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註冊 --  
 帳號:
 密碼:
  | 註冊 | 忘記密碼
3/26 新書到! 3/19 新書到! 3/14 新書到! 12/12 新書到!
購書流程Q & A站務留言版客服信箱
3ds MaxMayaRhinoAfter EffectsSketchUpZBrushPainterUnity
PhotoShopAutoCadMasterCamSolidWorksCreoUGRevitNuke
C#CC++Java遊戲程式Linux嵌入式PLCFPGAMatlab
駭客資料庫搜索引擎影像處理FluentVR+ARANSYS深度學習
單晶片AVROpenGLArduinoRaspberry Pi電路設計CadenceProtel
HadoopPythonStm32CortexLabview手機程式AndroidiPhone
可查書名,作者,ISBN,3dwoo書號
詳細書籍分類

獨角獸之路:20款快速爆發且極具潛力的互聯網產品深度剖析

( 簡體 字)
作者:三節課產品社區類別:1. -> 程式設計 -> 綜合
譯者: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獨角獸之路:20款快速爆發且極具潛力的互聯網產品深度剖析 3dWoo書號: 44660
詢問書籍請說出此書號!

缺書
NT售價: 395

出版日:7/1/2016
頁數:300
光碟數:0
站長推薦:
印刷:全彩印刷語系: ( 簡體 版 )
加入購物車 加到我的最愛
(請先登入會員)
ISBN:9787121289767
作者序 | 譯者序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目錄 | 
(簡體書上所述之下載連結耗時費功, 恕不適用在台灣, 若讀者需要請自行嘗試, 恕不保證)
作者序:

譯者序:

前言:

