
3.4.4 簡單的參數傳遞
3.5 副程式操作
3.5.1 副程式對堆疊的使用
3.5.2 嵌套副程式說明
3.6 中斷概念
3.6.1 復位
3.6.2 中斷
3.7 中斷向量
3.8 中斷操作
3.8.1 中斷遮罩和使能
3.8.2 寄存器入棧
3.8.3 中斷優先順序和中斷嵌套
3.9 硬體中斷和重定
3.9.1 加電和外部復位
3.9.2 其他處理器復位
3.9.3 非法操作碼陷阱
3.9.4 不可遮罩中斷(XIRQ)
3.9.5 中斷請求(IRQ)
3.9.6 中斷設置
3.9.7 中斷查詢
3.10 軟體和CPU控制中斷
3.10.1 軟體中斷(SWI)
3.10.2 CPU控制和監視
3.11 死神之吻:堆疊溢位
3.12 總結
練習題
第4章 交叉組合和程式開發
4.1 程式開發介紹
4.2 源代碼的格式
4.3 代碼和資料段
4.4 偽操作
4.5 分兩步彙編的過程
4.6 彙編選項和預處理命令
4.7 十六進位和二進位檔
4.8 文檔文件
4.9 模擬
4.10 仿真板和仿真
4.11 總結
練習題
第3部分 硬體
第5章 匯流排概念和操作模式
5.1 引言 一
5.2 匯流排
5.3 三態
5.4 位址解碼
5.4.1 位址解碼電路
5.4.2 一個位址解碼設計的例子
5.4.3 局部和全部解碼系統
5.5 操作模式
5.6 單晶片操作模式
5.7 擴展複用操作模式
5.8 特殊啟動模式
5.9 特殊測試操作模式
5.10 系統電路
5.1l 總結
練習題
第6章 硬體
6.1 半導體技術
6.1.1 積體電路
6.1.2 電晶體的原理
6.1.3 生產和設計硬體
6.1.4 HCMOS和其他的邏輯系列
6.1.5 CMOS和HCMOS防護
6.2 晶片指標
6.2.1 數據手冊
6.2.2 最大額定值
6.2.3 建議的工作條件
6.2.4 直流(dc)電特性
6.2.5 交流(ac)電特性
6.3 記憶體技術
6.3.1 回顧和概覽
6.3.2 唯讀記憶體(ROM)
6.3.3 隨機訪問記憶體(RAM)
6.4 可擦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PROM)
6.5 快閃記憶體
6.6 電可擦除可編程唯讀擦除器(EEPROM)
6.6.1 起源和應用
6.6.2 寄存器塊
6.6.3 EEPROM操作和指標
6.6.4 修改EEPROM的編程嚮導
6.7 配置控制寄存器(CONFIG)
6.8 RAM和I/O映射寄存器(INIT)
6.9 總結
練習題
第7章 時鐘操作
7.1 時序圖
7.2 系統時鐘
7.3 匯流排操作
7.4 週期操作
7.5 示波器測試迴圈
7.6 邏輯分析儀
7.7 傳輸線的影響
7.8 總結
練習題
第4部分 介面連接
第8章 介面連接的概念
8.1 介紹
8.2 輸A./輸出子系統和寄存器
8.2.1 不同的子系統
8.2.2 I/O寄存器
8.2.3 L/O埠
8.2.4 埠替換單元
8.3 記憶體或輸A./輸出映射
8.4 用輪詢或中斷介面
8.4.1 輪詢I/O
8.4.2 中斷1I/O
8.5 並行I/O子系統
8.6 串列系統
8.6.1 同步串列I/O系統
8.6.2 非同步串列I/O子系統
8.7 可編程計時器I/O子系統
8.8 類比數位I/O子系統
8.9 I/O子系統寄存器
8.9.1 控制寄存器和系統配置
8.9.2 狀態寄存器
8.9.3 資料寄存器
8.10 介面標準
8.1l總結
練習題
第9章 並行輸入/輸出
9.1 子系統的介紹
9.2 7段(LED)顯示輸出
9.2.1 7段顯示
9.2.2 7段代碼
9.2.3 驅動7段顯示器
9.2.4 軟體查找7段代碼
9.2.5 硬體解碼器
9.2.6 多工顯示器
9.3 液晶顯示器(LCD)
9.3.1 操作
9.3.2 7段LCD
9.3.3 點陣LCD
9.3.4 LCD激勵波形
9.4 鍵盤介面
9.4.1 矩陣鍵盤
9.4.2 7 選2鍵盤解碼
9.4.3 去抖動
9.4.4 矩陣鍵盤的軟體驅動程式
9.4.5 使用硬體解碼晶片
9.5 其他使用輸-V輸出的設備
9.6 選通輸入/輸出
9.6.1 輸入選通
9.6.2 輸出選通
9.6.3 配置
9.7 完整的握手輸.K/輸出
9.7.1 輸入握手
9.7.2 輸出握手
9.8 平行介面標準
9.8.1 Centronies平行介面
9.8.2 IEEE-488通用儀器匯流排
9.8.3 小型電腦系統介面(SCSI)
9.9 總結
9.9.1 並行I/O子系統總結
9.9.2 並行I/O應用總結
練習題
第10章 串列子系統
10.1 非同步通信系統
10.1.1 串列通信的第一步
10.1.2 協議和流控制
10.1.3 通信通道操作
10.1.4 modelTl
10.2 串列通信介面(SCI)
10.2.1 68HCll中的SCI子系統
10.2.2 發送操作
10.2.3 接收操作
10.2.4 SCI軟體
10.3 SCI寄存器
10.3.1 串列通信資料寄存器(SCDR)
10.3.2 串列傳輸速率寄存器(BAUD)
10.3.3 串列通信控制寄存器1(SCCRl)
10.3.4 串列通信控制寄存器2.(SCCR2)
10.3.5 串列通信狀態寄存器(SCSR)
10.3.6 接收錯誤
10.4 同步串列輸.K/輸出
10.5 串列週邊介面(SPI)
10.6 SPI拓撲結構和應用
10.6.1 匯流排拓撲
10.6.2 使用匯流排拓撲的微控制器I/O
lO.6.3 級聯拓撲
10.6.4 使用級聯拓撲的微控制器I/O
10.6.5 SPI資料傳輸操作總結
10.7 SPI軟體
10.7.1 配置和寄存器
10.7.2 主機SPI操作
10.7.3 從機SPI操作
10.7.4 採樣驅動程式
10.7.5 把字長度為奇數的資料傳輸到週邊設備
10.8 SPI錯誤處理
10.9 網路通信
10.9.1 物理層和資料連結層
10.9.2 互連網路和乙太網
10.9.3 68HCll 1)~太網介面
10.10 總結
10.10.1 非同步通信
10.10.2 串列通信介面(scI)
10.10.3 同步串列系統
10.10.4 串列週邊介面(SPI)
練習題
第1l章 可編程計時器操作
11.1 概述
11.2 輸出比較器
11.2.1 操作順序
11.2.2 單個脈衝的例子
11.2.3 方波和脈寬調製(PWM)輸出
11.2.4 步進馬達輸出
11.3 輸入捕捉
11.3.1 操作順序 •
11.3.2 脈衝寬度的例子
11.3.3 週期(頻率、速度)測量
11.3.4 長週期測量
11.4 脈衝累加器
11.4.1 功能描述
11.4.2 事件計數
11.4.3 門控時間累加器
11.5 即時中斷
11.6 總結
練習題
第12章 類比轉換器子系統
12.1 概念和術語
12.2 變換器
12.2.1感測器
12.2.2 信號調節
12.2.3 激勵器
12.3’ 數模轉換器
12.4 模數轉換器
12.5 內嵌A/D子系統
12.6 總結
練習題
第5部 分微控制器世界
第13章 應用控制軟體
13.1 布林邏輯控制
13.2 定序器
13.3 序列機
13.4 模擬回饋控制
13.5 數位信號處理器
13.6 使用C語言
13.6.1 為什麼使用c
13.6.2 控制例子
13.6.3 使用C語言的PID控制器
13.6.4 C函數庫
13.6.5 用戶自定義函數
13.6.6 幕後:使用堆疊
13.6.7 指針
13.6.8 中斷編程
13.6.9 其他變數類型和特性
13.7 多工
13.8 模糊邏輯
13.8.1 為什麼要用它,它是什麼
13.8.2 概述
13.8.3 建立一個知識庫
13.8.4 模糊邏輯推理
13.8.5 開發以及其他
13.8.6 MC68HCl2支援的模糊邏輯
13.9 總結
練習題
第14章 應用
14.1 汽車發動機控制
14.2 消費類電子:自動照相機
14.3 電腦週邊設備:點陣印表機
14.4 社會和微控制器技術
第15章 8位元微控制器系列
15.1 微控制器和半導體行業
15.2 摩托羅拉系列
15.2.1 68HCll系列
15.2.2 68HC05系列
15.2.3 68HCl6系列
15.2.4 68HC08系列
15.2.5 68HCl2系列
15.3 摩托羅拉的HCSl2系列
15.4 其他系列的說明
15.5 選擇微控制器
15.6 總結
附錄A指令集摘要
附錄B快速參考
附錄C更多的資訊
附錄D慣例
附錄E頭和庫檔根源程式清單
附錄F數位邏輯和二進位碼
附錄G基礎波形
附錄H網際網路和網站資源
術語表
縮寫詞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