自序
尋找“可能不存在的”規律
2013年,我和老布開始在有璨創業的平臺上搭伴開設產品經理課程,利用周末的業余時間把自己的經驗和方法分享給一群熱愛學習的小伙伴,這是三節課開始時的樣子。
2014年,我們的老師從兩個變成四個,有璨和冬琪也加入進來。我們有兩組人馬繼續開課,節奏更快,課程更加專業,聽課的同學的感受更好了。
雖然開始時我們開玩笑地說,要講3年,開300場,但實際上大家都不知道能做幾場,幸而一直堅持到現在,轉眼真的三年了。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聲音一直在我們耳邊回響:“產品經理是不可以被培養的!” “運營是需要天賦的,無法培養出來”“很難想象把產品經理當作碼農一樣培養的結果是什么”。
我承認,在做三節課之前,我們也不知道產品和運營是否可以被教會,但我們清楚地知道用戶的需求和愛好,用戶在推著我們往前走。
后來,我們逐步感受到一些事情,讓我們堅信這種“可能不存在的規律”需要去探尋、發現和傳播。
一、走出“無知的峽谷”的過程常常伴隨著指責,但探險者享受這種感受
從1995年左右開始,中國算是進入了互聯網商業化擴張的階段,從三大門戶到BAT的形成,再到垂直行業的百花盛開,我們在10年里經歷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這一階段的互聯網人都是單槍匹馬殺出一條“血路”,成王敗寇,有喜有憂。但這一階段既沒有現在意義上的產品經理,也沒有產品運營,更不要說有新媒體運營人員。
2005年以后,互聯網公司逐步意識到僅僅靠程序員和銷售人員并不能全部搞定所有事情,開始進入“分工協作”的時代,產品經理第1次被大公司作為一個獨立的工作崗位而存在。而但凡帶上“經理”名稱的崗位,都特別容易受畢業生的歡迎,雖然產品經理不是經理。
于是,第1波真正意義上的產品經理開始出現,他們就像《紅警》游戲里面的探路狗,把黑色的地圖打開,用自己掉過的“坑”去探索這個工作崗位的知識邊際。他們是野蠻生長的一代產品人。
站在不斷變革的互聯網技術與不斷變化的用戶市場中間,產品人的挑戰前所未有得大,他們必須不斷總結工作的經驗和教訓,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了解技術、心理、社會學的各種論調……
他們常常被各方職責,戰戰兢兢,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撐多久。
但有時他們也很享受這樣的過程,覺得自己好像在改變些什么,雖然在公司內部充滿挑戰,但走出公司,迎接他們的是千百萬熱情的用戶。
那是個理想主義盛行的互聯網時代,我們這幾個老伙計恰逢這個時代。
從媒體轉行到產品的老布、從銷售轉行到運營的老黃和放棄央視工作的我都在這個時間加入了這個“探險者”的游戲中,一玩就是十多年。
當然,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更具有傳奇經歷的產品人,有擺地攤的、看庫房的、泡論壇的、做網管的……
那是個百家爭鳴,用產品說話的時代。
那是個可以沒有方法,卻創造方法的時代。
那更是一個靈光一現就能占山為王的時代。
就像狄更斯在《雙城記》中說的,那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糟的時代。
二、對方法和規律的追求是人類天生的癖好
進入2005年以后,那些互聯網領域里的“西部牛仔”開始管理自己的團隊,負責一些或大或小的產品線了。
我們發現,從一線出來的人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也有自己秘而不宣的“秘籍”,逐漸在每個公司形成自己的“小氣候”。
后來我們發現,這些方法在表面上看起來千差萬別,但追究到底層,其實有著本質上的共同性。這些共同性是市場教育、用戶反饋和競爭要求的結果,因為我們面臨的是同樣的市場格局及互聯網用戶。
然而,到底有沒有客觀方法和規律存在,并可以作為眾多互聯網公司產品操盤和人才培養的基礎知識呢?
大部分人認為這種方法和規律不存在,自己就是拼出來的,有什么教程?再說了,如果把某種“工程化”的方法應用到“具有創造力”的產品與運營崗位上,那么效果真的好嗎?但實際的需求又特別旺盛,每年數十萬新人進入互聯網,是讓新人和前輩一樣自己摸索,還是有一些“通識性”的知識給到大家,這成了一個問題。
我們觀念里的不可能與實際上的需求產生了沖突。從2014年開始,創業的熱潮加強了這個沖突,創業者也需要一些方法。
事實上,我們通過一些數據化分析和產品復盤,看到了一些通用的規律和通識存在,這些規律和通識對產品的設計、操盤和產品經理的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價值。
人類對于規律和知識,其實有著令人費解的癡迷。
當我在百度新產品實驗室將這些分析結果和方法分享給各業務線的朋友時,他們的解讀讓我自己都吃驚。
比如,我們復盤了春雨醫生的產品節奏和迭代規律,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現象。為了證明這些現象是規律,我們后來分析了微信、滴滴等一系列成功的產品,也分析了開心網、足記、朋友印象等一系列看起來成功但產品操盤失誤的產品。我們開始相信,有些規律不要再摸索了,有些坑不要再跳了,有些學費不用再交了。
三、我們發現的幾個有價值的規律
布棉和有璨在價值觀上也認可這種基于產品復盤和技術分析的研究路線,于是我們有了這個項目。我們精選了超過25款產品,最后進入本書中的20款產品是從中再次挑選而產生的。
我們原本是想自己分析這些產品并將其作為教學使用的素材,但后來我們覺得應該將這些信息傳遞給大家,與大家分享這種復盤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們想告訴大家我們發現的這些規律。
規律一:生于拉新,死于留存,流行產品要不得
2015年年底的三次元聚會,同時是我的拙作的首次讀者見面會,我在會上講的主題就是《生于拉新,死于留存》。
這是我們在這個項目中得到的一個重要結論:好產品總是善于拉新,但成功的產品總是在留存上做得很好。
拉新是個技術活,留存是個藝術活。
我們看到的性感的產品,都是拉新有一手,留存很扎實。
留存,可以是日活、月活,也可以是重復消費率和二次購買率。
不要成為拉新很好、留存很差的“流行產品”。
規律二:6個月的黃金探索期,錯過的代價非常大
我們分析了20多款產品,這些準獨角獸產品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善于抓住產品早期6個月的黃金探索期。
我們都知道,產品的生命周期有探索期、增長期和成熟期(也有4個階段的分法),但很少有人知道探索期一般要持續多久。我們的分析結果是:最黃金的早期6個月對產品至關重要,這段時間就像“10月懷胎期”。
在這6個月內,如果沒有快速摸索到產品的機會點和用戶的敏感點,那么該產品在后期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探索上,而且有很大可能錯過增長最快的時間。所以,那些開始創業的時候節奏不快,等錢花差不多的時候才著急快速迭代的產品,往往都是虎頭蛇尾地結束。
6個月的黃金期,是產品探索的最好時期。
規律三:“唯快不破”和迭代節奏的重要性
風清揚說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事實上,產品的迭代也是一樣的。
在產品的探索黃金期,也就是上面提到的6個月的黃金期里,優秀產品的迭代節奏都非常好。平均每周1個小版本、每月1個大版本的節奏是基礎保證,很多產品甚至是一周幾個小版本、一月兩個大版本,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快速試錯、快速迭代。
探索,顧名思義就是不斷試錯和驗證對的東西,所以產品要輕、節奏要快。
而節奏要快則需要建立高效的產品開發模式,在生產方式上支持快速迭代,讓產品更有發言權,讓運營更深度參與產品設計,同時,需要在溝通機制和決策機制上更開放、透明,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團隊要有“統一的語境”。
除此之外,還得讓用戶更多地定義產品,從用戶中獲得產品的靈感,就像三節課的很多事情都是用戶在推著往前走的。
規律四:產品和運營在產品生命周期里的關系
我們發現,如果把產品分為三個階段:探索期、增長期和成熟期,那么產品和運營在每個階段的關系是不一樣的。
在探索期,產品要快速迭代,運營則要為需求的獲取、用戶的反饋、競品的口碑做很多支持工作,要深度參與產品的定位和用戶需求的挖掘。
在增長期,運營則要擔負更重要的工作,讓增長成為一個可以分解的指標,而產品和研發團隊則需要快速支持運營的火力,這時的產品和研發團隊就像兵工廠,而運營就是作戰部隊。
在成熟期,以用戶活躍度和商業價值挖掘為主,產品和運營進入了一個慢節奏的階段,都有自己的具體事情要做,KPI的協同成了這兩個工種主要的交集。
而這20款產品的產品迭代和運營復盤,告訴我們這些產品的迭代和運營從社交到工具、從電商到教育等領域是如何配合得天衣無縫的。
當然,大家對這些產品也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判斷,本書只代表了我們的一種分析方法。
我們在寫作本書時還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這似乎也是我們團隊能順利完成本書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書作為三節課第1次嘗試團隊協作的作品,它的順利面世和我們協作小組的同學的辛苦耕耘是分不開的。石磊作為事實上的寫作小組的組長,承擔了大部分的組織寫作、方法論落地和后期的校稿工作;其他成員包括唐燕春、王宏標、尚美茹、龐妲、羅秋容、韓太春、羅德濤、婁家林、王培林、秦旭升,大家分別認領了相關的產品和任務,完成了對應的分析和寫作工作。
我經常在深夜看到大家在微信群里討論某個產品的運營方案或者迭代路線,我能感受到大家投入了很多的激情和時間。
古人有言:教學相長。我也能感受到,寫作小組的同學在研究的過程中獲得了不少知識,他們成長的聲音,我很清楚地聽到了。
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目的:通過分析和還原成功的產品來獲得關于產品規律的認知,當然,如果存在規律的話。
三節課的幾位發起人——布棉、黃有璨、于冬琪和我則作為指導老師,給大家一些指導,校對和整理全書的內容,當然,我們應該對本書內容的質量和可能出現的錯誤負責。
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張國霞女士,她的執著的態度和專業的精神打動了我們,也使得本書能夠順利出版。
Luke
北京?中關村
前言
從2015年開始,因為三節課講課時的案例需要,我們開始深度分析很多產品的成長軌跡。坦白地講,這些分析給了我們很多意料之外的收獲和啟發。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分析美柚這款產品的時候,其早期探索期產品的快速迭代、中期增長期的運營和PR的充分發力、產品規劃路徑上的極度清晰(從工具到媒體到UGC再到社交),等等,當這一切匯聚時,你會發現,對于這款產品為何能夠在短短一年多里使自己的市場份額追上甚至超過原本領先了自己整整一年出現的競品——大姨嗎,其答案頓時變得無比清晰。
并且,這中間有很多細節值得我們琢磨,比如,美柚要上UGC模塊時并非是直接做出來一個功能就上線了,而是在之前通過2∼3個版本為這個功能模塊做足了鋪墊、埋足了伏筆。
如上種種,讓我們開始覺得:其實通過分析和還原一款產品的成長軌跡,只要方法得當,資料信息足夠詳盡,你又足夠用心,那么其實會是一種特別有效的學習方式。
我們知道,在互聯網行業內,很多人都過于喜歡追求快餐式的方法或技巧,天天期盼著有一個大神或大牛出現,在被大神或大牛指導個一招半式后就能飛黃騰達了。然而事實上,每款產品的基因、用戶群、成長軌跡都是有差異的,絕不可能存在某種通用的方法或技巧可以適用于所有產品。從這個角度來講,去看一個產品成長的過程,去看它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去看它是如何應對和解決的,可能比單純知道它的結局、某些技巧或方法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與電子工業出版社一起策劃了本書,我們與眾多三節課的優秀同學們一起挑選了我們認為有特點、有代表性的20款產品,對其進行了深度分析和解讀。
對于這些產品,我們是從以下幾個維度來選擇的。
(1)面向一個已有的成熟需求,從某個細分領域切入,并慢慢壯大起來的產品。例如簡書、懂球帝、脈脈、下廚房、洋蔥數學、英語流利說等。
(2)面向新興市場,在快速進入后戰勝了無數競品,最終成為該領域的獨角獸或準獨角獸的產品。例如滴滴出行、愛鮮蜂、嗶哩嗶哩、in、小紅書、唱吧等 。
(3)巨頭公司內部孵化或戰略布局驅動成長起來的產品。例如網易云音樂、網易花田、百度外賣、豆瓣App。
(4)某些只是因為解決了一個小問題,便依靠產品自身的內驅力逐漸壯大起來,用戶量迫近甚至超過千萬量級,并逐漸演化出很多其他業態的產品。例如極簡匯率、小恩愛、快手。
(5)一些“非常規”但是極度剛需的產品。例如12306。
這當中,每款產品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情況都是千差萬別的,每款產品也會帶給我們一些不同的啟發。比如,滴滴出行在成長過程中與競品之間的拼殺、博弈堪稱慘烈,它是如何度過早期漫長的探索期的,又是如何在進入成長期后迅速、充分地發力并實現迅猛增長的,這是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又如豆瓣App,它更多地面臨自己內部及用戶使用場景變遷的問題,并多年來始終受困于此,在面對新老用戶的差異化訴求及傳統PC端的束縛時它會如何應對,這更值得我們留心。再如懂球帝,在誕生之初就面臨著新浪體育、虎撲體育等成熟巨頭占據大部分市場的事實,它如何在巨頭的重圍下找到一條突圍之路,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又如快手,這是一款極度低調的產品,卻已經不聲不響地在短視頻領域成為用戶活躍度最高的產品,它是如何憑借自己的工具屬性實現迅猛增長并最終完成從工具到社區的順利轉型的,這令我們更加好奇。
總之,我們認為以上幾類產品,以及每款產品背后的不同的成長軌跡,足以代表市場上現有的大部分成功產品走過的軌跡,或者大部分新產品將來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雖然產品分析中的一部分內容看起來略“干”略“硬”,但我們仍然相信,如果愿意花些心思對它們進行思考和細細回味,那么它們一定會帶給我們很多啟發與思考。而且,自己的產品所面臨的大部分問題,也可以在本書的這些產品身上找到投射。
從閱讀上來說,你既可以通覽全書,也可以只把本書當作工具書來使用——假如你特別想知道某款產品在某個階段遇到問題時是如何處理和應對的,那么你只需要關注該產品在那個階段對應的內容。
本書精選的20款互聯網產品都是在2015年間發展迅速、有較廣泛的用戶認可度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它們的出現和發展也代表了這個階段的中國互聯網的一些趨勢和現象,如下所述。
(1)對于非巨頭內部或非壟斷性資源驅動的產品,從細分領域中的某個極致單點切入,再逐漸謀求發展是更常見的軌跡,例如懂球帝、下廚房、快手等都是如此。
(2)對于巨頭內部戰略或資源驅動型的產品,相比如何更獨特、更創新等,更加重要的事或許是掌握好整個產品發展過程中的節奏,例如:在早期探索期一定要迅速地完成對產品的打磨,不應追求用戶體量;在中期成長期一定要充分運營驅動,迅速完成對于市場的占領,等等。
如果有可能,則我們很希望看看3年后我們再來完成這樣一部作品時,屆時對比當下,是否會出現一些不同。
最后,祝你在本書中可以有所思考與收獲,希望本書可以幫助很多的互聯網產品“性感”起來。
內容簡介:

對2∼3年以上經驗的互聯網人來說,最好的學習可能不是聽課,而是分析各類真實的產品和運營案例。而本書正好提供了對滴滴出行、百度外賣、懂球帝、快手App等20款極具代表性的準獨角獸產品的發展路徑的深度分析。通過閱讀本書,你可以發現互聯網產品發展的背后,或許存在著某些共性的規律;也可以從各類產品的發展過程和真實案例中,獲得大量的參考和借鑒。本書適合產品經理、產品負責人、創業公司高層及產品愛好者參考和閱讀。

目錄:

01 最好的線上超市——愛鮮蜂...... (石磊)1
02 有可能后來居上的百度外賣...... (石磊)15
03 二次元的天堂——B站....... (石磊)27
04 開創全民線上K歌時代的唱吧..... (石磊)43
05 出行領域的王者——滴滴出行.....(石磊、韓太春)57
06 聚集了一億人生活趣味的產品——豆瓣App.... (石磊)77
07 想要壟斷互聯網+足球的野心家——懂球帝... (石磊)91
08 產品如其名的匯率應用——極簡匯率....(尚美茹)105
09 優質的原創內容社區——簡書.....(羅德濤)113
10 中國農村互聯網生活的縮影——快手App....(秦旭升)127
11 職場八卦聚集地——脈脈......(王培林)143
12 有格調的交友社區 ——網易花田....(婁家林)155
13 聽音樂有態度的網易云音樂......(婁家林)169
14 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的下廚房.....(韓太春)187
15 互聯網虐狗神器——小恩愛......(羅秋容)203
16 “霸氣”的鐵老大——12306.....(王宏標)217
17 把圖片社交玩出不同花樣的in.....(石磊、尚美茹)227
18 發現全世界的好東西——小紅書.....(秦旭升)243
19 會打分的英語口語外教產品——英語流利說..(唐燕春、石磊)263
20 小而美的K12垂直學習產品——洋蔥數學...(龐妲)275
后記 產品生命周期與產品成敗有什么關聯 ..... 283
序: